有沒有可能建造一顆和地球一樣大的人造行星,共享地球的軌道繞太陽旋轉?
首先來說與地球共享軌道這件事,其實是可實現的。目前已經有許多人造天體是繞著太陽公轉的。比如說最著名的SOHO衛星。
首先來說與地球共享軌道這件事,其實是可實現的。目前已經有許多人造天體是繞著太陽公轉的。比如說最著名的SOHO衛星。SOHO衛星的中文全稱是太陽和日球層探測器,由歐洲航天局及美國太空總署共同研發,發射于1995年。
再來說一下建造和地球一樣大的星球這個工程。如果要建造和地球一樣大的人造行星,那難度將會劇增。體積大了,質量也就跟著上去了,而質量一大,那么就要考慮如何去堆積這些材料了,畢竟質量是和地球差不多的。第二,人造行星造好了之后,要如何送入軌道,這必將消耗巨大的能量。上述問題可以通過設計上的方法解決,比如說,使用高強度的材料制造一個空心的行星,這樣質量將大大減小,但這在建造方面又有了新問題需要解決。這個數字怎么計算呢?其實也很簡單,因為計算出這個數值,也就知道地球軌道的長度了,所以只要計算地球的軌道長度就可以,我們把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視為地球公轉軌道的半徑,數值為149,597,870千米,約等于1.5億千米,可以算出地球軌道的周長約為939,951,143千米,約為9.4億公里。
根據上述問題,假如把地球的軌道看成是一顆以太陽為圓心的正圓形,以地球的資源建造一顆和地球體積一樣的人造行星,內部可能是空心的,然后把這顆人造行星推向地球的公轉軌道,把他的公轉速度和自轉速度設置得和地球一模一樣,然后建立同樣的生態系統,向這個人造星球上移民,好吧,也許是我們想多了,畢竟如果這個假設真的可以實現,科學家們也不用不停地去尋找宜居的外星星球了。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