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寶寶那么蠢,在早期文明出現之前是怎么在自然界中生存下來的?

韓平 8年前 (2018-01-26)

雖然人類的寶寶確實很脆弱(不抗摔、易生?。?,但是不算蠢啊,反而有聰明的表現。

人類極的幼兒時期為獨特,基本上要長達12年才能勉強算成年。世界上絕大多數動物的幼崽只需要1年。

人類的寶寶那么蠢,在早期文明出現之前是怎么在自然界中生存下來的?

雖然人類的寶寶確實很脆弱(不抗摔、易生病,但是不算蠢啊,反而有聰明的表現。比如嬰兒的哭聲,貼合人類群落生態環境。因為人類是群居性的,而且早就成為食物鏈頂端(自從掌握了火焰和合作狩獵的技巧之后),意味著沒有天敵,野生動物也就會避開成年人類。而嬰兒遇到危險最好方式就是哭鬧,這警報一樣的哭聲,是引起附近成年人類的高效方式,以至于讓猛獸聽到哭聲的第一反應是擔心成年人類來了。

人類的寶寶那么蠢,在早期文明出現之前是怎么在自然界中生存下來的?

具體來看,在早期文明出現之前人類寶寶是怎么生存下來的呢?

1.在人類發明出文明以前,我們就已經站在了食物鏈頂端。

當人類自從掌握了火焰和合作狩獵的技巧之后,就沒什么天敵了。人類是整個自然界的天敵。當人類進入美洲后,因為太強大太能吃,美洲動物以屬為單位滅絕,北美47個屬里滅絕了34個屬,南美60個屬里滅絕了50個屬。僅僅兩千年的時間就從北美最北端的阿拉斯加,一路瘋狂地血洗到了南美最南端的阿根廷火地島。

人類的寶寶那么蠢,在早期文明出現之前是怎么在自然界中生存下來的?

2. 群居習性,生得多,全氏族一起照顧孩子。

原始社會早期,人類是為了更好生存而群居,當時男女的性關系沒什么禁忌,基本除了親子都可以搞,沒有家庭,出生率極高但也剛剛超過死亡率。加上人類社會是母系氏族社會,孩子由氏族共同撫養(現代很多原始狀態的不發達的村落,孩子都是集體養育的),形成一些女性留守,一些女性出門采集,男性出去狩獵的模式。這樣的模式極大的保障了人類寶寶的存活率,使得人類得以繁衍生息下去。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