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騰訊XR團隊全線解散;美國升級對蘋果的反壟斷調查
知情人士回應稱,騰訊并未放棄XR。
1、傳騰訊XR團隊全線解散,知情人士回應:并未放棄
據多名知情人士透露,2月16日下午,騰訊XR業務線不同部門分批收到臨時代管的GM和HR的通知,公司宣布XR全線崗位取消,部門內300余名員工將獲得兩個月緩沖期,尋找內部活水或是外部機會。
據悉,今年1月份,騰訊XR部分業務已暫停,而在更早的時候,騰訊XR項目的靈魂人物、業務負責人沈黎已于2022 年 11月離職。
針對騰訊XR團隊解散消息,騰訊方面回應媒體表示解散報道不實,實際情況為變更硬件發展路徑,相關業務團隊進行調整。報道稱,騰訊將為受影響員工提供2個月過渡期,并優先安排轉崗面試和外部推薦機會。據接近騰訊人士透露,騰訊并未放棄探索XR,仍會考慮其他發展方向。
2、字節PICO大裁員?內部人士:近期有優化 “大裁員”不屬實
有消息稱,字節跳動旗下PICO業務線進行一波大裁員。
2月16日,PICO內部人士表示,近期PICO確實進行一輪組織優化,但整體比例不高,“大裁員”說法不屬實。該人士表示,此次僅針對部分業務做了調整,且屬于正常的組織架構調整,業務運行不會受到影響。
3、谷歌企業文化遭前員工痛批:沒有使命感,官僚主義嚴重
近日,一位谷歌前員工向媒體表示,該公司(指谷歌)已經迷失了方向。據悉,他認為,當下對于谷歌來說是一個“脆弱的時刻”,因為該公司最近面臨著與微軟競爭人工智能計劃的壓力。但他而后又指出,谷歌的問題不是源于它的技術,而是它的文化。
這位谷歌前員工不留情面地指出,“在我看來,谷歌有四個核心文化問題。分別是沒有使命感、沒有緊迫性、例外主義的錯覺、管理不善。”此外,他還將谷歌比喻成一個“封閉的世界”,大多數員工最終服務的不是客戶,而是其他谷歌員工。并且額外的努力工作不一定會得到回報,決定回報的是你的同事和上級對你工作的看法。他還補充說,員工也被“困”在長長的審批、法律審查、績效評估和會議中,幾乎沒有給創造力或真正的創新留下空間。
4、蘋果獲折疊屏技術專利:明年或率先試水iPad
據報道,蘋果公司近日獲得了一項新專利,即蘋果將推出一款可折疊屏設備。根據專利描述,這項技術允許用戶觸摸設備的多個部分,而不僅僅是屏幕,以實現一些功能。例如,用戶可以觸摸設備的側面來控制攝像頭,蘋果將其描述為“虛擬快門按鈕”。此外,用戶還可以在設備一側上下滑動手指來控制音量。
而且,專利描述中還包含一張圖像,是一張可折疊的手機或平板電腦的圖紙,該手機或平板電腦帶有“環繞式”屏幕(即可折疊)。市場研究公司CCS Insight預計,蘋果將在2024年率先推出折疊屏iPad。因為目前推出可折疊iPhone并沒有太大的意義,蘋果會避開這一趨勢,率先用iPad試水。
5、OpenAI買下極品域名AI.com,鏈接跳轉到ChatGPT
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近日火爆全球,該技術的開發商OpenAI近日豪擲千金,買下了超優質域名AI.com。
關于買下該域名的價格,目前OpenAI官方尚未透露。不過根據此前的掛牌價,該域名的售價高達1100萬美元(當前約7535萬元人民幣),可能成交價有新的變動。
6、起亞高管怒斥比亞迪雇水軍:請王傳福教育好自己團隊
近日,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質疑比亞迪雇傭水軍,并聲稱起亞全球銷量和利潤都不是比亞迪能比的。此舉引發了不少網友的關注,也為其招來了不少質疑。
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楊洪海喊話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請教育好你的團隊,水軍也需要素質,你說我們是棒子車,請先反思一下你的產品?BYD品牌名字好聽嗎?不就是一句罵人的話嗎?哪天你的產品能夠不在大街上自燃?何時你能夠標注真實里程數?何時你可以不弄虛作假?何時中國海關乘用車出口數據第一名是你?”
對此,有很多網友都并不認可楊洪海的這番話。有網友怒懟楊洪海,表示一個中國市場高管居然要靠全球銷量稱門面,有這時間不如在產品上多下功夫。感覺作為一名企業高管,在毫無事實根據下的這番言論,真的有點沒格局。也有博主表示,楊洪海作為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并沒有高管該有的樣子。
7、FF否認賈躍亭回國傳言:假的,謠言
2月16日,網絡有消息稱FaradayFuture創始人賈躍亭即將回國,還給出了具體的回國時間和航班號,稱他“將于2月18日乘坐東航MU5171航班從紐約飛回北京”。
媒體向賈躍亭本人和FF發言人確認此事,賈躍亭本人尚未回復消息。而FF發言人則直接表示,這是虛假謠言,賈躍亭暫時沒有回國安排。據悉,賈躍亭早在2017年7月搭上前往美國的飛機后便一去不回,近日,賈躍亭新增一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2.4億余元,執行法院為北京金融法院。目前,賈躍亭被執行總金額已超42億。
8、美國升級對蘋果的反壟斷調查
美國司法部近幾個月加大了起草針對蘋果公司的反壟斷訴訟的工作力度。
對蘋果公司是否擁有其濫用的壟斷權力的調查始于2019年,但執法人員最近幾個月加大了力度,現在有更多訴訟律師被安排到此案,并要求相關公司提供文件和咨詢。司法部的調查部分涉及蘋果公司在其設備上管理移動第三方軟件的政策,這是針對蘋果公司競爭行為的許多批評的焦點。蘋果公司發言人不予置評。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