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寶黃敏強:2個月打造100萬用戶的公鏈玩法, 讓區塊鏈飛入尋常百姓家
公信寶要做的就是讓數據所有權回歸大眾。
“2個多月時間,100多萬用戶參與”,這個效率對于任何一個創業項目來說都是難以完成的挑戰,而一個區塊鏈項目卻做到了:2018年1月12日,公信寶的布洛克城正式上線,截至到3月底,布洛克城用戶數已經突破110萬。
在最近由飛鳥社區主辦的2018中國區塊鏈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我們也采訪了公信寶的創始人黃敏強,他從數據交換確權到底層公鏈的建設,揭開公信寶是如何做出區塊鏈領域內的爆款應用。
區塊鏈和互聯網思維不一樣,公信寶要讓數據所有權回歸個人
公信寶是國內最早采用區塊鏈解決數據交換問題的區塊鏈公司,而黃敏強則是個典型的技術創業者,他曾經這樣描述自己:我做了程序員做過的每個崗位——程序員、高級程序員、項目經理、研發經理、架構師、技術總監、產品經理,技術副總……
2012年,黃敏強開始接觸比特幣,之后也長期關注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發展,同時他也從事過一些相關的底層技術開發。
而為什么會選擇做公信寶,其實也和黃敏強之前的工作經歷相關。在互聯網金融公司工作期間,他發現目前的征信、數據交易領域存在很多問題,“就促使了我們要去做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交易平臺。”
公信寶,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
在黃敏強看來,區塊鏈可以讓數據所有權回歸大眾。
“如果你自己成為數據的主人,別人要看你的數據需要得到你本人的同意。如果你的數據別人需要付費來看,或者你的數據想要授權給別人,都需要得到你本人的確認,那么數據的安全問題就解決了。”
繼布洛克城后,網易也推出了類似的區塊鏈應用網易星球,阿里此前也短暫上線了一款麻吉寶的應用,對此黃敏強倒是毫不在意,“區塊鏈和互聯網思維完全不一樣,互聯網思維下公司的商業模式要保護,區塊鏈是截然相反的,它歡迎模仿。”
黃敏強認為那些其他非區塊鏈項目只是在給自己體系內的資源導流,在內部做流量變現。“這還是互聯網的玩法。”
公信寶的“CBD”模式,讓區塊鏈夠走入生活
目前,公信寶的三款產品分別為to C的布洛克城、to B的數據交易所,以及to D的DAPP應用,也就是黃敏強所說的CBD模式。
按照他的規劃,這三個產品會在生態內形成良性的循環:布洛克城的用戶數據會放在公信鏈上,用戶如果想要讓自己的數據產生價值,可以授權給開發者,開發者則通過數據交易所購買布洛克城C端用戶的數據,打造自己的應用生態環境。
在數據交易所方面,公信寶堅持不緩存任何授權的數據、每一筆數據交易都需要本人確認、通過記賬來懲罰數據造假者三個原則。
另外,黃敏強表示企業的數據是不會上鏈的,上鏈的只是交易憑證,企業只是參與數據的交換。
同時,針對網上流傳布洛克城在沒有通知用戶相關隱私權限問題情況下,會不會濫用用戶數據?黃敏強解釋,后續他們會上線用戶自檢的功能,支持用戶在鏈上檢查數據,“你可以檢查自己的數據存在哪個區塊,存了什么內容。我們認為技術是最好的解釋,開源是最好的背書。”
而對于這條鏈上的開發者來說,公信寶能夠最大化的發揮布洛克城用戶的數據,“我們為DAPP開發者天生就帶來一百多萬用戶流量。”
基于已有的用戶流量,鏈上的開發者能夠開發金融、社交、游戲等場景的應用,“因為布洛克城的用戶除了在鏈上有自己的身份之外,還有過去的交通、社交、消費等等相關數據保存在鏈上。開發者得到用戶授權之后拿到數據標簽進行應用的開發,這也是我們拓展智能合約的資源。”
另外,DAPP之間也可以進行數據交換,黃敏強透露他們正在推進杭州地區的銀行和國土部門之間不動產的數據交換。
據了解,基于公信寶公鏈開發的區塊鏈長租應用Lusia已經正式推出,除此之外,鏈上的分布式數字資產金融服務平臺Lendchain也開始了內測。
黃敏強認為通過這樣的應用,能讓普通人真正感覺到區塊鏈是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也讓大家相信區塊鏈能夠走入生活。”
對公鏈的思考:完善激勵機制,吸引更多開發者
類似于我們熟知的EOS,公信寶公鏈底層也是基于石墨烯架構和委托股權證明法(DPOS),所以他們也有負責出塊的21個節點見證人,只是相比較其他公鏈,公信寶更加專注于鏈上數據間的轉換。
“這21個節點都是由社區的開發者、數據交易所的B端用戶進行投票產生的。”黃敏強表示,“每個節點之間也保持著相對獨立競爭的關系,擁有一定的容錯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發現節點的區塊鏈獎勵是GXC,這和布洛克城中用于獎勵用戶“挖寶”的Token GXS是不一樣的。(注:當時公信寶投入了價值3億人民幣的500萬個GXS用于布洛克城早期的用戶擴張。)
“GXC是我們面向企業發行的數字貨幣,現在還沒有在市面上流通交易。”
但是這里就涉及到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如果區塊獎勵GXC無法在公開的交易市場進行流通,節點服務器的的收入從哪來?社區的激勵機制要如何可持續的循環下去?目前來看,鏈上的開發者想要購買用戶數據主要還是通過GXS進行交易。
針對這個問題,黃敏強回應他們也在優化,后續會在投票上做出一些調整。思路包括:礦工節點得到的區塊獎勵變動為GXS,二是讓GXC流通起來。
同時,對于現在區塊鏈領域內各種基礎鏈“百家爭鳴”的現象,黃敏強也有自己的野心和考慮,“公鏈就像做平臺、操作系統,它的想象空間更大,但是門檻更高,不過誰更能吸引開發者,這條公鏈就能活下去。”
從當下公信寶的CBD模式來看,黃敏強推崇的公鏈新玩法無疑是他心中最能聚集開發者的方式,他也堅信:“公信寶有自己造血的能力,隨著應用越多,數據維度越來越多,我們的價值體系也會越來越大。”
結語:
黃敏強一再強調互聯網世界和區塊鏈世界是截然相反的東西。“互聯網思維是賺用戶的錢,區塊鏈的思維是投資者、用戶、開發者三方的社區共識意識。”
他認為社區意識是一個共同體,所以公信寶不會去傷害用戶、賺用戶的錢,他們只是把用戶產生的數據變得更有價值,而這個價值也會直接反饋給社區的用戶,大家一榮俱榮,一起把這個價值擴大。
“今年公信寶的目標是在C端做到1000萬用戶,D端100個開發者應用,計劃將交易量做到幾個億。”
就像黃敏強自己說的,公信寶正在讓區塊鏈走入我們的生活。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