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恭親王:參與EOS超級節點競選, 技術初心不變,一定做好鏈上的基礎服務

巫盼 7年前 (2018-04-04)

“當更多的人了解到區塊鏈技術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改變了世界一點點?!?/p>

最近,關于EOS超級節點競選的話題非?;馃?,在3月22日EOSGo社區公布的EOS主節點競選報告中,已經符合競選標準的節點中,中國節點數量為8個。

在3月底的成都活動中,暴走恭親王也正式宣布:將全力參與EOS超級節點競選。

隨著老貓、硬幣資本、暴走恭親王、EOS引力區等的加入,EOS的超級節點競選大戰正式吹響。

為此,我們和正在參加超級節點競選的暴走恭親王聊了聊。從早期的技術“傳道者”到如今鏈圈自帶流量的IP,這其中身份的轉變,也映射了區塊鏈的迭代發展。

暴走恭親王:參與EOS超級節點競選, 技術初心不變,一定做好鏈上的基礎服務

暴走恭親王只是微博ID,技術初心不變

說到暴走恭親王,區塊鏈圈外的人可能很陌生,但是這個稱號在圈子內,卻是非同一般的存在。

和暴走恭親王的第一次見面在成都的引力區活動上,當天不少區塊鏈的“信仰者”都是沖著暴走而來。

最初,暴走恭親王只是一個微博ID。

當時他在微博上翻譯了大量國外有關比特幣的資料和報道,還寫了一本書《數字貨幣:比特幣數據報告與操作指南》。漸漸地,大家都習慣稱呼龔鳴為暴走恭親王,而“暴走恭親王”也成了區塊鏈這個圈子里頗有影響力的一號人物。

比特幣之于暴走有點像繆斯贈予的靈感。

2012年的轉賬支付方式還很傳統,繁瑣的手續、效率極低的轉賬流程,經常讓暴走苦不堪言,“當時看了比特幣的資料,感覺這個正好可解決我過去的疑惑。”

和大部分門外漢不同的是,數學專業的暴走,既做過十多年的程序開發,也有金融方面的經驗,所以他很快消化了比特幣乃至區塊鏈技術的邏輯。當年第一次把自己錢包的比特幣轉送給朋友的時候,暴走顯得特別興奮,“轉賬太方便了,那感覺就像第一次發電子郵件,這個就是未來!”

比特幣給暴走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所以他非常樂意去做一些科普性的工作,“當時國外在技術上討論的更多,我很想把這些東西傳播回國內。”

從那開始,暴走恭親王翻譯了很多區塊鏈技術的文章,后來又創建了區塊鏈媒體:區塊鏈鉛筆。“我始終認為技術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區塊鏈鉛筆只介紹技術,告訴你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什么,至于區塊鏈應用的好壞,我們會給你各種海外資料做參考。”

參與EOS超級節點競選,從基礎服務開始

在成都的活動上,暴走恭親王主要介紹了自己有參與的兩個區塊鏈項目:去中心化交易所CYBEX和區塊鏈孵化器LongHash。

他表示,EOS.CYBEX將會開發EOS第一條測試鏈,免費為EOS開發者提供完備的測試環境和工具。旗下LongHash孵化器可為全球范圍內的EOS優秀開發者提供免費的支撐。同時,借此機會,暴走正式宣布參與EOS超級節點的競選。

為什么會選擇做CYBEX和LongHash,暴走也有自己的考量:“我們希望做的是一個能夠給大家提供完備基礎服務的平臺,做這些項目最大的出發點也是希望這個行業健康發展。”

隨著老貓、硬幣資本、引力區等競選者的加入,EOS超級節點的競爭也是日趨白熱化,暴走相信BM的技術實力,這也是他為什么一直關注BTS發展的重要原因,其實CYBEX在EOS上要做的事情和比特股有異曲同工之處。

基于這些原因,暴走發出“CYBEX將集深厚的開發經驗、市場運營經驗和豐富的行業資源為EOS社區共建賦能”也是意料之中。

雖然現在很多團隊都在研發區塊鏈公鏈,但是未來誰會傲視群雄,誰也無法下斷論。“這些都是人類社會沒有出現過的,但我覺得如果有固定的幾條基礎鏈出現,對于開發者來說,還是非常關鍵的。”

“如果能聚齊一大批DAPP在鏈上,就像Windows系統上有Word,生態做得好,這條鏈自然就能冒出頭。”

很多人質疑EOS這種選出21個超級節點進行記賬的方式,其實已經違背了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精神,暴走倒是認為,“區塊鏈一開始去不去中心化不是特別重要的東西,它可能是個相對的過程,關鍵要看它最后的形態是不是去中心化。”

基礎鏈之外,回看2017到2018年的區塊鏈行業,對比前幾年,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做應用的項目團隊開始激增,從電商、金融、社交、游戲、物聯網等等,“區塊鏈+”似乎無所不包,就像之前時髦的“互聯網+”,“AI+”一樣,讓不少局中人迷了眼,但是清醒的人總會抱著質疑的態度問:你這個項目要怎么落地?

暴走恭親王覺得這個問題暫時可能無解, “區塊鏈改變的是人與人之間關系,大家對落地也有很多誤解,現在很多所謂的落地并不適合區塊鏈,而有一些項目僅僅是用了發幣的技術,那更不能叫做落地。”

暴走強調的是,如果人工智能這樣的技術改變的是生產力,那區塊鏈就是生產關系的變革,所以它的應用落地不能和當下的技術落地混為一談。

“真正能夠落地的地方恰恰是政策不允許的,我覺得那個時間點還沒到。”

郵局和電子郵件的故事

2017年之前,做區塊鏈的還是圈子內的人,進入2017年之后,主流的互聯網界已經開始在籌劃區塊鏈事宜,比如BATJ開始大規模的招聘區塊鏈人才,布局區塊鏈的技術研發。

迅雷去年推出基于區塊鏈的玩客云共享計算生態、CDN共享經濟,并發行代幣玩客幣(現已改名鏈克,停止了內地轉賬功能)。

2017年4月,小米首次宣布啟動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據營銷協作技術;

2017年4月,騰訊發布《騰訊區塊鏈方案白皮書》,向外界公布了其區塊鏈整體架構等等;

2017年6月,京東宣布成立“京東品質溯源防偽聯盟”,12月14日,京東搭建安全食品區塊鏈溯源聯盟;

網易推出區塊鏈游戲“招財貓”;

……

從大方向來看,大公司一方面認為區塊鏈是未來的技術趨勢,大家都害怕被這波浪潮拍到后面,但是在暴走恭親王來看,

“大公司一直把區塊鏈看成和AI、大數據一樣的技術,但實際上區塊鏈不是。你會發現大公司是做不出這樣的技術,因為要做區塊鏈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解散,所以最后只能做出一些很奇怪的東西。”

暴走講了一個郵局和電子郵件的故事:電子郵件出現的時候,郵局總思考要怎么去使用它,是不是可以讓郵遞員用電子郵件溝通,再比如發跨國郵件的話,先把一封信掃描變成電子文檔,發給對岸的郵局,郵局再打印出來,送到別人家里。郵局想了想,這個技術好像不行,我們還要買掃描儀,成本提高效率卻沒變化,這個技術肯定沒成熟 我們暫時保持觀察。

在這個故事中,區塊鏈是電子郵件,大公司是郵局。

“從這個角度看很可笑,既然我有電子郵件,為什么還需要郵局,但是郵局不愿意承認這個事實:唯一不需要的就是它。”

這個時代里,沒有人想革自己的命,所以很多從傳統行業誤入區塊鏈的人,很容易陷入到死循環中。

和很多對比特幣有著信仰的人不同的是,暴走是個非常理性的人,他相信技術的發展,但不認為比特幣是唯一不變的未來。

“當然很多人可能在追求自由、平等的過程中,認為比特幣給了他們希望,但是我不建議大家去信仰某種幣,作為經歷過資本市場的人覺得很奇怪。”

換句話說,即使暴走恭親王現在正在競選EOS的超級節點,但是他不會豪賭最終只有一個技術會“走出來”,“即使很多公鏈一起成功也很正常。”

結語:

在一個節奏快,又有點浮躁的行業內,暴走恭親王也不可避免經歷過所謂的膨脹期,“那個時期已經過去,現在就想做好事情”。

暴走清楚這個圈子里很多雙眼睛都在看著他,作為早期的技術布道者者,他也沒辦法憑一己之力去修正混亂的一面,能做的就是用行動推動區塊鏈的健康發展。

“當更多的人了解到區塊鏈技術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改變了世界一點點。”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