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已累計售出超23.2億部iPhone手機;法拉第未來接到納斯達克摘牌警告
自2007年推出以來,蘋果已經累計售出超過23.2億部iPhone。
1、蘋果將開始自產iPhone屏幕,擺脫三星和LG依賴
1月11日,據報道,蘋果公司計劃最早于2024年開始在移動設備上使用該公司自己的定制顯示屏,此舉是為了減少對三星和LG等合作伙伴的依賴,并在設備中引入更多內部組件。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的目標是在明年年底前開始更換最高端的Apple Watch的顯示屏。這些屏幕將目前的OLED標準升級為一種名為microLED的技術,蘋果公司計劃最終將這種顯示屏帶到其他設備上,包括其最暢銷的iPhone智能手機。
2、美國2023年最佳雇主百強公布,蘋果與Meta意外落榜
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知名求職招聘網站Glassdoor周二公布了2023年美國100家最佳工作場所榜單,其中科技公司占榜單的四成以上。但意外的是,往年榜上常見的蘋果和Meta公司今年并未上榜。
據悉,自Glassdoor于2009年開始發布該榜單以來,蘋果首次落榜。而Meta自2011年開始上榜,并曾三次占據榜首位置。去年Meta和蘋果都排在前100名的中間位置。
3、電動汽車創企Rivian陷管理層流失危機,多名資深高管近期出走
1月11日,據外媒消息,Rivian Automotive的幾名高管已于最近幾個月離開這家電動汽車制造商,其中包括車身和內飾工程副總裁Randy Frank,以及負責采購零部件的副總裁Steve Gawronski。這兩名高管都在今年年初左右離職。Frank于2019年從福特汽車加入Rivian。Gawronski則于2018年從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Zoox加入。該消息已得到Rivian發言人證實。自2021年11月成功IPO以來,Rivian的股價大幅下跌,截至周一收盤下跌約79%。
4、法拉第未來接到納斯達克摘牌警告:將盡快召開年度股東大會
1月11日,據報道,法拉第未來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8-K文件中稱,該公司于2023年1月4日收到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發出的書面通知,告知法拉第未來已不符合納斯達克上市規則第5620(A)及5810(C)(2)(G)條所述的繼續上市規則,因為該公司在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財政年度結束后12個月內尚未召開年度股東大會。
據了解,如果未能重新達到繼續上市的標準,最終將導致法拉第未來的普通股從納斯達克退市。為此,法拉第未來擬盡快舉行年度股東大會,并積極草擬回應文件,根據通告及納斯達克上市規則的要求,制訂合規計劃。
5、黑鯊被爆拖欠員工離職補償金:CEO微博變大型討賠償金現場
1月11日消息,游戲手機廠商黑鯊科技被爆拖欠離職員工補償金,黑鯊手機向部分被裁員工發布短信,告知暫無法按約定金額全額支付離職補償金。該通知引發員工反彈,不少員工開啟維權,在黑鯊手機辦公地以及黑鯊手機CEO羅語周的微博賬號下留言討債,要求補償金賠償到位。
據了解,自騰訊收購黑鯊計劃擱淺后,黑鯊內部風波不斷。經過幾輪裁員后,黑鯊團隊已從2022年8月的1000余人,減少至目前的100多人,僅保留互聯網、職能等少數部門。而黑鯊科技的官博從去年10月開始再無更新,截至目前,黑鯊方面尚無回應。
6、“天價鋰礦”斯諾威股權爭奪后續:寧德時代拋出64億重整計劃
1月12日消息,據悉,寧德時代作為重整投資人,拋出逾64億元重整計劃草案,涉債權調整及受償方案、出資人權益調整兩方面。據債權調整及受償方案,寧德時代作為重整投資人向斯諾威提供16.4億元,全額清償重整計劃規定支付的破產費用并清償各債權。
據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重整投資人將受讓斯諾威出資人100%股權(對應出資額5075萬元)。受讓條件為重整投資人向各出資人支付48億元作補償金,對出資人(或其股權繼受人)同比例補償。斯諾威公司出資人由興能新材公司、川商基金及周大為組成。
7、蘋果已累計售出超23.2億部iPhone手機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iPhone機型已累計售出23.2億臺了。市場調查機構IDC副總裁FranciscoJeronimo在最新推文中寫道:“2007年1月9日,喬布斯推出了初代iPhone,掀起了手機行業新一場革命。自2007年推出以來,蘋果已經累計售出超過23.2億部iPhone”。
8、達摩院:2023年十大科技趨勢
1月11日消息,《達摩院2023十大科技趨勢》發布,對于未來的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多模態預訓練大模型、Chiplet、存算一體、云原生安全、軟硬融合云計算體系架構、端網融合的可預期網絡、雙引擎智能決策、計算光學成像、大規模城市數字孿生、生成式AI。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