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洪電子汪東:反無人機玩家正逐鹿中原,一些市場弊端也開始凸顯
汪東表示,當前的反無人機市場還處于一種有點“混沌”的狀態。
近幾年來,無人機行業完全可以說是發展的如火如荼。日常生活中的把玩、工農業中的應用……很多人都說現在是“無人機滿天飛”,不過,相比于行業的火爆,顯然“黑飛無人機”更令人注意和頭疼。
正所謂“一物降一物”,隨著“黑飛”現象的愈加嚴重,一個新興行業悄然誕生并發展起來——反無人機。
緊跟潮流,后洪電子切入反無人機市場
事實上,與當前多數創業公司不同,后洪電子只是后來才切入到“反無人機設備”的研發,最初的它只是一家專業從事設計開發、生產及銷售射頻功率放大器、LC濾波器、數字調諧跳頻濾波器、VCO、低噪放大器、混頻器、功分器、耦合器等通信組件及模塊的高科技公司。后洪電子創始人汪東告訴我們,之所以后來會切入反無人機市場,是對客戶要求和市場需求的一種順其自然。
“當時在2015年的時候,有客戶找我們做東西,因為我們也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用,回來就去網上查了一下,發現客戶找我們訂做的這個東西是用來打無人機的”汪東說到。就這樣,他們誤打誤撞的進入了“反無人機”這個行業。
此外,除了對于客戶要求和市場潮流的順應之外,后洪電子決定增加“反無人機”業務的考慮還有一個——用戶知名度。
汪東表示:“我們之前做的是比較專業的,有點像B2B,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我們是干什么的。而現在的反無人機業務就像是一種B2C,它比較大眾化,消費者哪怕不知道技術也知道這個是干什么的。”正是因為用戶知道產品的用處,廣告效應、或者說宣傳效應也會更好,從而在用戶那里擁有一定的知名度,更好地打開產品的市場。
以前期技術積累為基礎,做誘導式反無人機設備
在反無人機業務上,后洪電子主打的一套誘騙式防御系統,具體來講,即通過干擾模擬器基于高精度時間同步系統,生成一個欺騙性極好的、信號強度比真實信號強10dB以上的仿真信號,確保無人機在保護區域平滑無意識地切換接收欺騙信號,以達到驅離、防御或迫降的目的。
產品包括信號發生器、發射天線、監控軟件等,能夠根據保護區域大小及環境靈活快速搭建。另外,為了不對保護區域之外的信號設備產生影響,他們對信號進行了可控性的設置,而這些基本上都是后洪電子基于前期產品、技術積累上的一種整合轉型。據汪東介紹,他們的系統能夠有效干擾無人機遙控2400MHz/433MHz、GPS定位信號1500MHz/1200MHz以及5800MHz遙控信號和圖傳信號,影響的覆蓋范圍從500米到千米不等。
目前,我們可以看到,市面上的反無人機手段主要包括暴力捕獲、壓制干擾、激光擊落等等。而在汪東看來,這每一種手段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產生誤報。比如雷達,其對于小目標很難辨識、也容易面臨建筑物、回波的干擾。
玩家還在逐鹿中原,市場發展弊病初現
目前,相對于無人機行業,反無人機還是一個剛剛起步的市場。不談華強北等,在市場上真正打出知名度的其實并不多。
“現在的反無人機正處在一個春秋戰國、逐鹿中原的階段。而在這個階段,產品良莠不齊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對于當前反無人機市場的發展和缺陷,汪東這樣說。
這其中,涉及的也就是一個“行業標準”的問題。因為沒有一個既定的標準,所以廠商不知道自己的技術和產品位于市場的哪個水平,而用戶就更不知道產品的好壞、效果的優劣??偟膩碚f就是,因為還沒有出現統一認可的標準,所以不管是廠家還是用戶都處在一個混沌的狀態。
幸運的是,各玩家在眼下對于反無人機技術、產品研發的熱情是高漲的。在反無人機行業的“大疆”出來之前,大家都在盡量占領更多的市場。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他們正在貼近用戶、貼近市場,從而作出更符合用戶和市場需求的產品。
與此同時,與行業蓬勃發展一起的,還有廠商與廠商、廠商與用戶之間信息的交流與借鑒。汪東向我們講述,他有時會遇到一些客戶,其中的一些可以說是同行,他們之間常常會就一些“反無人機”的話題進行交流和探討,比如機場的反無人機設備不能用GPS等等。
在采訪中,汪東還向我們表達了對于反無人機市場發展速度之快的一絲絲震驚。他表示,去年的時候,后洪電子并沒有出多少貨。在他原本的觀念中,他以為這一市場至少得經過幾年時間的培育,畢竟國家還沒有相關政策的出現。沒成想,今年就開始發力了,并且政府以及很多運動賽事的安保都采用了反無人機設備。
眼下,后洪電子正處于天使輪融資中。與一般的資本融資不同,后洪電子在這方面有著相當的講究,畢竟反無人機僅僅只是他們當前業務的一部分,“投資入股”的方式并不適合他們。據汪東透露,當前投資方是帶著渠道來進行投資的,而這正是他們當前業務發展所需要的。
【鎂客·請講】專注于報道科技創新項目;我們敞開心扉面對每一位創業者,力求為您呈現一群鮮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們傾聽創業故事和人生經歷、探討商業模式和行業趨勢、對接資本市場和供需雙方,以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合作請發送郵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