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鄭勇:倉儲機器人市場已開始“洗牌”,明年或將迎來爆發
在鄭勇看來,由于對市場、產品理解的不夠深刻,一些新興玩家將遭到市場的“淘汰”。
近年來,為了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機器人正在取代部分人類的工作,尤其是那種流水線的工作。比如快遞行業,“效率”對其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指標,理所當然的,倉儲機器人也就應運而生。
在阿里、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平臺的倉庫中,我們會看見諸多機器人將一個個沉重的貨架搬運起來來回的“跑”,將之搬到揀貨員的面前協助貨物的挑選。這是倉儲機器人的一種,也是極智嘉科技(以下簡稱“Geek+”)的主打產品。
市場很大、產品也有價值,??瞥錾淼乃麤Q定創業
“我創業之前是在投資公司工作,負責找尋這個機器人自動化項目的投資機會。但是看了一圈后,發現工業機械手這一塊的創業項目還是有很多問題的。”Geek+創始人兼CEO鄭勇說到。
之后,亞馬遜的倉儲機器人Kiva猶如一股清流出現在機器人自動化領域,“我自己本身在清華學的工業工程專業,其中包括物流這塊,所以在我看來這個倉儲機器人擁有比較大的價值。”鄭勇表示。于是,他就趕緊拉著小伙伴一起搞事情,從此走上倉儲機器人的創業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國內還沒有其他人做這種倉儲機器人,所以在鄭勇看來,這也是一個極好的切入點。
發展至今,Geek+團隊已經從當初的只有幾人擴展到了現在的150多人。其中,Geek+也有著作為科技公司的一種“套路”,其研發人員的數量就達到了80人左右,占據了總人數的一半,剩下的則是供應鏈和包括銷售、方案設計的業務部門。
主打揀選機器人系統,接下來的Geek+要實現國內外市場上的突破
“倉儲機器人的話,其實它最核心的點就是通過機器人來替代人工進行搬運。”鄭勇表示,而目前用的最多的就是機器人揀選系統,這也是Geek+眾多倉儲機器人類型中主推的核心產品。
以往,人類揀選員需要推著小車在貨架之間來回穿梭,繼而將貨物拿到柜臺進行打包。而在機器人揀選系統的協助下,機器人將準確的直接將貨架搬運到揀選員面前,相比之下,不管是揀貨的正確率還是整體效率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到現在,Geek+的揀選機器人系統已經到了第四代,性能更強大的第五代也在研發中。事實上,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在亞馬遜機器人的“模范”之下,越來越多的玩家也走進了倉儲機器人的創業圈。在這等浪潮之下,作為“老前輩”的Geek+也展示了自己的自信和底氣。
鄭勇稱,相比于其他友商,他們優勢主要體現在技術上,分別在于機器人穩定的性能、軟件中核心算法的優化以及物流系統設計與具體場景的完美貼合。
具體來講,機器人本身的穩定體現在行走速度和穩定的兼備,而基于核心算法的優化,機器人揀選系統在管理上能夠做到統籌兼顧,從而提高效率,對于異常情況也能做到很好的處理。至于所謂的物流系統設計與具體場景的完美貼合,則是因為Geek+所做的并不是一個非常完全標準的機器人揀選系統,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在布置系統的過程中需要與具體場景的整體設計融合在一起,從而才能夠體現出系統的最大優勢。
在采訪過程中,鄭勇透露,他們已經完成了B輪融資。對于這一筆資金的用法,他表示,一部分用于產品線的擴大,將機器人解決方案用到不同的業務場景中,另一部分則是用于公司業務的拓寬,希望能夠在國內外市場上實現一個突破。
倉儲機器人市場正在為爆發蓄力,“洗牌”已然開始
據市場研究公司Tractica預測,到2021年全球倉儲和物流機器人出貨量將從2016年的4萬臺激增至62萬臺。同時,該行業的市場收入將從2016年的19億美元增長至224億美元。在市場誘惑如此之大的前提下,不僅僅是Geek+等科技公司、機器人廠商,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也加入占據,進一步加劇了這個市場的競爭。
“過去的一年里有不少倉儲機器人的早期公司不斷涌現出來,對于他們我覺得背后有一定跟風的考慮。而事實上呢,他們對于物流和機器人系統價值的理解并不深刻,所以他們極有可能在后面一兩年內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鄭勇表示。
在鄭勇看來,倉儲機器人的“洗牌”已經開始。當下,客戶已經看到了這個市場的水準以及領頭的那些企業,而這些公司在贏得客戶信任的基礎上已經搭建了一定的品牌。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這些公司將依靠品牌影響力去爭搶這個倉儲機器人的“市場蛋糕”。自然而然的,這個市場留給新玩家的空間并不多,尤其是上面那些疑有跟風嫌疑的玩家。
與此同時,在另一方面,在不斷拓寬市場的時候,這些公司也在“教育”客戶。我們可以實際看到,越來越多的客戶正在加深對倉儲機器人以及背后價值的理解,這也就意味著在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客戶愿意去使用倉儲機器人。對于倉儲機器人的市場而言,對客戶的教育本質上就是在為其未來市場的拓寬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鄭勇稱,今年的倉儲機器人市場已經處在了爆發的蓄力階段,而這個真正爆發的時機可能就在明年。在此期間,“市場教育”的過程也將徹底完成。
最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訪過程中,鄭勇特意提了幾句話,希望市場能夠對倉儲機器人系統的價值有一個理性的認知:
首先,機器人系統的存在主要是省去了60%的人工搬運所花費的時間成本,將工作效率提升3倍左右,并沒有一些言論中所說的那么夸張。其次,機器人系統一般情況下的投資回報時間大概是2~3年,但在國內的人力成本下,通長需要保證倉庫每天保持2-3個班次的長時間運轉的前提下才能實現,如果訂單負荷不足則回報期會更長。最后,機器人系統的最大優勢是靈活可擴展,這樣可以迅速部署機器人系統響應市場需求,并且根據業務的變化靈活調整機器人的數量和系統的能力,這些優勢能夠更好的幫助企業形成敏捷物流的能力,同時降低投資風險。
【鎂客·請講】專注于報道科技創新項目;我們敞開心扉面對每一位創業者,力求為您呈現一群鮮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們傾聽創業故事和人生經歷、探討商業模式和行業趨勢、對接資本市場和供需雙方,以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合作請發送郵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