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行科技楊洋:飛行無人機市場膨脹,水下無人機迎來元年
當下,在無人機市場的帶動下,水下無人機也開始嶄露頭角。而此時正值飛行無人機多事之秋,水下無人機的機會或許就在眼前!
在去年的CES展會上,無人機可謂出盡風頭,智能避障、跟拍等功能以及小巧便攜的設計吸引了不少眼球,更是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引領了整個行業的蓬勃發展。與此同時,在飛行無人機的光環下,水下無人機也漸漸開始嶄露頭角。
2016年,就在市場的推動下,深圳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潛行科技”)成立了,它由一群曾在知名企業深耕多年的科技人士聯合創立,致力于水下無人機的研發制造。此次,鎂客網采訪了潛行科技的聯合創始人楊洋,探討了一些關于水下無人機的內容。
天上飛的夠多了,水下還有很多機會
當前,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在30億元左右,而據相關機構預測,未來20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460億元。在市場的誘惑下,不少玩家紛紛加入這場無人機游戲。而根據統計,僅僅在中國,從事無人機行業的企業就有300家之多。此外,在2016年,共有約24家無人機企業獲得了融資,其中,包括零度智控、零零無限和極飛在內的中國企業有13家,國外則有11家。
根據這些企業的融資情況,無人機市場是的確很火爆。不過,再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不管是做無人機硬件,還是做無人機解決方案,或是為無人機提供相關服務,這些企業所瞄準的幾乎都是飛行無人機,使得有限的天空越發擁擠。
不同于這些企業,早在創業之初,潛行科技就明確制定了自己的產品方向——水下無人機,并為此不斷進行測試和優化。對于當初為何這么堅決的選擇水下無人機,潛行科技的聯合創始人楊洋表示,這主要出于兩點的思考,一個是市場因素,一個是產品本身。
在市場方面,相對于玩家眾多的飛行無人機領域,目前水下無人機的玩家還很少,市場也沒有進行過多的開墾,可以說,水下無人機的市場環境和發展機遇都是非??捎^的。其次,在產品本身,眾所周知,在相關技術和續航問題上,飛行無人機依舊沒能找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給產品本身性能的發揮帶來了一些限制,且“炸機”等情況的存在也給人類增加了一個潛在危險因素,而到了水里,不管是技術難度還是危險性,相對而言都會有所降低。
做產品,了解用戶需求很必要
借助于團隊成員在水下運載器和智能機器人的產品開發經驗,潛行科技在水下無人機的研發工作還是相當順利的。目前,其GLADIUS水下無人機的速度最高可達2m/s,可潛至深度100米水域,用戶可以通過遙控器+手機+APP的方式操控無人機前進或是360度花式翻轉,并在手機端實時觀看攝像頭所拍攝的4k超高清視頻,也可以一鍵分享到朋友圈。當然,鑒于ROV的“束縛”,GLADIUS的后面也不可避免的拖了一條長達25或100米的“尾巴”。
對于一個產品能否獲得成功,本身的性能的確很重要,但更大的前提和決勝點則在于用戶需求的滿足度。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智能穿戴產品了,我們必須得承認,能夠實時監測人體數據的智能穿戴產品性能還是不錯的,它的“雞肋”主要壞在它只是對數據的一個淺層的監測,并不能向用戶提供任何具有實質性意義的幫助或建議,如此一來,被用戶所“拋棄”也只是早晚的事。
據楊洋稱,他們曾對用戶進行市場調查,以此把握用戶需求的“痛點”所在。此后,再加以結合多方面的考量,潛行科技將市場同時定位在B端和C端,在B端市場,用戶可以在GLADIUS上加載聲納探測等設備,進行科考搜救、船體檢查等任務,至于C端市場,就如同飛行無人機,以拍攝功能為主,輔以海釣等有趣的服務??偠灾?,用楊洋的一句話概括GLADIUS水下無人機的研發目標:第一要輕巧便攜,第二要便于操作,第三則要滿足用戶的當下需求,包括性能、性價比等等。
目前,雖然玩家不是很多,但是已經露面的無人機也不算少,有的甚至已經進入了商業化階段??v觀關于那些無人機的報道,我們可以發現,其功能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差別主要體現在智能程度、操控和體驗的突進等等,比如與VR設備相連接,體驗海水的沉浸感之類。不過,說到底,用戶最關心的還是自身需求的滿足,在此之后,多一兩個加分項當時是最好的了
飛行無人機市場膨脹,今年是水下無人機的產品元年
在過去的一年里,無人機行業的火爆發展有目共睹,但卻在年末來了幾個大跟頭。近期以來,自億航曝出“裁員”消息,無人機行業的壞消息就如雨后春筍一般,一個接著一個,不是這個裁員,就是那個轉型,最狠的是公司直接倒閉,令人唏噓不已。
在不少人為無人機行業唱衰的時候,有一部分人則是理性的看待。對于這些消息,楊洋平穩的稱這只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并對以后無人機行業的發展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他表示:“從本身來講,無人機市場就是一個相對小眾的市場,并且,在技術、續航等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飛行無人機的市場是很難擴展的,從而市場也不會顯得太大,也就不會容納這么多的玩家,必然會淘汰掉一些人。經過這樣一輪洗牌,之后的無人機行業將會發展的更為穩妥,生存空間也將變得更好。”
事實上,無人機行業的此種情況的發生其實早有征兆。據Venture Pulse的報告,在無人機市場的融資上,2016第二季度共獲得約1.06億美元的投資(共計13筆),而與之相比,第三季度只獲得5500萬美元的投資(共計8筆),規??s水近一半,這些數據無一不在現實無人機市場資本寒冬的即將來臨。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所謂的無人機市場多指代的是已經“紅?;?rdquo;的飛行無人機,水下無人機仍然是一個“藍海”,由此我們是不是可以預測一下,在洗牌之后的飛行無人機市場漸漸穩定之時,水下無人機的爆發是不是也是時候了?
對于這個問題,作為水下無人機制造商的楊洋做出了自己的判斷,他認為,今年將是水下無人機的產品元年,預計會有5~6款產品進入商業化。至于爆發的時間,因為市場仍需要培育,所以市場爆發應該是明年發生的事。
為什么會有此斷定呢?楊洋也提出了自己的兩點依據,一個是產品本身解決了續航(GLADIUS無人機續航時間3小時)和安全(炸機)的問題,運行中能有所保證;另一個則是國家政策的推動,相比于處處受限的飛行無人機,因為國家海洋戰略等因素,水下無人機的政治環境則寬松的多。
結語
目前,在飛行無人機洗牌的同時,水下無人機市場的爭奪戰也在悄然開啟。在今年的CES 2017展會上,臻迪科技展示了自家新產品——水下無人機PowerRay小海鰩,而另一臺水下無人機“FiFish飛行魚”更是獲得了CES 2017創新大獎,而在此之前,還有更多的水下無人機也進行了發布。從這種種跡象來看,在飛行無人機玩家漸漸增多,以致于市場無法容納之時,水下無人機已然成為了無人機制造廠商的另一個目標。
縱觀當前的水下無人機產品,我們發現,大多產品都處于研發或是眾籌階段,比如即將于3月初在海外上線眾籌的潛行GLADIUS無人機。從這一情況看,水下無人機產品之間的差距還仍未過于明顯,一切還在起跑線,也說明了市場的尚未成熟。如果可能的話,或許我們還能看見另一個獨角獸企業。
【鎂客·請講】專注于報道科技創新項目;我們敞開心扉面對每一位創業者,力求為您呈現一群鮮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們傾聽創業故事和人生經歷、探討商業模式和行業趨勢、對接資本市場和供需雙方,以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合作請發送郵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