飔拓李成華:機器人智能問答上下文不連貫?它需要一個特定場景的特定培訓

韓璐 8年前 (2017-11-01)

除了智能客服和語音助理,李成華認為語義理解技術的下一個爆發點或許就是消費級電子產品。

因為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以往只能在科幻電影中見到的“機器人”越來越多的走進人們的家庭生活和工作場所中。

談及機器人,人機交互永遠是第一個被關注的話題,當前最為常見的就是語音交互了,其中的語義理解更為受到人們的關注。此前,在由中國服務機器人應用及推廣聯盟主辦的2017國際服務機器人產業高峰論壇上,我們對飔拓(武漢泰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成華進行了采訪,作為在語義理解領域深耕多年的行業人士,他從多個角度講述了自己的創業以及行業觀察等等。

飔拓李成華:機器人智能問答上下文不連貫?它需要一個特定場景的特定培訓

深耕多年,他認為走出來創業可以做更多的事

我之前在海信、京東都工作過,看到這個行業、這個領域,我覺得是可以自己出來創業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能夠服務更多的客戶,往更多的領域去發展。”對于自己當初的創業緣由,李成華這樣表示。

從2004年開始,李成華就已經在從事自然語言處理、語義分析方面的研究,其后的碩士、博士和博士后生涯都是攻克這方面的問題,也曾師從“人工智能之父”、圖靈獎的首位獲獎者馬文·明斯基,所以在這一領域,他可以說是深耕已久了。也因此,在其看來,這個事情他是能做好的,而創業能夠讓他做更多的事情、去探索更多的領域。

從創業至今,飔拓已經走過了3年的時間,團隊規模也從當初合伙創業的3人擴展到7、80人,并成為武漢硬科技實力方面的代表性企業。

飔拓李成華:機器人智能問答上下文不連貫?它需要一個特定場景的特定培訓

語音交互變革人機交互,是整個技術發展的趨勢

在李成華看來,語義理解這一領域的前景是比較廣的,因為這是整個技術發展趨勢的一個變化點。以往,我們通過敲擊鍵盤或是觸摸屏幕的方式來進行人機交互,而再往后走,則是向語音交互的方向靠攏,像各類消費電子、汽車硬件等等。到后面,這些市場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而在垂直領域的挖掘也會越來越深。

“這就需要我們這樣的公司與企業進行合作,把技術融合到產品中去,在特定的場景下更好地解決一些問題。”李成華表示。舉個例子,比如銀行的咨詢業務,讓機器人回答客戶的問題,執行一些操作,這就很好的解決了用戶問題。

當前,基于飔拓智能語義交互平臺,飔拓已經與軟銀、康力優藍、穿山甲機器人等多家知名廠商達成了合作。李成華稱,這一平臺擁有多種領域的人機交互應用與場景,像醫療、教育、政務等,深入場景之中完成上下文、多輪對話的工作,從而為客戶提供人機語音交互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飔拓還設有一個針對消費電子的應用,這方面我們已經與百度、京東、小米等公司搭建了合作?;诤献鲀热?,后者可以調用飔拓的技術、平臺去創建自己的應用,對外向智能硬件廠商等提供服務,而飔拓所要做的就是提供后面的技術支撐。

飔拓李成華:機器人智能問答上下文不連貫?它需要一個特定場景的特定培訓

縱觀整個語義分析市場,或許入局者沒有那么的多,但是也不乏圖靈機器人、三角獸、小i機器人這些已經占據了一定市場份額的企業。面對此等情勢,李成華沒有退縮,而是展現出了自己的自信。

至于這種自信的來源,他總結為4點:

“第一,我們是較早用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去實現‘理解’的,而且我們是重構了整個的交互系統,在這個技術的領先性上,我們比較有自信;

第二,我們在包括場景應用上都有自己的一些策略,比如底層的大數據支撐,因為數據中心的存在,后面不管有多少人來與我們的機器人聊天,我們都可以應付自如;

第三,我們采取的是軟件+硬件+芯片+模塊的形式,這樣一來,我們后面給硬件廠商提供服務時,過程將會更加的簡單;

第四,我們還有一個從國外帶回來的技術——“機器閱讀”,通過它,系統便能夠快速的從文章中把問題的答案抽取出來,這是我認為我們還比較領先的一個技術。”

飔拓李成華:機器人智能問答上下文不連貫?它需要一個特定場景的特定培訓

機器人問答上下文不連貫?它需要的是一個特定培訓

談及語義理解、語義分析,雖然往后的前景的確不錯,但在當前,上下文銜接不連貫等問題依舊是當前的桎梏。針對這種問題的解決,李成華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用特定場景去培育特定機器人。

其實我們是有技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深度神經網絡。但是這一塊還需要做一些定制,并不是說一個模型、一個算法就能解決好所有的問題。我們還需要根據具體的產品、場景來定制具體的解決方案。”李成華說到。

我們也可以發現,通過特定培育,雖然準確率提高了,但是花費的成本也相應的增加了。至此,我們就會想,未來的機器人能不能將這些場景、數據融合到一起,形成一種所謂的“通用智能”?這將涉及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龐大的數據量,借助云服務等多種技術的協助,未來這或許將成為可能。不過,在當前,我們所能做到的僅僅是抽取其中通用的部分,繼而讓用戶進行自定義。

智能客服和語音助理,這是當前語音交互最多運用到的場景,而對于語義理解的其他應用方向或是潛在市場,李成華表示他較為看好的是消費級產品。李成華稱,關于語義理解在消費級電子產品的爆發,關鍵就是要做到軟硬件的結合,將技術融合進硬件產品當中。

在其看來,像玩具、陪伴型小機器人等等,又比如他們現在正在做的兒童故事機等等,這些都是消費級電子產品,并且市場需求也非常之大,為語義理解技術的爆發準備了有利的環境。

目前,除了以上提到的兒童故事機,在采訪過程中,李成華表示,在接下來的規劃里,他們準備在技術、產品的提升上繼續打磨,包括將多語言系統融入硬件,繼而推向海外市場等等。同時,他也透露,未來的幾年內,當公司價值提升并體現出來之后,他們或許就會在創業板上市。

PS.想了解由中國服務機器人應用及推廣聯盟主辦的2017國際服務機器人產業高峰論壇更多內容回顧,戳右邊鏈接http://www.cmci.com.cn/news.asp?vid=21


【鎂客·請講】專注于報道科技創新項目;我們敞開心扉面對每一位創業者,力求為您呈現一群鮮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們傾聽創業故事和人生經歷、探討商業模式和行業趨勢、對接資本市場和供需雙方,以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合作請發送郵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