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谷論鏈粗院長:區塊鏈社區的核心價值是一種共識文化
武谷論鏈,要基于社區共識做一條產業服務鏈。
武谷論鏈,是一個以服務區塊鏈行業為核心的社區,有25位創世大俠,發起人是“粗院長”,專業的風險投資人,百億產業基金的管理人。而粗院長這個頭銜的由來也和武谷論鏈的誕生息息相關。
粗院長對區塊鏈的熱愛不是來源于區塊鏈項目投資的高回報,而是對區塊鏈去中心化和共享邏輯的欣賞。作為投資人來說,用“喜歡”這種情緒來做投資似乎是不理性的。但是,粗院長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有一個“情投意合”的社區團隊來幫他一起做決定。在他看來,一個社區的價值和共識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區塊鏈一樣,大家在一個平等的氛圍中,共同分享想法,產生價值流動,這個社區才真正有價值。”
而粗院長的人生經歷,似乎比區塊鏈本身還要傳奇。
“放浪形骸”的校園詩人
粗院長絕不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更不是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如果你在大學里,課堂上,可能根本看不到他。校園里,他穿的襯衫始終是黑色的,而且最下端的扣子一直不曾扣過。夜半鐘聲,會看些和課業無關的亂七八糟的書籍后,在燭光下,想著世界,寫著詩。
粗院長對詩歌有著一股執念。曾熬一夜一氣呵成寫成一首三千多行的詩歌,投稿給校報,并拒絕總編輯對其詩歌的改動和刪減。結果,一首三千多行的激情被校園廣播站讀了一個月。粗院長笑道:“那一個月每天都讀我的詩,讀到同學都快聽吐了。后來那些詩歌的手稿都被燒了。我感覺自己過得像行為藝術。”
畢業后,粗院長開始考慮找工作的問題。他笑稱“天下工作莫非政、學、商。政,我這種放蕩不羈愛自由的性格不適合;學,不賺錢;所以只能選擇商。”畢業后在深圳流浪了半年后,他回母校旁邊開了一家飯店。起名為“六安自由人大排檔”。
身為老鄉會會長的粗院長把飯店當做據點來發起了共識,然后就是眾籌、眾包,共建、共享。到處張羅同學、朋友、老鄉幫他發展與打點生意,自己也每天穿著油滋滋的衣服給客人送著“自由人“牌外賣。粗院長很享受這段時光,有愛情,有江湖,有俠義,兩盤牛肉、一壺酒,人生快意莫過如此。
初出茅廬闖江湖
每每提到“找工作”,我們想象是一幅拿著簡歷愁眉苦臉地仰望著大城市的高樓大廈,眼神渙散,看不透迷茫的畫面。而粗院長卻說:“沒有夢想,何必粗來混?”。是的,對于他來說,“找工作”正是他未來會成為大俠的初入江湖的初期修煉。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什么行業連接人多。廣告和保險。廣告鏈接天下企業;保險鏈接天下所有人。因此,我當時只選這兩樣工作。”粗院長確定了清晰的目標,便帶著一個無所不包的大行李,里面裝著衣架、飯盒等各種日用品??诖锎е?05塊錢,到上海中山西路人才市場投簡歷。晚上就在東華大學的葡萄架下、上海交大的操場上睡覺。“葡萄藤架下睡覺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啊。只是早上起來會被蚊子叮得一塌糊涂。這是上海的初夜。”粗院長笑道。
豪邁自薦遇伯樂
當時為了找到一家好的廣告公司,他一咬牙買了一臺14寸的只有半屏能顯示的黑白電視機,每天看一個頻道,一周下來,發現有一個廣告公司是好幾大頻道的總承包商。于是,他決定要選就選最好的——就這樣誤打誤撞的進入了上海電視臺。
應聘時,粗院長因為簡歷和經驗不足遭到質疑。他自行決定,不要合同不要工資,就先從業務跑起。幸運的是,領導單先生默許了他的這個“自我決定”。
粗院長開始跑業務,一個月不到,就為臺里帶來了廣告訂單。就這樣,他被留了下來,并拿到了第一個月的工資700塊錢。“不要小看這700塊錢,我從這時起才有了金錢的意識。畢竟是自己認真做事情賺的第一筆錢。”
粗院長身上的江湖俠義和業務能力,深受同事們的喜愛。慢慢有了一個共識,他似乎成為了團隊的精神領袖。“只有我可以在半夜找老大。我對老大說,你是公司的資源,我隨時都得能共享調用。”對于這段經歷,粗院長評價道:“可謂如魚得水,給了我真正的開始。”
“比特幣的機制就是我的思想”
在上海電視臺做得風生水起后,粗院長能力得到了展現。之后,他又去了中央電視臺工作,還自己開了廣播傳媒公司,都做得順利。但是,粗院長喜歡把事情做到鼎盛后激流勇退。他決定要正式地自主創業。粗院長稱,對他來說,人生有四生:生存、生活、生產、生動。他擺脫了生存、生活,要自己去生產。
在第一次做服裝品牌失敗后,他選擇認真做投資。 粗院長總結了兩個教訓:“粗心必達”和“日日粗進”。“一是創業要下絕對的信念。成功和時間沒關系,要抱著使命必達的信念。第二,不專業的創業很難成功。所以我要學習專業的投資知識體系并搭建專業的團隊。” 那段時間,他就去跑到各個大學蹭課,最后在交大認識了后來的合伙人宋海剛博士。
時間拉回到2012年,粗院長通過網絡接觸到了比特幣。比特幣去中心化,通過共識的發起,構建共享網絡的特質深深地吸引著他。“第一眼看到比特幣介紹,我就很興奮。這不就是我的思想嗎?”
當時粗院長與合伙人剛剛創立了“思脈產融”投資機構(現在的思脈產融集團),專注于新能源與大健康的產業基金。那時候的每周五晚,團隊和各路投資人會在長樂路上的一棟老洋房里聚會。由于時間寶貴,他們就蒸點粗糧作為聚會點心,因此,這個組織被被命名為“粗糧院”。而粗院長的江湖名號也自此開始。由于對比特幣有極大的興趣,粗糧院剛成立就分享了很多關于比特幣的知識和信息。
不僅如此,粗院長還真正地做了實驗。他在2014年注冊了“饞幣”商標,并架構了一部商戰玄幻小說——《武谷傳奇》。故事架構嵌入東方武俠文化,以“九宮”為基本共識。
對此,粗院長說:“我喜歡東方文化,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屬于全人類的。那我們就應該共享出去,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在其中共創、共享。這不就是比特幣的思想精髓嗎?”
粗院長經常會把“知行合一”掛在嘴邊,在他看來他的思想和比特幣思想不謀而合,那么他的行動也要符合“開源、開放、共建、共享”的原則。
水到渠成,自立門派服務區塊鏈
2017年9月4日后,在大家恐慌時,粗院長卻決定退出傳統產業基金,專注做區塊鏈領域的投資。同時,開始發起“武谷論鏈”社區。社區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一種共識文化,即“好玩、好賺、好鏈”。
社區的第一場線下活動是在上海的精武大廈,當時活動辦得相當成功,然后大家就約定每周五晚,進行一次“武谷論鏈”——區塊鏈線下論壇活動。
對于每一次活動,粗院長都秉持著“道法自然”的原則。“我們社區的基本發展準則是‘一切都是自然發生的’,不強求不苛求,不強調計劃。讓價值觀自然沉淀,發生的一切是最好的安排。只有這樣,價值才會流動起來。當然具體的落地肯定會有人去執行。”
武谷論鏈的每一期活動都聚焦區塊鏈技術和應用,而每個參與者都像一位有名的大俠,自帶流量。加上區塊鏈主體本身的熱度,武谷論鏈舉辦的每一期活動都能吸引眾多關注與參與, “大家在論鏈中互相碰撞,形成共識”。
據了解,武谷論鏈背后的武谷大社區定位是公益性的非盈利性社區,采取“開源、開放”的原則,社區給成員提供其想要了解的知識和信息,通過對每位參與者的賦能,希望“人人都是大俠、人人都能成為大俠”。也希望成員在有所成之后能夠在資源、人力、財力上以“共建、共享”的形式反饋給社區。同時,社區也堅持自己的“共識文化”,形成一個具體的價值觀:好玩、好賺、好鏈。
5個月的時間,武谷論鏈從0到第一:第一個“9.4”后發起的區塊鏈產業服務社區,第一個東方武俠文化的區塊鏈社區,第一個真正實踐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產業服務社區。據粗院長透露,武谷社區正在江湖廣發英雄帖,招募“敢為第一”的CEO。
目前,社區正在孵化三大基礎項目。第一個是幣勝,第二個是IPFS上海社區,第三個是區塊鏈硅谷(全球創業孵化器)。
粗暴鏈實驗室“超級種子”班正式畢業學員
“社區的基本愿景是最終形成一條服務產業的鏈,包括從孵化到投行、媒體、商學院、個人數字資產管理到交易所聯盟、市值管理,這些都在社區內自然形成。”
粗院長總結了建立社區的兩個重要要素,“社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明確的價值觀,其次就要有價值流動。現在我們社區內這條服務鏈就是價值流動線,整個社區是一個價值共同體。在未來,我們還會在社區的基礎上做一支產業基金,服務于數字資產產業。”
當然,區塊鏈熱背后也有著不少問題,粗院長表示,區塊鏈技術的產業發展是從概念落地、驗證、商業模式到產業生態的過程,現在還屬于跑應用炒應用的財富泡沫階段。
“很多人都在把割韭菜作為商業模式,把區塊鏈視為所有,肯定是巨大的誤會。武谷論鏈,就是要通過“區塊鏈”這扇窗,讓人們看到未來的整個世界。
我投資項目,肯定是從共識開始的,不會抱著上了交易所賺一筆就退出的態度,而是積極參與到項目的社區中共建。”
粗院長重視的是社區的價值共識、碰撞和交換。
社區建立起來,身為“門派掌門人”的粗院長正考慮著如何將門派發揚光大。
比如,武谷社區接下來將做一個國際性社區聯盟——五月聯盟,約定在每年五月份舉辦一場共識大會。
結語:
從放蕩不羈的校園詩人、“江湖闖蕩者”,到“門派創始人”,粗院長為自己編織一部武俠小說,并真正的去實現他。他秉著道家的“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的思想,把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作為行動的利劍。
如他自己所說,人生不要太執,執迷而不悟。對區塊鏈如此,對人生也當如此。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