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鷗創芯李鵬:以我的“中國芯”, 打造全球領先電機控制生態鏈

Lynn 7年前 (2018-08-29)

在創業初期,李鵬更看重如何活的更久,他提到凌鷗至今只花費幾百萬就打磨出一款精品SOC芯片,并非如集成電路業內的燒錢說法一致。

南京凌鷗創芯電子有限公司(簡稱“凌鷗創芯”)成立于2015年8月,是一家專注于運動控制領域的集成電路設計與生產,并提供總體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

公司主營業務是電機控制核心芯片,目標市場為電動車輛、伺服控制、機器人、電動工具、無人機、家用電器等。

按照約定時間,筆者來到凌鷗創芯公司所在樓層,隨著CEO李鵬往里面走了兩步,就看見散布在桌子上的各種綠色電路板,旁邊是埋頭調試電路的員工,整個場景與大學實驗室無異。

對于一家剛融完資不久的公司,依然還是如此的“簡陋”,多少還是讓人有點驚訝。

但隨后意識到,我們其實可以從這樣的芯片公司身上看見國內芯片崛起的希望。

凌鷗創芯李鵬:以我的“中國芯”, 打造全球領先電機控制生態鏈

圖 | 凌鷗創芯CEO 李鵬

發展迅猛,缺“芯”之痛仍存

最近,因中興事件效應,一場由國家政策拉動的投資浪潮被推波助瀾到頂點。除了芯片巨頭的收購操作,獲得融資的國內半導體企業中,新興的AI芯片企業和進入傳統行業的芯片創企兼有,其范圍幾乎覆蓋了各行各業。

盡管如此,短期內,國內的缺芯之痛依然無法得到有效的緩解。如新能源汽車行業,國產汽車拜騰、小鵬汽車推進速度迅猛,上市、量產消息不斷,大有走在行業前列的勢頭。但是不難發現,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電機控制,其中核心的控制芯片,尚且依賴進口。

即便如此,隨著國內電動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NXP、英飛凌、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等傳統老牌芯片廠,博士、大陸、電裝等傳統汽車電子零器件廠商都在奮力入局,競爭愈演愈烈。

因此,入局傳統行業的創企,其創業的難度并不亞于開拓新興產業。帶領凌鷗創芯入局傳統電機行業,李鵬的壓力也并不小。

凌鷗創芯李鵬:以我的“中國芯”, 打造全球領先電機控制生態鏈

圖 | 凌鷗創芯的電機控制芯片

作為電機控制行業的基礎,電機控制芯片歷來以高資本和高技術為壁壘,這兩項特征決定了最終能夠在控制芯片領域具備話語權的企業必須具備相當強勁的實力。

所幸的是,今年3月份,凌鷗創芯很快就完成了Pre-A輪融資,某種程度上,這是實力的體現。

譜好創業三部曲

·找準定位

與眾多芯片創企一樣,李鵬及其團隊都有著深厚的行業背景,此前,他們都曾在美資半導體元器件公司從事數年的芯片設計相關工作。因此,再出來創業,李鵬已經對電機市場產業鏈上下游的每一部分都了然于心,但他沒有拔高,而是為凌鷗創芯設立了一個合適的起點。

李鵬認為,創業要冒著很大的風險,想要降低風險,就需要對于市場定位、銷量預估、成本的投入,甚至芯片設計本身,都應當有一定的掌控力,而這就是公司定位問題。

李鵬說,“首先,我們定位在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家電等中低端市場,其次,我們可以確保芯片性價比優于歐美老牌廠商的電機控制芯片。因為本質上,凌鷗創芯目前都是基于成熟的工藝成熟的技術,將既有的資源整合在一起,然后做到比已有的芯片更優,第一代芯片并沒有融入過多的創新,這樣以確保風險可控,先解決從0到1的問題。”

一方面,可以保證產品具有一定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利用已有經驗來控制產品設計和制造的風險,在李鵬看來,作為從業十年的“老工程師”,這是自然而然的事。

他解釋說,“工作這么久,你會發現客戶才是最好的老師,在芯片分銷商工作期間,我接觸了近兩百家客戶,對歐美產品存在的各種問題,我都了然于心。所以再出來創業,我們的芯片及系統解決方案就可以避開這些已知問題,實現性能的優化。”

凌鷗創芯李鵬:以我的“中國芯”, 打造全球領先電機控制生態鏈

圖 | 芯片應用案例:BDLC控制器電路板

·抓住客戶和市場的痛點

無論是何種產品,有客戶需求才會有“市場”。在這方面,李鵬亦深諳此道。

“由于此前工作中良好的客戶關系,客戶對我都是了解和信任的,因此創辦凌鷗創芯,我們一開始就不會存在缺乏客戶的問題。”

但盡管如此,李鵬認為將客戶的利益最大化和使用體驗提升到最優才是維系關系的長久之計。

“首先,我們能幫客戶省錢。電機控制芯片有點特殊,對MCU的計算能力要求很高,但對存儲單元和其它外設資源要求不高,而歐美廠商的芯片都偏向于通用型,即集成了很多的功能,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因此,用我們的芯片,就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其次,使用我們的芯片會更加省心,我們提供打包服務。如有客戶使用我們的芯片,我們可以幫客戶解決電路設計、程序算法設計,軟硬件調試,以及生產工藝的問題。相對于歐美大廠固定的商務模式,我們提供更加靈活的增值服務,目的是與客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

但客戶的整體需求往往受制于市場的發展,因此把控好市場走向和痛點對公司的發展亦格外重要。

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電機控制芯片的總需求已經占到全球的40%以上,但其中大約有80%的電機控制芯片都是依賴進口,電機控制芯片的國產化率還非常低。而這就要歸因于國內電子元器件(如芯片)設計能力不足。

但在這兩年間,李鵬感受到了一個變化:“2015年以前,為了表明自己產品的高品質,電機廠商對外宣傳時都常說’我們這里面的零件都是原裝進口的’。但慢慢的,中國制造、國產替代,包括中興事件,都在促使行業發生一些變化,現在再去做推廣,更多的廠商的態度是’我們可以測試一下’,因此萬分感謝客戶給我們“中國芯”一個登場的機會。”

兩年間,市場的變化倒逼國內電機芯片產業的變化,因此,凌鷗創芯的機會也越來越大。但李鵬堅持,真正的競爭的仍會回歸到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無論是工作溫度、EMC性能指標、MCU運算性能還是片上模擬電路部分的功能,相對行業競爭對手,我們都有一定程度的優化和提升。盯死“產品質量”這個唯一目標,至少從十年的尺度思考產品質量問題。”

凌鷗創芯李鵬:以我的“中國芯”, 打造全球領先電機控制生態鏈

圖 |工業用BLDC電機

幾日前,筆者在百度上搜索電機控制芯片廠商時,發現已有人將凌鷗創芯列為優選廠家之一。獲得這樣的成績,無疑要歸功于那一列列參數下展現的卓越性能。

但李鵬認為,想要滲透進市場之中,除了性能,高性價比也十分關鍵。而作為國產芯片的代表之一,凌鷗創芯將此優勢做到極致。

“我們預計今年賣出1千萬顆。與老牌廠商相比,我們的優勢就在于凌鷗具有整體方案解決能力,這樣解決了客戶硬件成本的同時,亦從軟件層面為客戶省下了一筆錢。”

·觀察市場變化,迅速做出反饋

關于市場的變化,有數據統計分析,2017年微電機應用最多的依舊是信息行業,占微電機使用量的29%;家用電器次之,占26%;武器、航空、農業、輕紡、醫療、包裝等應用領域占20%;汽車領域占13%;視像處理占7%;工業控制及其他占5%。未來隨著傳統應用領域市場逐漸飽和,需求放緩,小微電機的主要增長動力將來自新能源汽車、可穿戴設備、機器人、無人機、智能家居等新興領域。

而隨著市場的增長,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電機的能耗問題將會被提上日程。目前,我國電機的能耗占據了工業能耗的60%以上,一直也是國家的心病之一。

所以對于芯片設計企業來說,怎樣在提升性能的基礎上提高能源轉換效率,這一問題變得尤為迫切。因而,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設計出高性能芯片,并通過算法設計來提高能源轉換率和使用體驗,無疑將更具長久的競爭力。

最后

李鵬認為,因公司成立不久,需要做的事情和需要開發的芯片還有很多:“市場對電機控制器的性能要求和功能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客戶不具備那么高開發能力,凌鷗的使命就是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將陸續推出高性能MCU、HVIC、Angle Sensor以及電機控制軟件平臺等產品。將以更高性能、更高集成度、更高性價比、更好的服務去迎接市場機遇。” 


【鎂客·請講】專注于報道科技創新項目;我們敞開心扉面對每一位創業者,力求為您呈現一群鮮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們傾聽創業故事和人生經歷、探討商業模式和行業趨勢、對接資本市場和供需雙方,以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合作請發送郵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