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賺錢,沒有「天花板」
臺積電的營收,只有更高,沒有最高。?
1個月前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預計2022年營收將增長30%。也就是說,依照2021年全年營收1.58萬億新臺幣計算,2022年全年營收將達到2.054萬億新臺幣。
如今再看,臺積電Q2營收5341.4億新臺幣,加上Q1的4910.8億新臺幣,半年共計營收1.0252萬億新臺幣,完成預期目標49.9%。只不過隨著Q2財報的發出,臺積電方面又將目標上調,最新預期為35%。
高效能計算成“長期動能”,車用電子持續快進
從財報來看,臺積電本季度的晶圓出貨量達到了379.9萬片(12英寸)。按照制程來劃分,身為兩大主力軍的7nm、5nm銷售額分別占比30%、21%,緊跟其后的則是16nm、28nm,分別占比14%和10%。
再來看品類,高效能計算平臺與智能手機芯片依舊是大頭,前者出貨占比達到了43%,后者出貨占比為38%。
其中在增長方面,車用電子(14%)、物聯網(14%)與高效能計算平臺(13%)的漲幅不相上下,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從上半年整個出貨情況來看,考慮到車用電子與高效能計算平臺在第一季度的增長幅度以26%一路領先,它們是一直處于高增長階段。
也是得益于車用電子與高效能計算平臺的穩定增長,即便當下正面臨PC、智能手機等消費級需求的市場疲軟,臺積電方面也表示非常有信心,并將全年營收預期上調至35%。
與此同時,在提到對未來的展望時,臺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高效能運算平臺將是臺積電主要長期成長動能。這其中,英偉達、AMD等一眾廠商的“貢獻”可是不小。
3nm下半年量產
雖然三星此前已經搶先臺積電宣布量產3nm,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宣布量產,但是三星仍未實際接到3nm訂單,因此該消息的宣傳意義大于實質意義。
相比之下,雖然目前關于臺積電的接單也都是新聞報道,但可以確定的是,蘋果的3nm訂單是準了的。
在今天的電話會議上,魏哲家也再次點出3nm制程將于今年下半年量產,并于明年上半年貢獻營收。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臺積電的3nm制程共有5個版本,具體包括N3、N3P、N3S、N3X、N3E,將于下半年量產的為N3,其他四個版本都將在2-3年內實現量產。比如N3E,就將于N3量產一年后,也就是明年跟進量產。
3nm之后就是2nm了,也將意味著臺積電將進入GAA晶體管時代。在電話會議中表示,魏哲家表示2nm將于2024年風險試產,2025年量產。
美國工廠,持續爭取補貼
今年初的年度財報會議上,臺積電方面曾表示今年的支出將在400-440億美元之間。依據今天電話會議上的最新回應,部分支出將延期到2023年,因此今年的支出目標將修正為接近先前目標的低檔,也就是約400億美元。
而在這多個項目支出中,美國工廠的進展是最為受矚目的。
電話會議上,面對分析師對合資設廠等多方面的提問,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的回應是“沒有合資設廠計劃,并將持續爭取補助與支持。”
自美國總統拜登提出520億美元半導體補貼以來,如今2年已經過去了,包含補貼在內的相關法案卻一直懸而未決。
原本美國政府提出芯片法案,是為了想要吸引芯片制造商在美國當地投資建廠、生產芯片,如今不僅沒有落地實施,甚至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對外發言將評估縮減法案補貼規模。
依據最新消息,為了盡快催促法案落地,包括臺積電、Alphabet、亞馬遜、戴爾、IBM、微軟、Salesforce、VMware等百余家美國本土和亞洲科技半導體公司已經聯名上書,并發出警告稱,若沒有補助,原定在美投資計劃將不得不延后或縮減。
此外不僅僅是補貼的問題,此前鎂客網也在《臺積電美國建廠第一步,難在「招人」》中提到,當地芯片人才的缺少才是最為關鍵的問題,用張忠謀的話來說,美國雖然擁有芯片設計人才,但卻缺少芯片制造人才。
最后
從財報來看,車用電子與高效能計算平臺的穩定增長,讓臺積電即便面對智能手機等消費級電子芯片的需求疲軟,也能做到臨陣不亂的靈活調整庫存,并有底氣的不斷調高營收預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臺積電方面已經確認明年1月起,大多數制程節點的代工價格都會上漲約6%,也有部分先進制程節點的上漲幅度達到7%到9%。也因此,僅就營收來看,臺積電接下來將不斷攀登新高峰。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