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半年報:2016上半年82家中企上市,A股IPO融資額同比降幅近八成
2016年上半年共有82家中國企業融資638.74億元人民幣,其中,61家中企在境內上市,融資294.70億元,21家中企在海外上市,融資344.04億元。
大中華區著名股權投資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近日發布數據顯示:在清科研究中心關注的海外16個市場和境內3個市場上,2016年上半年共有82家中國企業融資638.74億元人民幣,其中,61家中企在境內上市,融資294.70億元,21家中企在海外上市,融資344.04億元。此外,截至2016年6月30日,新三板累計掛牌企業達7685家,總股本4634.93億股,總市值超過直逼3萬億。2016年上半年新增掛牌企業2556家,其中6月掛牌數量較4、5月份有明顯下降,僅有249家。
IPO市場回暖,全球中企上市數量達82家
2016年上半年,共有82家中國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合計融資638.74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家企業融資7.79億元。從上市市場來看,中國企業在境內上市數量上超過境外市場,但總的融資額仍是海外市場表現更優,平均融資額也與境外市場有較大差距,僅為境外市場的約1/3。具體來看,境內方面,61家上市中企融資294.70億元;境外方面,21家中企赴海外上市,合計融資344.04億元。
2016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形勢不佳,IPO市場遇冷,加上IPO市場的復蘇速度向來較慢,故而預計海外市場IPO低迷的狀態將延續一段時間。而國內上半年IPO數量與2015年上半年IPO熱潮相比仍有一段差距。
表1 2016年H1中國企業境內外IPO市場統計 | |||||
市場 | 融資額(人民幣億元) | 比例 | 上市數量 | 比例 | 平均融資額 (人民幣億元) |
境內市場 | 294.70 | 46.1% | 61 | 74.4% | 4.83 |
境外市場 | 344.04 | 53.9% | 21 | 25.6% | 16.38 |
合計 | 638.74 | 100.0% | 82 | 100.0% | 7.79 |
來源:私募通 2016.07
中企海外IPO繼續回落,中銀航空租賃表現亮眼
2016年上半年,共有21家中國企業在海外6個市場上市,上市數量同比下降36.4%,環比下降62.5%;21家中企合計融資344.0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60.9%,環比下降68.0%。中企二季度在海外市場的最大一筆融資額是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銀航空租賃”,單筆融資74.14億元。
2014年是中概股集中爆發的一年,隨后2015年上半年A股上漲使得境外上市遇冷。2015年前三季度中企赴境外上市持續低迷,直到境內A股于2015年7月停擺之后,海外上市才在第四季度出現了明顯回升。2016年第二季度的海外市場繼續延續第一季度的冷淡態勢,而國內IPO情況逐漸從IPO暫停的節奏中恢復正常,但與此同時證監會的審批速度有所放緩。伴隨著跨界并購和借殼上市方面新規的出臺,整體監管趨嚴。
市場分布方面,2016年上半年海外上市的21家中國企業分布于香港主板、香港創業板、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和KOSDAQ六個海外市場。具體來看,香港主板依然是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市場的絕對主力,共有15家企業上市,合計融資309.24億元,占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總數的89.9%;平均每家企業融資額達20.62億元,為六個市場里最高。“百濟神州”、 “銀科控股”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共融資17.12億元。1家中國企業“無憂英語”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3.00億元。1家中國企業“中國乳業”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0.97億元。1家中國企業“羅思韋爾電氣”在韓國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13.28億元。1家中國企業“火巖控股”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共融資0.43億元。
表2 2016年H1中國企業海外IPO市場統計 | |||||
市場 | 融資額 (人民幣億元) |
比例 | 上市數量 | 比例 | 平均融資額 (人民幣億元) |
香港主板 | 309.24 | 89.9% | 15 | 71.4% | 20.62 |
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 | 17.12 | 5.0% | 2 | 9.5% | 8.56 |
韓國交易所主板 | 13.28 | 3.9% | 1 | 4.8% | 13.28 |
紐約證券交易所 | 3.00 | 0.9% | 1 | 4.8% | 3.00 |
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 | 0.97 | 0.3% | 1 | 4.8% | 0.97 |
香港創業板 | 0.43 | 0.1% | 1 | 4.8% | 0.43 |
合計 | 344.04 | 100.0% | 21 | 100.0% | 16.38 |
來源:私募通 2016.07
行業分布方面,2016年上半年赴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分布在12個行業中。金融行業共有4家上市企業,以178.53億元融資額排名第一,占比51.9%。交通運輸行業由于中銀航空租賃,以融資74.14億元人民幣排名第二,占海外上市總融資總額的21.6%。3家房地產行業企業融資24.38億元,融資額在行業中排名第三,均在香港主板上市。
表3 2016年第H1中國企業海外IPO融資額行業分布統計 | |||||
行業 | 融資額 (人民幣億元) |
比例 | 上市數量 | 比例 | 平均融資額 (人民幣億元) |
金融 | 178.53 | 51.9% | 4 | 19.0% | 44.63 |
交通運輸 | 74.14 | 21.6% | 1 | 4.8% | 74.14 |
房地產 | 24.38 | 7.1% | 3 | 14.3% | 8.13 |
教育與培訓 | 15.00 | 4.4% | 1 | 4.8% | 15.00 |
機械制造 | 13.87 | 4.0% | 2 | 9.5% | 6.94 |
汽車 | 13.28 | 3.9% | 1 | 4.8% | 13.28 |
生物技術/醫療健康 | 13.23 | 3.8% | 2 | 9.5% | 6.61 |
廣播電視及數字電視 | 4.88 | 1.4% | 2 | 9.5% | 2.44 |
互聯網 | 3.43 | 1.0% | 2 | 9.5% | 1.71 |
建筑/工程 | 1.50 | 0.4% | 1 | 4.8% | 1.50 |
農/林/牧/漁 | 0.97 | 0.3% | 1 | 4.8% | 0.97 |
電信及增值業務 | 0.83 | 0.2% | 1 | 4.8% | 0.83 |
合計 | 344.04 | 100.0% | 21 | 100.0% | 16.38 |
來源:私募通 2016.07
境內IPO數量遠低于2015同期水平,借殼上市監管趨嚴
2016年上半年,共有61家中國企業在境內3個市場上市,上市數量同比下降67.4%,環比上升90.6%。61家中企合計融資294.7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9.8%,環比上漲1.36倍。中企二季度在境內市場的最大一筆融資額是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的“第一創業”,單筆融資23.30億元。
2016年上半年證監會監管不斷趨嚴,尤其在中概股回歸熱潮下,對“殼資源”的炒作引起了證監會的極大關注。其于6月17日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是重組辦法繼2014年11月之后的又一次修改,旨在規范借殼上市行為,給“炒殼”降溫。
市場分布方面,2016年上半年,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數量為26家,占境內上市企業總數的42.6%;15家中企在深圳創業板上市,占比24.6%;有20家中企在深圳中小板上市,占比32.8%。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的融資規模最大,為133.52億元人民幣,占中國企業境內上市融資總額的45.3%,平均融資規模為5.14億元。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企業共融資83.00億元,占中國企業境內上市融資總額的28.2%,平均融資規模為5.53億元。深圳創業板上市企業合計融資78.19億元,占中國企業境內上市融資總額的26.5%,平均融資規模較另兩個市場小,為3.91億元。
表4 2016年H1中國企業境內IPO市場統計 | |||||
市場 | 融資額 (人民幣億元) |
比例 | 上市數量 | 比例 | 平均融資額 (人民幣億元) |
上海證券交易所 | 133.52 | 45.3% | 26 | 42.6% | 5.14 |
深圳中小企業板 | 83.00 | 28.2% | 15 | 24.6% | 5.53 |
深圳創業板 | 78.19 | 26.5% | 20 | 32.8% | 3.91 |
合計 | 294.70 | 100.0% | 61 | 100.0% | 4.83 |
來源:私募通 2016.07
行業分布方面,2016年上半年,境內上市的61家中企分布于19個行業。其中機械制造行業有18家企業在境內上市,合計融資59.83億元人民幣,拔得行業頭籌,平均單個企業融資額為3.32億元。9家建筑/工程行業企業合計融資55.60億元,融資額在行業中排名第二。4家電子及光電設備行業企業融資26.19億元,在行業中排名第三。其中平均融資規模最大的行業為金融,憑借唯一一家在中小板上市的“第一創業”,平均融資額達23.30億元,也是唯一一個平均融資規模突破20億元的行業。
表5 2016年H1中國企業境內IPO融資額行業分布統計 | |||||
行業 | 融資額 (人民幣億元) |
比例 | 上市 數量 |
比例 | 平均融資額 (人民幣億元) |
機械制造 | 59.83 | 20.3% | 18 | 29.5% | 3.32 |
建筑/工程 | 55.60 | 18.9% | 9 | 14.8% | 6.18 |
電子及光電設備 | 26.19 | 8.9% | 4 | 6.6% | 6.55 |
金融 | 23.30 | 7.9% | 1 | 1.6% | 23.30 |
汽車 | 15.08 | 5.1% | 3 | 4.9% | 5.03 |
化工原料及加工 | 14.08 | 4.8% | 5 | 8.2% | 2.82 |
食品&飲料 | 13.65 | 4.6% | 3 | 4.9% | 4.55 |
生物技術/醫療健康 | 12.06 | 4.1% | 3 | 4.9% | 4.02 |
紡織及服裝 | 11.83 | 4.0% | 2 | 3.3% | 5.92 |
娛樂傳媒 | 10.37 | 3.5% | 1 | 1.6% | 10.37 |
電信及增值業務 | 8.60 | 2.9% | 1 | 1.6% | 8.60 |
教育與培訓 | 8.20 | 2.8% | 1 | 1.6% | 8.20 |
IT | 7.12 | 2.4% | 2 | 3.3% | 3.56 |
農/林/牧/漁 | 6.31 | 2.1% | 1 | 1.6% | 6.31 |
能源及礦產 | 5.63 | 1.9% | 2 | 3.3% | 2.81 |
連鎖及零售 | 5.29 | 1.8% | 1 | 1.6% | 5.29 |
互聯網 | 5.19 | 1.8% | 1 | 1.6% | 5.19 |
物流 | 1.44 | 0.5% | 1 | 1.6% | 1.44 |
其他 | 4.94 | 1.7% | 2 | 3.3% | 2.47 |
合計 | 294.70 | 100.0% | 61 | 100.0% | 4.83 |
來源:私募通 2016.07
48家VC/PE支持中國企業境內外上市,境外市場回報水平仍高于境內市場
2016年上半年,VC/PE支持的中國企業在全球上市共計48家,上市數量同比下降65.7%,環比上升41.2%。48家中國企業共籌資461.88億元人民幣,融資額同比下降62.5%,環比上升1.21倍。境內市場方面,38家中國企業融資185.47億元,上市數量占比79.2%,融資額占比40.2%;海外市場方面,10家中國企業融資276.41億元,上市數量占比20.8%,融資額占比59.8%。VC/PE支持的中國企業在境內的上市活躍度較高,但融資額低于境外市場,2016年上半年,VC/PE支持的中國企業上市數量顯著低于2015年上半年的140家。
表6 2016年H1 VC/PE支持的中國企業境內外IPO市場統計 | |||||
上市地點 | 融資額 (人民幣億元) |
比例 | 上市數量 | 比例 | 平均融資額 |
(人民幣億元) | |||||
境內市場 | 185.47 | 40.2% | 38 | 79.2% | 4.88 |
海外市場 | 276.41 | 59.8% | 10 | 20.8% | 27.64 |
合計 | 461.88 | 100.0% | 48 | 100.0% | 9.62 |
來源:私募通 2016.07
投資回報水平方面,2016年上半年,48家VC/PE支持的中企獲得了2.93倍平均賬面回報。其中,38家VC/PE支持的上市中企在境內市場的平均賬面回報為2.42倍,10家VC/PE支持的上市中企在海外市場的平均賬面回報高達5.15倍,境外市場回報仍高于境內市場。其中投資回報最高的市場為香港主板,平均賬面回報為6.81倍,成為國內企業海外上市投資回報新高地。
表7 2016年H1 VC/PE支持上市中國企業賬面投資回報統計 | |||
上市地點 | 平均賬面投資回報(倍) | ||
境內市場 | 上海證券交易所 | 2.29 | |
深圳創業板 | 2.13 | ||
深圳中小企業板 | 2.67 | ||
平均 | 2.42 | ||
海外市場 | 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 | 2.54 | |
紐約證券交易所 | 3.17 | ||
香港主板 | 6.81 | ||
平均 | 5.15 | ||
平均 | 2.93 |
來源:私募通 2016.07
分層制度正式落地,新三板掛牌速度放緩
2016年上半年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持續增多,截至6月底累計掛牌企業達7685家,總股本達4634.93億股,流通股本1696.17億股,其中創新層流通股本達1229.94億股,占總流通股本的72.5%,總市值達28,936.12億元人民幣。2016年上半年累計新增掛牌企業2556家,其中6月掛牌數量較4、5月份有明顯下降,僅有249家,掛牌節奏明顯放緩。
2016年5月27日全國股轉公司正式發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分層管理辦法(試行)》,辦法將于2016年6月27日起正式實施。然而在短暫的實行時間內,新三板的流動性依然沒有得到太大的改觀,關于增加做市商、擴大做市商范圍等改革措施未來仍有完善空間。
注:從2015年第一季度開始,清科研究中心《中國企業上市研究報告》系列中的海外研究市場范圍由原十三個擴大到十六個:包括NASDAQ、紐約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主板和AIM、香港主板、香港創業板、新加坡主板、凱利板(原新加坡創業板)、東京證券交易所主板、東京證券交易所創業板、韓國交易所主板和創業板、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主板、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和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其中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主板、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和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為新增加的三個市場,特此說明。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