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背后的科技和人文——華登國際副總王林談智能硬件創業

鎂客 10年前 (2015-09-21)

來自華登國際副總王林在首屆蘇南全球創客大賽頒獎典禮上針對這次大賽主題“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美好”分享了智能硬件背后的“科技”和“人文”。

首屆蘇南全球創客大賽暨國際智能硬件高峰論壇昨天下午圓滿結束,來自全國的54支參賽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最后由來自摩爾吧孵化器的“智能手勢翻譯手套”奪得了第一名。在這次盛會的頒獎典禮上,來自華登國際的副總裁王林針對這次活動的主題“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美好”分享了智能硬件背后的“科技”和“人文”。

智能硬件背后的科技和人文1

以下為華登國際投資集團副總王林演講實錄:

華登國際投資集團(簡稱華登集團)為一家國際性風險投資集團,專注于投資創立初期的公司,并集中在互聯網、移動及無線應用、通信、半導體和軟件等行業。華登成立至今將近三十年,在這近三十年中我們專注而持續的投資半導體芯片公司,同時,我們也在向半導體芯片公司的上下游做延伸,比如一些電子系統和智能硬件公司。近些年來,我們在智能硬件領域做了不少布局,比如我們投資了現在比較火爆的的美國的GoPro和深圳的大疆。除了這兩個比較成功的案例外,其他智能硬件方面華登國際也是在積極的拓展,比如先后投資了Rokid機器人、DFRobot(全球領先的開源硬件和機器人供應商)、舒味美食、Kolo健康等等。

華登集團在過去的幾年做了很多智能硬件方面的布局,也看到很多創業者在尋找創業路徑,智能硬件的創業主要有以下三個路徑:

1、傍大款,國內比較典型的就是某著名手機公司。它投資了很多的公司,每個公司圍繞著大款在智能手機和智能家居領域做布局。

2、求包養,很多大的品牌公司看中很多的投資機會,但是有些他們不愿意自己做,于是做很多的并購拓展領域。

3、獨奮斗,更多的創業者是靠自己的人脈資源,不依附于任何人,在創業道路上獨自奮斗。

但是不管是哪一種創業路徑,智能浪潮已經到來,它的背后其實就是科技和人文的相互作用。

科技

智能硬件背后的科技和人文2

談到硬件的創新不得不談到半導體,而半導體領域有個著名的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的數目每18個月會翻一番,在過去的50年中這個定律一直在起著作用。也就意味著半導體芯片功能每18個月會更強大,體積會更小,功耗會更低,但是價格會更便宜。也正是有了這個摩爾定律的存在,所以半導體領域在不斷的創新,也給人類帶來了自動化、信息化的時代。

電子領域其實在過去的四五十年經歷了很多的浪潮。第一浪潮是六七十年代,主要是mainframe,但是由于價格、體積和功耗問題,根本不能普及。而到了八九十年代,PC機已經進入了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后來蘋果等智能手機的出現又很快帶我們進入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個時代都伴隨著半導體的創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毫無疑問下個時代必然是物聯網的到來。

我把物聯網簡單粗暴的分為:物-硬件、網-云端、聯-物和云有效的連接。硬件方面就是半導體科技在摩爾定律的作用下不斷的更新換代,而隨著傳感器的創新、高效的CPU,我們發現端在連接領域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從最開始的手機到現在的智能手表等等。而什么樣的連接方式也是決定著我們下一階段智能硬件的發展。

物(硬件)方面主戰場是英特爾、高通等大公司在投資,主要還是手機相關的領域,這個領域不是創業公司該關注的,因為這方面投資巨大。而創業者更應關注的是新興市場,比如光電結合芯片,傳感器,視覺處理等,這種新興行業對大公司來說市場太小,但是對小公司而言若有好的眼光和較強的實力,也會很好的發展,當然創新是這個領域必不可少的。

智能硬件背后的科技和人文3

連接方式,包括更寬的覆蓋率,功耗更低、速度更快的連接方向,當然也催生了一些應用市場的連接方式,比如車聯網、車與車的架構連接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創業者可以關注的方向。

在物聯網領域最不可少的就是云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主要是中國電信等巨頭的投入,而現在依賴于Google、阿里等互聯網公司的巨資投入,當然云端的發展給了物聯網領域硬件方面更強有力的支撐,而對消費者來說也享受到了云端帶給我們的便利。

其他的挑戰和機會,比如底層技術Sensors、Actuators等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語音識別、視覺領域等??傊萍嫉膭撔聨Ыo智能硬件有了更大的發展方向,而如何把握好人文,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創業關鍵。

人文

智能硬件背后的科技和人文4

這張圖顯示的從1980-2004年人口出生率和GDP的關系,紅色表示GDP,藍色表示人口出生率,所以從圖中也能看出80后是很悲催的一代,人口出生率特別高,80后的父母收入不高,但是80后的人群又很多。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90后甚至說95后已經很好享受到了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人口出生率在飛速的下降,而經濟又在平穩的發展,錢已經不是問題,艱苦奮斗已經不是他們必須的事情,所以他們會有很多新奇的想法。95后這一代人應該更多的是追逐自己的夢想,每一代人社會背景,追求的東西也不一樣,而創業者的切入點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從最簡單的追星來說,劉德華、周杰倫、鹿晗,這三個人也是代表了三個不同時代人們所追求的偶像,其實說到底,還是每代人內心的需求在改變。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在不同階層,需求也有所不同。我們在創業之前,必須要想清楚我們服務的人是誰,我們現在的創業背景,以及人文因素是什么。比如我們正處于小康階段,我們追求的不是溫飽,是社會需要,是個人的信仰。社會需要是心理尊重的一個方面,體現我們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在社會中有一定的社會關系,我們的價值需要大家的認可,這就是小康階段最廣泛需要的東西。

那么得到心理滿足很有效的方式就是社交,所以朋友圈能一夜之間大火,同樣也成就了Facebook等一大批社交軟件。社交分享的動機主要是標榜自己、維持關系、呼叫同盟、實現自我,尋找三觀一致的人,體現自己的價值存在,追求的是生活的滿足感。

說個比較典型的案例任天堂紅白機,70后基本都是玩這個長大的。紅白機的成功,除了體現科技的進步更多的是它滿足了人文因素。當然一開始機器昂貴,外形較大,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新的CPU出現,體積縮小了70%。所以硬件的創新,給了紅白機成功的基礎,但最重要的還是人文的背景。

智能硬件背后的科技和人文5

如圖中所示,左上圖是日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圖,右邊是日本GDP,左下圖日本人口出生率,右下是日本城市化進程。紅白機出現是1983年,也是日本經濟飛速發展20年,生活富裕,城市化進程到達一個高速的階段,因此在家娛樂也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須。而游戲就是娛樂最好的一種方式,圖中也能看到10-25歲是紅白機的主要人群,而這些人正好就是60年高峰期出生的,因此紅白機有龐大的人口基數。當然任天堂所出的游戲卡帶更是點睛之筆,也為當時的人們提供了社交的工具。我們現在有手表手環可以帶著出去進行產品傳播,但是當時的社會背景沒有微信等,而有了這個卡帶,朋友可以借卡帶玩,就比如我們當年的DVD、游戲機等,這點我們現在的70后80后應該感受更深一點。其實這也充分體現了社會價值中得到的尊重和社會地位,所以任天堂成功了。

對創業者來說,選擇智能硬件創業和純互聯網創業不一樣,我們選擇智能硬件創業很多都是技術出生,選擇的還是根據自己的技術進行創業。但是現在是個精益創業的時代,我們應該想想,我們服務的人群是誰?他們有什么樣的特點?他們想滿足什么樣的內心需求?產品如何定義?我們擁有什么樣的技術?考慮好了這些因素,相信這樣的成功率會更高。當然這些問題并不是一個擁有技術的人能獨自搞定的,這就是要考慮一個團隊的問題。

比如GoPro為什么會成功?最重要的它真的滿足了戶外運動的需求,他的創始人本身就是個極限挑戰愛好者。當時GoPro進入的門檻也很低。但是當GoPro做的非常成功之后,三星、索尼等再進入時門檻就高了,而且GoPro的成功最重要還是有技術有好的產品,社交營銷思維始終伴隨著產品。比如傳統的產業中可口可樂做的非常成功,它的社會化營銷就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再說到高科技行業,喬布斯的蘋果很成功,它產品的美觀是一方面,但是它的質量也是有保證的。加上它成功的社會營銷,蘋果的大火也是預料中的事情。

智能硬件背后的科技和人文6

就如上圖,大家肯定想不到這其實是微軟的新聞發布會,微軟高管看到這一水的蘋果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總而言之,科技會讓生活更美好,智能滿足人性,硬件營造壁壘。新的時代已經到來,機會處處都在,讓我們共同迎接物聯網、智能硬件與機器人的創業浪潮。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