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硬科技在中國崛起之路——暨光量資本2017CEO研討會
硬科技創業企業的發展在于抓住時間窗口,這其間資本的助力將必不可少。
“中國制造”已世界聞名,“中國創造”還需要一代人的努力,硬科技驅動的創新已在前進的路上。9月2日,光量資本舉辦的“全球領先硬科技在中國暨光量資本2017CEO研討會”于北京四季酒店圓滿召開。會議現場大咖云集,氣氛熱烈。光量資本攜手其投資的硬科技企業家們,與投資界的同行大佬、行業專家、母基金等諸多重量級嘉賓,共同圍繞“全球領先硬科技在中國的崛起之路”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如何突破“中國科技歧視”
雖然中國的一些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但基于過去我們復制國外的技術和商業模式的過往,給人形成了山寨和拷貝的形象。紐迪瑞的李灝博士講到這個問題時說,這已在國內形成了“科技歧視”,自己曾經拜訪國內一個客戶,拒絕采用紐迪瑞的技術。李灝博士問“我們的壓力傳感器世界第一大第二大公司都用了,你們擔心什么?”對方回答說“你們是中國公司。”李灝博士呼吁要突破對中國的科技歧視,“我們要轉變觀念,不能依然認為外國的月亮更圓,要像美國人一樣,信看到的數據”。光量資本的王維總談到:“中國已經開始有一批這樣的全球領先硬科技在中國崛起,他們在創造的進程中。”
紐迪瑞創始人李灝
硬科技創業者,很多都是科學家出身。從科學家到企業家,要完成轉化和升華,從實驗室技術到產業化規模生產,需要有產業化的格局和思維。紐迪瑞李灝博士講到創業6年,最大的轉折是終于弄懂了客戶的需求是什么。泰斗微電子高峰從其十年四代芯片研發經歷看,技術做成產業,要有企業家的格局與管理能力。
光量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維
光量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維先生講到,硬科技創業企業的發展在于抓住時間窗口,需要具備商業能力的技術天才們,在機會窗口里迅速完成技術產品化,并建立壟斷,其間資本的助力必不可少。此外,與會者紛紛提到,硬科技企業研發周期較長,技術路徑復雜,需要投入的資金也多,有越來越多的懂硬科技的專業投資機構涌現對科技企業形成支持很重要。
踐行“慎投、精投、重投”投資策略的科技類VC——光量資本
專注于科技與創新領域投資的光量資本,始終秉承著“慎投、精投、重投”的核心投資策略,并真正踐行到硬科技企業的投資中,連續成功投資紐迪瑞、泰斗微電子、飛馳鎂物等項目。
王維先生解釋到,之所以堅持此策略,是因為作為一個有創業經歷的投資人,他始終認為投資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如果專注,在對行業及企業有判斷的前提下,相較于分散行業,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慎投、精投、重投”的策略,反而會降低風險,是更具有高回報的投資策略。
光量資本創始合伙人朱晴
光量資本創始合伙人朱晴提到,公司一直貫徹的“慎投、精投、重投”及“拐點”投資策略,需要在于風險投資人對行業趨勢的準確判斷及對企業拐點的把握上。
泰斗微電子創始人兼董事長高峰
對此,泰斗微電子創始人兼董事長高峰先生也深有感觸。他提到:王維總及光量團隊曾跟蹤泰斗項目長達2年之久,之后做出精準判斷之后便果斷進行投資,并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泰斗第二大股東,在資本和資源上均給予了泰斗大力支持,助力我們四代衛星導航定位芯片TD1030順利量產。他以后投資也要推行這樣的投資策略。
光量資本對硬科技的專注及投資策略不只獲得了硬科技企業的認同,亦得到了同行諸多投資大佬的認同。深創投合伙人劉綱先生、達晨創投合伙人齊慎先生等業界同仁紛紛表示,慎投、精投、重投的投資策略,其項目成功率較高,同行業界可深度合作,好企業更需要眾人拾柴火焰高,共同將有潛力的科技類優秀企業推向新的高度。硅谷科技創投的創始合伙人于平榮博士對光量資本的投資策略和設立了硅谷辦公室也都表示了認同。光量硅谷的布局,對前沿科技趨勢會有更好更精準的把握,這也對做好人民幣基金具有積極意義。
硬科技企業成長背后的故事
放棄了美國安逸生活,國家千人計劃科學家,回到國內后經歷了從科學家向企業家的蛻變的李灝博士,是全球領先壓力觸控技術公司——紐迪瑞的創始人。2015年,在光量資本重倉投資紐迪瑞后,開啟了協助紐迪瑞從百億級家電市場轉為進軍千億級手機市場的重大戰略轉型。之后迅速進入中興通訊天機系列、努比亞手機。時至今年,頻獲喜報,于5月成功配合發布全球首臺邊緣觸控手機。于7月,紐迪瑞連續獲得兩家國際巨頭巨額訂單,光量資本創始合伙人朱晴提到:“讓兩大國際兩大巨頭,從不了解到信任,將如此重量級的技術訂單項目同時交給一個中國的創業企業,在中國是第一家!”李灝博士完成了其從科學家到企業家的華麗轉身,紐迪瑞也正式建立起在技術和商業上的雙重護城河。
從200萬元起家,十年磨一劍,經歷過3年艱難的零產品零收入的研發期,感受過資金危機,遭受過產品價格暴跌等等諸多創業過程中的難言艱辛的泰斗微電子的創始人高峰博士,懷揣衛星導航定位"換芯中國夢",攜其團隊耐住寂寞、經受挫折,默默地研發那顆泰斗"中國芯"。十年來,泰斗陸續推出了共四代衛星導航定位芯片,從服務于北斗導航政策性市場到覆蓋北斗、GPS、格洛納斯三模衛星系統公共市場。光量資本2016年投資進入泰斗,助力其第四代芯片TD1030的量產。該芯片目前作為全球領先衛星導航定位芯片,正在大規模完成進口替代的『換芯』工作。摩拜單車、滴滴打車、廣電戶戶通、中興通訊等都是其客戶,已成為國內出貨量最大的衛星導航定位芯片公司。十年一路走來,從默默無聞品牌到"十大領軍企業"、"中國芯最具投資價值"、"最佳本土芯片",泰斗收獲滿滿。“工作是最好的修行道場”是對佛學頗有研究的高峰博士創業經歷的最好詮釋。
飛馳鎂物創始人王強
于2014年,飛馳鎂物的王強,毅然決然放棄高薪帶著一群懷揣車聯網夢的老男孩創立了這家車聯網底層平臺領軍企業。早在創業之前的2011年,王強作為微軟汽車事業部負責人,便拿下微軟全球車聯網第一單——觀致汽車而一戰成名。而飛馳鎂物同樣于于創業前兩年里遭遇了各種問題與挑戰。2016年,光量資本投資進入,與飛馳鎂物共度時艱。終于歷經坎坷迎來曙光,2017年飛馳鎂物打敗德國電訊與中國移動的合資公司,一舉中標寶馬車聯網核心控件,拿下億元級別運營合同。之后飛馳鎂物獲得國際頂級車企ABB(奧迪、寶馬、奔馳)的訂單,隨后又陸續進入16家頂級車企的前裝市場。光量資本合伙人鄭寧先生談到,他們之所以看好飛馳鎂物,因為飛馳鎂物將來會成長為汽車里的安卓,定義智能汽車。飛馳鎂物的明天,我們拭目以待!
中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硬科技企業涌現。中國的硬科技必將崛起!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