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客網每周硬科技領域投融資匯總(10.29-11.04),曠視科技創下AI融資金額新紀錄

韓璐 8年前 (2017-11-04)

AI創企融資金額再創新高,3R(VR、AR、MR)融資事件比之上周有所增加。

本周硬科技領域投融資事件共36起,其中人工智能領域占比最多,共有23起融資事件;3R(VR/AR/MR)發生5起融資事件,新能源發生2起融資事件和1起收購事件,物聯網有2起融資事件,而未來醫療、新材料、基因工程則分別有1起融資事件。

鎂客網每周硬科技領域投融資匯總(10.29-11.04),曠視科技創下AI融資金額新紀錄

在本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融資事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曠視科技獲得了4.6億美元的C輪融資,創下了AI創企融資額度的最新記錄。與此同時,據相關知情人透露,依圖科技也獲得了新一輪融資,不過,因為這一消息還未得到證實認可,因而此次盤點不收錄。

此外,3R(VR/AR/MR)發生的融資事件比之上周有所增加,涵蓋了AR教育、VR游戲以及硬件等多個方面。

鎂客網每周硬科技領域投融資匯總(10.29-11.04),曠視科技創下AI融資金額新紀錄

人工智能

曠視科技

完成4.6億美元的C輪融資,國風投領投,螞蟻金服、富士康集團聯合領投。

曠視科技堅持“Power Human with AI”的企業使命,致力于通過人工智能實現產業賦能、產業升級,依托獨創深度學習引擎MegBrain實現了人工智能技術工程化、產品化和產業化。在產業發展上,曠視科技Face++專注金融安全、城市大腦、手機智能三大領域,已完成包括“刷臉支付”、“城市之眼”在內的多個人工智能產品世界級首發。

Farmobile

獲得1810萬美元的B輪融資,領投方為Anterra Capital,參投方為AmTrust Financial Services。

Farmobile是一款農業大數據產品,用戶可以通過將農業設備連接到是一款農業大數據產品,用戶可以通過將農業設備連接到Farmobile設備上,看到農業數據,支持移動端和電腦的多設備連接和數據可視化。

所問數據

獲得3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百度風投(BV)領投,南天盈富泰克、首建投跟投。

所問數據是一家專注于預測型數據分析與深度數據分析的企業級數據服務平臺,將對數據的分析轉變為對未來市場的預測,從而幫助企業提前預判市場變化,降低經營風險。公司首個上線平臺為易選品。

啟英泰倫

完成千萬級人民幣的A輪融資,投資方未透露。

啟英泰倫是一家語音識別芯片研發商,公司致力于物聯網AI芯片的研發,并提供相關集成電路設計和配套應用解決方案的集成電路設計。研發出的智能語音神經網絡處理芯片產品,可為智能家電、智能機器人等智能產品提供智能語音識別的產品解決方案。

新譯科技

獲得5000萬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廈門市美亞梧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凱泰資本與博將資本合作投資,原天使輪投資機構清華力合繼續跟進。

新譯科技是一家語言在線處理服務商,以機器翻譯、語言資產、輔助翻譯、檢索、語音識別五大核心技術為基礎,提供在線機器翻譯、在線輔助翻譯平臺、互聯網語言服務平臺等一系列關于翻譯領域的產品和服務。

Blue Canoe Learning

完成140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未透露。

Blue Canoe Learning是一個人工智能語言學習服務提供商,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根據用戶的需求創建與詞匯和目標(或活動)有關的特殊課程,主要業務包括技術術語、短語練習等課程定制服務。

Wonder Workshop

獲得41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創新工場和TCL資本等。

Wonder Workshop是一家美國教育機器人制造商,主要為5-12歲兒童提供編程機器人的硬件、APP及課程。旗下主要產品Dash&Dot機器人和配套的Go、Path、Xylo、Blockly和Wonder五款APP,以機器人與平板互動的方式指導兒童學習邏輯和編程知識。

偶數科技

獲得A輪融資,金額未透露,紅杉中國領投、紅點中國跟投。

偶數科技是一家數據管理服務提供商,專注于為國內外企業提供云平臺上的數據管理服務,通過云計算服務和大數據分布式系統為用戶管理數據資料,滿足企業用戶應對大數據管理以及數據分析的需求。

踏歌智行

完成數千萬的Pre-A輪融資,辰韜資本領投,東方匯泉金融控股集團及柏溪創投跟投。

踏歌智行是ADAS視覺感知終端和自動駕駛機器人研發商,基于ADAS、機器學習等技術,目前提供DeepEyeA、DeepEyeB、自動駕駛機器人等產品。

Cygnetise

獲得100萬英鎊的種子輪融資,Calibrate Management投資。

Cygnetise是英國一家企業級區塊鏈應用程序提供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程序,幫助企業維護和分發授權簽名明細,降低簽名風險,同時還能減少強制性地紙質簽字業務處理流程,防范欺詐。該平臺的主要特點有自動更新PDF文件、實時編輯和維護授權簽名人明細等。

猩便利

獲得3.8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華興資本、元璟資本跟投。

猩便利是一家辦公室自助零食貨架運營商,產品“微·猩便利”辦公室自助零食站,以辦公環境為投放場景,所有商品采用開放式貨架方式陳列,用戶自選自取所需商品,選好后掃描貨架上的二維碼支付即可完成購買。在商業版圖上,猩便利囊括了辦公室無人值守便利架和智能自助便利店兩種業態。

馭光科技

獲得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順為資本、百度風投領投,真格基金跟投。

馭光科技是一家衍射光學和微納光學相關產品研發商,公司擁有設計算法和模組設計制造流程相關技術,針對激光和LED的光學應用提供標準或定制的衍射光學元件,生產出安防監控、虛擬現實、ADAS等產品,可應用于汽車交通、行為大數據分析、機器人視覺等領域。

Innoviz

完成73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Samsung Catalyst和軟銀風投韓國等。

Innoviz是一家以色列固態激光雷達傳感器研發商,專注于研發固態激光雷達傳感器,通過減少組件設備降低成本,所生產的固態雷達傳感器售價將大幅度降低,并為硬件開發配套輔助產品,包括定位和本地化軟件、物體對象監測追蹤軟件、以及傳感器融合軟件。

BrainChip

獲得2150萬美元的Post-IPO融資,投資方未透露。

BrainChip是一家美國AI安防系統研發商,利用脈沖神經網絡技術研發了新型AI驅動軟件BrainChip Studio,能夠有效地搜索大量視頻錄像,幫助執法和情報機構使用視頻監控來檢測和分類人臉。

愛華盈通

完成數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投資方未透露。

愛華盈通是一家圖像識別技術研發商,產品包括能實現相冊內圖片的物體與人臉識別的“每憶相冊”、毫秒級相應的關鍵詞搜索系統“盈搜”、能實現全系統文件的管理工具“文管王”與“3D活體人臉解鎖”,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圖像識別解決方案。

追一科技

完成2060萬美元的B輪融資,創新工場領投,GGV、晨興資本等跟投。

追一科技是一家聊天機器人研發商,基于深度學習技術研發了Yibot聊天機器人,賦予機器理解用戶想法和感知用戶情感的能力,實現與人交互,致力于幫助不同行業領域的企業與個體快速構建智能交流。

零號元素

獲得數千萬的天使輪+Pre A輪融資,投資方未透露。

零號元素無人便利店是一家無人便利店加盟商。在線下24小時無人看管加盟店中,顧客可利用人臉識別技術進入便利店,商品標記則采用了RFID技術,顧客在支付臺進行移動端支付后,需要在離店前對商品的RFID條碼進行掃描,確認人貨匹配無誤后方可離店。

眼神科技

獲得億元級A輪融資,先鋒國盛(北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

眼神科技是一家生物識別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于深度學習技術在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指紋識別、指靜脈識別以及多模態生物識別領域的規?;瘧?。通過將大數據與生物識別技術結合,致力于解決人工智能領域中的人機交互問題。

Faceu

完成5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資方未透露。

Faceu是臉萌團隊的第二款產品,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將“拍攝”與“編輯處理”這兩步合并,讓用戶在拍攝過程中就能實時美顏或添加動態貼紙,所見即所得。經過近兩年的發展,目前Faceu已擁有2.5億累計下載用戶。

極課大數據

完成1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丹華資本(DHVC)領投,XVC跟投。

通過圖像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極課大數據在完成學校日常教學、考試的數據采集和數據分析基礎上,以教育智能系統的方式幫助老師做到以數據驅動教學,從而調整教學節奏和方向,提高老師和學生的時間效率,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

Arbe Robotics

獲900萬美元A輪融資,O.G. Tech Ventures和OurCrowd領投。

Arbe Robotics正在開發一款高分辨率的雷達系統,以幫助車輛檢測和識別物體。其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智能軟件和雷達,能無視外界條件進行工作,這套系統不僅能“看到物體”,還能識別出它們是什么。軟件和雷達都是由Arbe自主設計,軟件名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它的算法能進行目標分離,優化分辨率,還能排除誤報。

Glint

完成2000萬美元D輪融資,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等投資。

Glint的平臺能夠進行員工調查,然后利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預測分析技術對結果進行分析,最后生成的報告可用來解讀員工對公司管理、心水和企業文化的感受,并為企業提出提高各項得分的建議。

Ceres Imaging

獲250萬美元B輪融資,Romulus Capital投資。

Ceres Imaging是一家美國農作物管理服務提供商,其低空無人機能通過光譜攝像機和專利傳感器拍攝農場的照片,幫助農民迅速確認哪些區域需要灌溉和施肥,哪些區域出現了問題,比如蟲害和疾病等,以確定最佳的優化形式。

3R(VR/AR/MR)

紛趣

獲得數百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是創大資本。

紛趣是一家AR早教產品研發商,研發了一款與電影完美對接的AR繪本產品,通過AR技術將人們手中的手機、平板電腦的相機變成充滿魔力的眼鏡,將網絡中的虛擬世界與現實中的圖書融合,提升用戶的閱讀體驗。

響山科技

完成天使輪融資,金額未透露,奧英網絡投資。

響山科技是一家VR電影及游戲研發商,主打多人聚會、短平快的游戲體驗,最新產品《卡羅大冒險VR》是一款包含互動電影以及聚會游戲的VR項目。該項目使用UE4研發,實時演算的方式保證了視覺效果及美術表象的高品質,讓觀眾身臨其境地體驗一段皮克斯般的動畫故事,與有趣的虛擬角色們經歷一場奇妙、驚險的旅行。

Rylo

完成11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紅杉資本和Accel領投。

Rylo是美國的一家360°微型攝像頭研發商,它配備了兩個背對背的208°廣角鏡頭,可以是拍攝的畫面更加平滑。該攝像頭還具有跟拍功能,用Rylo跟拍物體或人時,只需在拍攝時設置要追蹤的對象,回放視頻時,拍攝物會一直處于畫面中央。

Snatch

完成440萬英鎊的種子輪融資,Initial Captial領投。

Snatch是一家AR尋寶游戲研發商,用戶可通過手機進入游戲,根據地圖指示尋找相應的寶藏,玩家在完成任務后可以獲得真正的獎品,公司通過增強現實來整合游戲與市場營銷。

抉擇VR

完成6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星會網絡投資。

抉擇VR是一家虛擬現實體驗游戲開發商,開發了VR鬼屋游戲,采用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為用戶提供VR游戲體驗服務,并通過空間定位和環境交互系統打造真實的游戲互動體驗。

未來醫療

Ada Health

獲得4700萬美元的A輪融資,Access Industries領投,Cumberland VC等跟投。

Ada Health是一個德國醫療健康管理平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匯集數千種癥狀和病癥,并將醫生的專業知識進行結合,用戶可輸入自身病狀,通過該平臺進行檢索,同時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

物聯網

大搜車

完成3.35億美金E輪融資,阿里巴巴領投。

大搜車是一家二手車交易數據服務供應商,為二手車商提供完整的營銷及業務管理系統,通過SaaS系統幫助二手車商實現更高效的運營和規范化管理,使分散的線下交易商相互連接。

艾拉物聯

獲得6000萬美元的D輪融資,潤良泰基金和深圳日海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投資。

艾拉物聯是一家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提供PaaS、SaaS和后端的平臺,專為企業提供從芯片、模組、云端、APP、大數據、監控控制、云對云等一整套解決方案。

新材料

Markforged

獲得3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西門子風投Next47領投,微軟風投、保時捷SE參投。

Markforged是一家美國桌面3D打印機研發商,專注于從事用于碳纖維和金屬的3D打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旗下桌面3D打印機可以將連續纖維嵌入到印刷碳和尼龍中,主要用于具有金屬強度的最終用途復合材料部件。

新能源

Alterra

被Innergex收購,金額為11億加元(約8.6億美元)。

加拿大領先的獨立可再生能源生產商Innergex表示,為分散公司持有的能源投資組合,公司將以11億加元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Alterra電力公司。

麥極客

獲得千萬級人民幣的A輪融資,騰龍股份投資。

麥極客無線供電是一家無線充電設備與解決方案提供商,重點解決無線充電的速度和與陶瓷產品的結合應用。包括無線充電底座,手機支架,50度恒溫馬克杯,無線供電香薰機等產品,采用了電磁感應的方式,致力于為用戶帶來良好的產品及服務體驗。

電咖汽車

獲得億元級天使輪融資,投資方未透露。

電咖汽車是一家具備互聯網思維,集純電動汽車研發、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致力于打造智能智聯的電動汽車生態生活方式。

基因工程

Annoroad

完成近7億人民幣的C輪融資,深圳高特佳集團和平安創投共同領投。

Annoroad是一家基因組測序服務商,專注于新一代基因組學技術在人類醫學健康和生命科學研究兩大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將基因組測序技術應用于臨床檢測、個人遺傳咨詢與健康管理服務等;目前提供桌面式高通量測序儀NextSeq 550AR和生物大數據平臺“安諾云”等產品;涉及領域包括人類重大疾病基礎研究、動植物分子育種、遺傳與進化、環境微生物和生態等。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