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時間至少投入351億元,“下周回國”的賈躍亭要帶著FF翻身了?
曾幾何時,FF被聯合創始人判定為“茍延殘喘”。
當下的新造車勢力中,FF(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來)就如同“開掛”一般的存在。
曾幾何時,在聯合創始人眼中已經處于“茍延殘喘”狀態的FF,現如今不僅成功上市,更是自去年以來頻繁曝出融資消息。
這不,就在今天又有媒體報道稱,全球前30大基金公司之一的法國巴黎銀行能源轉型基金,向FF投資了4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59億元。
又是美國敲鐘上市,又是大手筆融資的,FF這是徹底“活了”?
資不抵債,FF曾經茍延殘喘?
FF于2014年在美國成立。
彼時,由賈躍亭一手創立的樂視還處于往上攀升的階段,市值仍沒有達到最高點,下坡路也還沒有開始。
緊接著時間來到2016年底,樂視旗下業務開始頻頻爆雷,而作為創始人的賈躍亭,似乎將全部身心放在了FF,在2017年將國內樂視的爛攤子交給了融創董事長孫宏斌,相關債務問題的處理等則交給了妻子甘薇。
至于賈躍亭,則辭去樂視網所有職位后,只身赴美造車。
網友調侃:“造車是假,跑路躲債是真”。
對此,無論是已經到達美國洛杉磯的賈躍亭,亦或是樂視公司層面,都表示這只是一次短暫出差,將“下周回國”。
然而,說“下周回國”的賈躍亭一走就是4年多時間,也不知道他口中的“下周”到底是哪一年的哪一周。
唯一肯定的是,只有FF是他的“親兒子”。
當地時間2017年12月13日,賈躍亭官宣FF完成了超10億美元的A輪股權融資,同時表示他將出任FF全球CEO和首席產品官。
時間來到2018年2月,賈躍亭再次透露,FF已經成功完成達1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
從時間線來看,這筆15億美元的融資或許就是2017年底所宣布的A輪股權融資。至于投資方是誰,依舊成謎。不過有消息稱,是一名身份未知的香港投資者。
這之后,FF在6月份迎來了一位投資大鱷——恒大。
只是頗為戲劇性的是,這一次“牽手”僅維持了6個月時間,并且期間還發生了“羅生門”事件。
依據雙方間的規劃,恒大將向FF分三次投資共20億美元(2018年8億、2019年6億、2020年6億),并獲得Smart King公司(全資持有FF,為FF公司實體)約45%的股權。
但在恒大如約支付8億美元后,FF僅用兩個多月就花完了這筆錢,并以“滿足一定條件,恒大可提前支付7億美元”為由向恒大催款。
恒大拒絕了,因為他認為FF并未滿足條件。
正所謂,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雙方還是進入了仲裁階段。
最終在2018年12月31日,賈躍亭與恒大“和平分手”,依據協議:
恒大先期投入的8億美元將轉為32%的FF優先股權,并100%持有FF香港,而FF香港持有FF在中國的所有資產,包括FF中國和恒大法拉第等相關公司;
賈躍亭則可以在5年內回購恒大持有的32%的FF股權,第一年內行使價為6億美元,第二年到第五年行使價分別為7億美元、8億美元、9.2億美元、10.5億美元。
自此之后,賈躍亭和FF的消息就少了許多,少有的幾個消息也多是負面。
比如被曝出變賣FF總部等資產,全員降薪,業務停擺,員工被迫進入休假狀態,聯合創始人出走并對公司前景極度悲觀的消息。
聯合創始人之一的Nick Sampson表示,公司財務和人事資產已經資不抵債,充其量只能茍延殘喘。
在這其中,算得上利好的或許就是賈躍亭在2019年10月申請個人破產重組,并放棄FF全部股權、將其改變為合伙制公司。
而通過“用FF股權償還全部債務”這一方案,賈躍亭也成功把債權人變成了FF的股東。
用分析人士的話來說,這一方案在解決賈躍亭余下債務問題的同時,也可以加速FF融資。
這之后,賈躍亭的身份從FF創始人、CEO、董事長變為FF創始人、首席產品與用戶官。
融資消息不斷、納斯達克敲鐘,FF“翻身”了?
從2014年成立到2019年,依據公開消息,FF用這5年時間獲得了多筆外部筆融資,其中有一筆還鬧得不甚愉快。
而在賈躍亭轉換身份、FF編程合伙制公司后,公司也迎來了多個融資上的利好消息。
其中包括在2020年通過美國薪酬保障計劃拿到916萬美元的現金援助。雖然這筆錢只能用于支付員工工資、辦公租金等費用,但也緩一定程度上緩解了FF的日常運營上的困境。
另外在10月份,FF也官宣拿到了美國兩大金融機構Birch Lake和ATW Partner提供的4500萬美元債權融資貸款。
其中,Birch Lake在2019年就曾給FF提供一筆高達2.25億美元的債權及信托融資。
然而,更多好消息則發生在2021年。
開年初,FF就被相關媒體曝出了諸多融資動態,包括珠海國資(統籌格力集團、華發集團等)的20億元,以及將于吉利、中國某一線城市成立合資公司等等……
至于各方的回應,比如吉利控股,已經官宣與FF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將在技術支持和工程的服務領域展開合作,也將探討由吉利與富士康的合資公司提供代工服務。
同時,吉利控股也參與了FF SPAC上市的少量投資。
頗為有趣的是,恒大也參與了吉利集團與FF的融資洽談。
而從FF遞交證監會的文件來看,“某一線城市”投資人因為無法通過監管標準,沒能在規定時間內把人民幣換成美元,所以原定1.75億美元的投資,將不會到賬。
這之中的“某一線城市”或許就是此前傳聞中的珠海市了。
只是,隨著該一線城市的投資落空,或許FF該趕快尋找下一家了。不過就在今天,有消息曝出,FF旗下法法汽車已在珠海聯合辦公場所內辦公,但沒有對外展示公司名稱及門牌信息,且無任何信息指引。
對此,FF珠海公司負責人稱:FF在上市融資之后公司已有足夠運營資金,并且與當地國資的合作仍在繼續,未來FF將在中國多個城市運營。
最后
依據公開融資消息不完全統計,加上早期賈躍亭個人投入的3.5億美元、今天曝出的2.59億元,以及此次通過SPAC快速融資后拿到的約10億美元,7年時間內,FF項目共投入至少54.29億美元。
以現在的匯率進行換算,約為人民幣351.04億元。
但此時,同一批起勢的蔚理鵬已經產品上市數年,而FF還沒有一輛汽車上市。
當前,FF雖然已經開啟了預訂通道,并計劃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FF 91車型。但是FF 91國內價格在200萬元以上,屬于豪華電動車,對于國內多數用戶而言,還是頗為“吃力”的,并不利于車型的普遍推廣。
當然,FF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在FF 91之外,還推出了價位更低的FF 81和FF 71。其中,FF已完成FF 81的設計,并對FF 81的設計和工程進行了第二次虛擬評估循環。
但是FF 81預計將在FF 91推出18個月后開始預批量生產。這意味著,最早2023年底我們才能看到這款車型的上市,而到那時,不僅第一批造車新勢力以及創造汽車廠商的新能源車型已搶跑數年占領市場,國內的第二批造車新勢力也已經到了產品出貨階段。
屆時,FF又將會是如何呢?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