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2分鐘,智能硬件Nima就可以檢測出食物過敏原
這款智能硬件可以讓我們擺脫小白鼠的命運,對過敏原說再見。
很多人也許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吃飯時“無由來”地起皮疹、渾身腫、喉頭發緊,甚至休克。其實這就是食物過敏,對于人類來講,每個食物都有可能是過敏原。然而現在只有很少的方法可以檢測,難道我們要把自己當作小白鼠“以身試毒”?
事實上,美國麻神理工學院的創業團隊6SensorLabs已推出一個智能硬件,可以讓我們擺脫小白鼠的命運。這個智能硬件叫做“Nima”,是一個便攜式食物過敏原檢測儀。
從外觀上看,Nima的橫截面是一個三角形,小巧便攜。Nima的配置不復雜,它是由一個一次性試樣管和相關傳感器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抗體只與大分子結合的特性,用試驗管中的抗體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麩質大分子 ,一旦麩質的含量達到20ppm,Nima有99.5%的可能要發出警告;如果超過FDA規定的20ppm濃度,傳感器將更加準確地識別出來。
Nima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簡單,只需用戶在食用可能含有過敏原的食物之前,取一小部分樣品用Nima做檢測就行了。這次檢測很快,只要兩分鐘就知道食物是否會引發過敏反應。只要不發出警報,用戶就可以放心用餐了,這比隨時有可能丟命的方式科學太多。
下面是具體的使用步驟:
1)把食物樣品加入到抽出的試驗管中,大概加滿1/4容積即可。
2)試管插入盒子,打開開關開始檢測。
3)2分鐘后,如果含有過敏原,紅燈將會點亮。
據調查,過敏性休克已經影響到1.21%美國人的生活,有1100萬人曾因此與“死神”過招。這就是6SensorLabs團隊利用傳感器技術研發便攜式食物過敏原檢測儀的初衷。在食物越來越不能取得消費者信任的大背景下,他們希望能讓更多的人放心用餐。
目前,6SensorLabs團隊正在研究如何把傳感器技術應用到美國人常見的過敏原的測試,比如花生和牛奶。遺憾的是,Nima目前只支持普適性的大分子蛋白質麩質過敏原測試,對于特定的個人過敏原,Nima依然無能為力。
不得不提,后續開發者將會為Nima研發移動端APP,用于記錄用戶的過敏數據,用戶之間的社交分享,以及利用大數據給出合適的預防過敏的建議和措施。在不久的未來,開發者還會推出一種功能,不僅可以讓過敏原監測結果實時呈現在手機屏幕上,用戶還可以互相分享的食物過敏數據。
據官方網站,新產品將會在今年年底公布價格并開放預訂,如果一切順利,明年年初消費者就能收到訂購的Nima。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