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下調臺積電評級:此時再投,拿的也是“死錢”

韓璐 4年前 (2021-06-24)

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指出,臺積電在先進制程上的投資回報率或將出現結構性下滑。

摩根士丹利下調臺積電評級:此時再投,拿的也是“死錢”

正當臺積電正如日中天的時候,摩根士丹利卻為它定了“死刑”。

眾所周知,憑借著先進工藝制程,臺積電在全球芯片代工領域可謂是一騎絕塵。

依據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發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圓代工排名,臺積電以55%的市場份額遠遠甩開第二名的三星。而在當前全球缺芯的背景下,各路資本和機構對于臺積電更是“十分熱情”。但就在最近,摩根士丹利發出了一個“不同的聲音”。

摩根士丹利下調臺積電評級:此時再投,拿的也是“死錢”

日前,在一份長達80頁的報告中,摩根士丹利將對臺積電的評級下調至“中立”,并將目標價由655新臺幣下調至580新臺幣。對比當前市場共識的預期價格749新臺幣,摩根士丹利給出的目標價低了23%,站在了主流的對立面。

為什么摩根士丹利要反其道而行?他給出的理由是,臺積電在先進制程上的投資回報率(ROI)會出現結構性下滑。

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指出,雖然過去一段時間以來,臺積電憑借商業化“摩爾定律”取得市盈率長期擴張,但5nm之后,2、3nm制程需要更高強度的資本支撐,而這可能導致以上結果。

報告中進一步例舉事實稱,臺積電與ASML等關鍵設備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正在減弱,后者的毛利率已經超越其大股東臺積電。

摩根士丹利下調臺積電評級:此時再投,拿的也是“死錢”

這一現象的背后反映出成本問題,依據3nm晶圓的初步定價,其成本較5nm并沒有進一步下降,這意味著摩爾定律的成本優勢已經結束。此時,諸如3D封裝等同樣能夠提升芯片性能的替代技術,或將削弱市場對3nm、2nm制程的需求。

摩根士丹利下調臺積電評級:此時再投,拿的也是“死錢”

同時肉眼可見的,在成本并沒有降低的時候,臺積電在支出方面更是呈現出了一種“激進”,包括公開聲明投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以及在日本建設基地等等。

此外,摩根士丹利也指出,疫情的反復、重復下單等風險,也成為威脅臺積電業績的潛在因素。

該報告預計,即便在芯片行業處于上行周期的前提下,以上種種也將削減臺積電2021年毛利率至50%以下,跌破投資者重要心理關口,也低于華爾街對于其此后兩年52%毛利率的共識。

而一旦產業進入下行周期,投資者可能不得不重估臺積電長期運營成長預期。針對這一點,摩根士丹利也給出了一個預測:2022年后芯片也會進入一個下行周期,可能提前到今年四季度,就會看到代工漲勢告一段落。

當然,摩根士丹利并不是“看衰”臺積電,對于后者的收入,他依然持有總體將保持增長趨勢的看法,只是并不會如同市場想想的那么樂觀,比如5年之內收入翻番之類。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寫到,本身估值已經不便宜的情況下,再把錢投到臺積電相當于拿了筆“死錢”。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