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號——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的名字定了
預計在5月中下旬,“天問一號”的著陸器和“祝融號”火星車將開始登陸火星。
9個月間,歷經全球征名、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等層層遴選后,我國第一輛火星車終于有了自己的名字——祝融。
眾所周知,祝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著“火神”,此次用它命名火星車,寓意點燃我國星際探測的火種,指引人類對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續探索和自我超越。
據了解,“祝融號”火星車高1.85米。重240公斤,設計壽命為3個火星月(約92個地球日)。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入軌,今年2月10日成功被火星捕獲,順利進入環火軌道。預計在5月中下旬,“天問一號”的著陸器和“祝融號”火星車將開始登陸火星。
而在登陸火星后,“祝融號”火星車將在火星表面上開展地表成分、物質類型分布、地質結構以及火星氣象環境等探測工作。
如果說月球是“太空競賽1.0”的話,那么火星就是“太空競賽2.0”。當前,除了已經登陸火星的美國,以及即將登陸火星的中國,包括阿聯酋等均對火星有著抱負之心。
其中,美國更是希望在火星上建立一個殖民地。就在日前,馬斯克在推特上發文稱:“不到2030年,SpaceX的艦隊群就會到達火星!”
不過,針對火星移民計劃,我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茍利軍提出了質疑,稱行星挖礦、火星移民這些更多的是商業宣傳的噱頭。其實要想成真,所需要的時間、所需要的技術,一兩百年之內難以實現。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