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開發者大會開幕在即 或有鴻蒙系統全新進展;SpaceX“龍”飛船成功與國際空間站交會對接
華為將在2021華為開發者大會上發布SDK的增強特性,為開發者們提供更多場景的業務流模板。
1、華為開發者大會開幕在即 或有鴻蒙系統全新進展
華為開發者大會2021將于今天在深圳開幕,作為一年一度的ICT領域開發者盛會,今年的大會上,很有可能會帶來關于鴻蒙系統的新進展消息。往年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都會公布很多華為的重要布局,而今年頻繁露面的鴻蒙系統,很可能在這次大會上成為關注的重點。
2、SpaceX“龍”飛船成功與國際空間站交會對接
時隔 5 個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第二次正式載人飛行任務開啟!
北京時間 2021 年 4 月 23 日下午 5 時 49 分左右,美國佛羅里達州 NASA 肯尼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臺,搭載著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的獵鷹 9 號火箭發射升空。
此次的龍飛船上,有兩位 NASA 宇航員、一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宇航員、一位歐洲航天局(ESA)宇航員。
3、華為兩天賣了3000輛車,一輛車賺1萬!
華為開始賣車后,就傳來了利好消息——4月23日,小康股份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賽力斯4月23日發布消息稱: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兩天訂單突破3000輛,賽力斯還表示,“感謝每一份信任一切只是開始!更多驚喜等待我們去實現!”
4、中國首個國產大飛機生產試飛中心竣工
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獲悉,由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個國產大飛機生產試飛中心――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24日全面竣工,標志著中國已形成從科研設計、生產試飛到交付運營一整套相對完善的大飛機產業鏈條。
據項目負責人張明燦介紹,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位于江西省南昌航空城核心區域,主要功能是承擔國產ARJ21飛機的生產試飛支持和運營保障等。項目正式投產后,可實現每年完工交付約30架次飛機的產能目標。
5、我國首個火星車名稱發布
近日,2021中國航天日開幕啟動儀式在江蘇南京舉行。啟動儀式上,我國首輛火星車名稱揭曉,經全球征名、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等層層遴選,最終“祝融號”脫穎而出。祝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尊為最早的火神,象征著我們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帶來光明。首輛火星車命名為“祝融”,寓意點燃我國星際探測的火種,指引人類對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續探索和自我超越。
6、四款產品全新發布,芯馳科技打造生態閉環
本屆上海車展期間,芯馳科技發布了四款全新升級車規級處理器芯片:X9U、V9T、G9Q/G9V。其中,全新X9UCPU總算力達到100KDMIPS,3D圖形性能達到300GFLOPS,AI計算性能達到1.2TOPS。相對應而言,在一顆X9U芯片上,能夠實現未來智能座艙各項功能的全部集成,不僅可以支持語音、導航、娛樂、環視等常規智能座艙功能,還可以支持DMS、OMS和自動泊車等ADAS功能。
7、葉培建院士:中國小天體探測任務已進入工程研制階段
在24日舉行的2021年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透露,中國小天體探測任務已經進入工程研制階段,計劃探測地球共軌天體2016HO3和小行星311P。
當天,葉培建獲邀發表題為《我國小天體探測任務的設想》報告,從任務意義、國際發展態勢、小天體探測器方案概述、任務特點與難點四個方面介紹中國小天體探測任務的設想。他指出,小天體探測任務是行星探測重大工程的標志性項目,也是中國航天強國建設征程的標志性任務。
8、5年投入500億!小米全球范圍內專利達19000件
4月24日消息,昨日,小米公司宣布,已正式啟動了小米知識產權、標準和技術創新宣傳月,并邀請了各領域眾多專家前來參與討論。
據了解,在專利方面,截至去年底,小米全球范圍內的專利達19000余件,近一半都在境外獲得。商標方面,截至去年底,全球申請商標達27000余件,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
標準新技術創新上,在國內標準制定中,小米牽頭和主導超過100個標準,5G標準專利聲明數量已經進入全球前15位。小米公司表示,將繼續以技術為本,砥礪前行,用創新點亮科技生活。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