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崢為何放手拼多多?我從股東信里找到了答案
拼多多的未來,都已經交到了繼任者陳磊的手上。
昨日,拼多多公布了2020年Q4季度財報和全年財報。
全年營收594.919億元,同比增長97%;年活躍買家數達7.884億,同比增長35%。
這個年輕的公司,僅用不到6年時間,就超越了淘寶,成為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電商平臺。
然而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財報發布之后,拼多多董事長黃崢在致股東信中突然宣布 “退休”,由聯合創始人、現任CEO陳磊接棒。
是主動放手,還有被迫無奈?或許我們能從他的股東信中發掘端倪。
拼多多應盡快完成新老交替
早在2018年上市時,黃崢就在股東信中把拼多多定義為年輕的新型電商,正是由于專注下沉市場、注重社交裂變,讓拼多多在短時間內收獲了大量用戶。
但黃崢并沒滿足眼前取得的成績,而是多次強調了投資未來、立足長遠的重要性。
經過多年的發展,拼多多已經從純靠貨源的第三方平臺,擴大成涵蓋倉儲、物流、貨源甚至社區團購等多項業務的大型企業,這就要求拼多多有更多的領導者和管理者。
而黃崢也從最初專注擴大用戶規模,開始分心參與公司各項工作。
在今年的股東信中,黃崢提到了與這十分相似的一個理由:疫情等原因導致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加速了拼多多內部業務和管理的迭代。
從始至終,黃崢都在“本分”二字闡釋拼多多的價值觀核心,也正是這兩個字讓他開始疲于應對不同的業務。
時間回到去年7月,黃崢給公司全員發了一篇名為《拼多多的一小步》的信。在這封信里,他談到自己辭去CEO的原因:“我將花更多的時間和董事會制定公司中長期戰略,研究完善包括合伙人機制在內的公司治理結構,努力從制度層面推進拼多多再上臺階。”
這里提到的合伙人制度,是在阿里的基礎上又增加了AB股雙重投票權結構:即A股每股有1個投票權,而B股每股有10個投票權。
在黃崢卸任CEO之后,盡管持有的拼多多股份由原本的43.3%降低至29.4%,但由于AB股制度,他仍然有80.7%的投票權。
因此,即便是卸任CEO退居幕后,但黃崢仍然牢牢掌握著控制權。
拋棄個人色彩
但這次卸任,也讓黃崢更加有理由遠離大眾的視線。
此前就有內部人士透露,黃崢卸任董事長早就是計劃之中,他不希望對外溝通占用太多時間。
從過去幾年的新聞來看,黃崢的形象永遠是低調又模糊,在2018年后,黃崢就很少接受媒體采訪,也不再出席公開論壇,甚至連個人言論也不再發表,這種“漠不關心”的態度也似乎影響了公司的企業文化。
在互聯網企業中,后來居上的拼多多反倒是加班情況最重要的典型代表。
除此以外,“拼多多員工上廁所難”、“每月至少工作300小時的硬核奮斗模式”、“拼多多上海總部被商家圍攻”、“22歲女員工凌晨3點猝死”……這一系列的輿論危機從拼多多誕生開始就時一直存在。
但拼多多似乎像一個信息黑箱,里面的人沒聲音,外面的人也猜不透。
其后果,就是讓拼多多的公眾形象一次又一次遭到批判,例如最近的一次,拼多多因其加班制度被推到風口浪尖,最終失去了春晚的獨家合作的機會。
在某種程度上,黃崢的離去可以視作是對內外部質疑和批評做出了一個交待。
換個角度來看,在當前的輿論危機下,只有離開才能讓拼多多避開更大的風險。
在2018年的股東信里,黃崢希望拼多多成為一個公眾機構;它不應該是彰顯個人能力的工具,也不應該有過多個人色彩。
或許現在的拼多多,正像進入青春期的少年,看著他的快速變化和成長,黃崢“既欣喜又焦慮”。
在選擇離開之后,黃崢也將徹底放棄了1:10的超級投票權,將名分下股票的投票權委托給拼多多董事會以投票的方式決策。
這也代表黃崢徹底將公司控制權交到了陳磊手上。
從“董事長”變身”科學家“,投身農業
在今年的股東信里,黃崢還給出了自己的辭職的另一個原因: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甚至異化,讓他意識自己必須脫身出來探索未來的道路。
至于這個道路是什么,黃崢在信中提到,自己將投身食品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
不當首富,偏要當科學家。
事實上黃崢對農業的熱情不是沒有來由的,作為“農村包圍城市”的典型,拼多多就是靠農產品發的家。
在談及拼多多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時,拼多多CEO陳磊也歸因于管理團隊始終將農業作為戰略重點,在過去的一年里,拼多多一直堅守自己作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
在黃崢看來,拼多多過去幾年對農業的貢獻主要在流通領域,但以規模和效率為導向的競爭有很大隱患,要改變就必須從核心科技和基礎理論上突破,這樣才能“確保拼多多10年后的高速高質量發展”。
黃崢對即將到來的科研生涯充滿期待。比如,通過對農產品種植過程的探索,來控制馬鈴薯、番茄、西紅柿等潛在的有害重金屬含量,再提升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他期待這種研究能突破“打掉中間補兩頭”的流通模式,從本質上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用戶健康水平。
拼多多的未來在哪里
如果單看全年財報,拼多多在2020年的成績可以用完美去形容。
除了全年營收和年活躍買家數提升以外,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29.65億 ,較上年同期的69.68億元大幅收窄。
更直接的數字則是體現在股價上:從2020年初的每股35美元,漲到年末每股165美元,1年內翻了5倍之多,全年最高時每股202.82美元,市值超過2600億美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并沒有扭虧為盈,在擴張的背景下,拼多多還是存在太多危機。
例如“多多買菜“的社區團購過分壓榨員工暴露出內部管理的缺失;再比如最近火熱的“盜版書事件”,反應了平臺一直都對產品質量把控和監管的不到位。
事實上,這些負面話題,一直伴隨著拼多多的成長而存在著。
現在,這些歷史遺留的問題,和拼多多的未來,都已經交到了繼任者陳磊的手上。
這家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將開始他的新征程。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