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機器狗Jamoca:梅花樁,小case!
Jamoca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復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
眾所周知,移動能力,尤其是多足機器人的平衡能力,一直是業界的一個研究高地。
此前,因為強悍的平衡能力,“網紅”機器人公司的Spot機器狗、雙足機器人Alexa等產品可謂在圈內刷足存在感。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多足機器人的研究在平衡能力上有所欠缺。然而近幾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研究陸續取得突破,國內企業在多足機器人“自主智能”和“平衡能力”兩方面也相繼有所成果。
就在昨日,騰訊公布了自己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共展示兩項產品。其中,最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機器狗Jamoca,它可是走梅花樁的一把好手。
據了解,Jamoca重約70公斤,長1米、寬0.5米、站高0.75米,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復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由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打造,借用了云深處的硬件來承載系統技術。
在此之前,國內外也有多個企業在展示多足機器人平衡力的時候采用了木塊、坡地、雪地等復雜場景。針對場景的設計,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研究員介紹,相較于國際上其他四足機器人走木塊的場景,此次Jamoca所挑戰的梅花樁落腳面積更小、高度更高,且有臺階的組合,因此難度更大。
騰訊設計的梅花樁由高60厘米、呈20°斜面角度的臺階和鄰樁最大高度差16厘米、間距不等的梅花樁兩部分組成,樁面直徑約20cm。
此次走梅花樁,主要考究機器人的兩點能力,分別是:
· 理解梅花樁的排布(包括位置和高度);
· 選擇最佳落腳點及路線并穩定精準地行走(落腳到梅花樁中心點)。
依據結果來看,Jamoca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高的技術標準:
· 誤差1厘米內的感知定位;
· 根據環境進行的10毫秒級路線規劃;
· 基于動力學的1KHz實時力矩控制;
· 梅花樁中心點1厘米內的落腳誤差;
· 全系統的高度協同。
值得注意的是,Jamoca的運動軌跡并不是提前規劃好的,這意味著它在走梅花樁的過程中是具備一定“自主意識”的,如此在面對存在不確定因素的靜動態場景,才能做到自主判斷、自主決策,從而自主完成指定任務。
而提及多足機器人的發展,“商業化”的問題也是無可避免。當前,除了波士頓動力機器人的機器狗已經初步踏足商業化,其他的多足機器人的落地方向多是用作研究平臺。
這方面,Jamoca并沒有“獨立商業化”的打算,眼下還是主要用于實驗室內部科研實驗,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未來將利用它進一步探究在線環境感知、最優運動規劃和實時運動控制等能力,以在未來幫助騰訊其他機器人產品更好地適應復雜的現實環境。
此外,除了機器狗Jamoca,騰訊還向我們展示了一款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也被稱作“自平衡自行車”,是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的首個整機自研機器人。
它在傳統輪式移動機器人的基礎上,增加了動量輪及其電機驅動系統,使得機器人可以在靜止及行進狀態下均保持平衡不倒。
依靠平衡算法,即使受到一定的外界干擾,騰訊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仍然可以在保持自平衡狀態的同時,實現平穩地向前行駛,即使遇到上下坡、獨木橋等場景,甚至是行進被足球擊中,也能夠從容應對。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