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全新人臉識別算法:別以為圖片打了碼就認不出你是誰了!
無臉識別技術的誕生能否獲得用戶對于隱私保護的認同?
作為當今最具潛力的生物解鎖科技之一,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了政府機關、司法部門甚至是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中。眾所周知,大部分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都是建立在清晰可辨認的面部影像基礎之上的。不過現在,一項新的研究成果卻徹底顛覆了這一傳統想法。
來自德國薩爾布呂肯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全新的人臉識別算法——無臉識別系統(Faceless Recognition System,簡稱為FRS),它可以通過模糊或被阻擋的圖像來識別個體。
據悉,FRS系統采取了神經網絡學習技術,研究人員使用了大量照片去訓練神經網絡系統,其中包含有清晰和不清晰的圖像,使得該系統通過觀察人物頭部和身體的相似之處來成功識別目標個體。
首先研究人員提供一張清晰的照片供系統學習,然后FRS會對照片里的人物臉部特征、頭身比例等參數進行分析。隨后再對該照片進行模糊處理,此時系統能夠正確識別目標個體的概率為69.6%。而在連續使用10張清晰照片進行訓練后,該系統對模糊照片的識別準確率就能提升至91.5%。
同時研究人員還測試了不同模糊方法對系統識別準確率的影響程度。如果當照片中的環境參數如人物衣著、明暗程度等發生變化,那么FRS系統的識別準確率將會稍微降低,約為31.9%。另外,當人物面部被黑色方框覆蓋時,該系統的識別準確率則只有14.7%。
此前Facebook也曾推出利用神經網絡來識別面部模糊相片的算法,其準確率約為83.3%,比FRS要稍遜一籌。
面部識別技術的發展雖然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比如行政機關可以利用面部識別技術去抓捕犯罪分子,但其所造成的隱私保護問題也引來了很多人的詬病。而研究人員所發明的新無臉識別系統(FRS)相信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人們的這一困擾。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