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團隊研制納米水凝膠材料,以此制備出高藥效pH控釋農藥
該研究成果可為農藥減施增效提供技術支撐,并為環保型農藥培育和研制提供技術參考。
在農業領域,我國每年農藥用量高達數百萬噸。但是,傳統農藥的釋放速度與實際需求是不匹配的,從而導致藥物的實際利用率不足40%。
如果采取反復施用農藥的方式來達到殺蟲的效果,不僅農藥的成本要提高許多,環境污染和農藥殘留量都會大大超標,所以農藥的使用也是制約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關鍵因素。
針對這一問題,目前來看,發展農藥控釋技術、提高農藥利用率是解決農業生產中供需匹配問題,降低環境污染的最佳解決辦法。
對此,中科院合肥研究所吳正巖課題組制備了一種納米水凝膠復合材料,并以此為載體實現對控釋農藥的研制。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凹凸棒土、海藻酸鹽等天然材料進行系列物化改性、結構設計以及功能化修飾,以此實現了納米水凝膠復合材料的研制。接著,利用農藥對于pH具有較強敏感性的特質,研究人員以納米水凝膠復合材料為載體,通過pH來調控農藥釋放,達到釋放與需求同步,提高利用率。
此外,納米水凝膠復合材料可顯著降低農藥光解,延長藥物的持效期。并且,研究成果可為農藥減施增效提供技術支撐,并為環保型農藥培育和研制提供技術參考。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