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上海,SAIL開啟“全面人工智能化”時代

IM2Maker 5年前 (2020-07-02)

一個以AI為核心的全域融合時代,正在緩緩到來。

2016年3月,AlphaGo戰勝韓國棋手李世石的消息引爆世界,人工智能產業也進入了百家爭鳴的時代。資本涌入行業,貼有“AI”標簽的公司大量出現,巨頭火速布局搶占賽道,高校開設人工智能專業,“人工智能中心”紛紛落成……經過幾年的大浪淘沙,雖然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與院校堅持到了現在,但當下的人工智能產品遠未達到大眾的預期。

新基建,人工智能新引擎?

實際上,造成人工智能遲遲未有新突破的原因,除了本身研究難度較大之外,長久以來還受制于4G通信網絡與算力難以支撐實際應用等局限。然而,與彼時不同的是通信技術已經在發生更迭,即將到來的5G、6G時代將會幫助人工智能跨越屏障,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一個以AI為核心的全域融合時代,正在緩緩到來。而促成時代飛躍的重要契機,也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新引擎——即大勢所趨的“新基建”政策。新基建,包含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涉及眾多產業鏈,尤其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納入建設范圍,預示著“智能時代”的序幕已經開啟。大眾與AI的關系,不再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而是正一步步“飛入尋常百姓家”。

陡然聽聞“新基建”,可能多數人會覺得耳目一新,但業內人士便會知曉這個政策有跡可循。在2018年中央經濟會議上,便曾提出過“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除此之外,有魔都之稱的上海更是走在前沿,2018年便已經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并設立大會最高獎項SAIL獎來嘉獎人工智能領域的優秀項目,可謂都是早早嗅到了發展的勢頭。

揚帆上海,SAIL開啟“全面人工智能化”時代

此前各種大數據算法已經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潛移默化進入人們生活的端倪,那么今年上半年突發疫情造成的全面停擺,給經濟造成重大影響,但在線辦公、在線教育、在線娛樂等在線內容服務卻大放異彩則在明晃晃地宣告未來即在信息網絡當中發生,尤其重要的核心在于人工智能。這些線上服務的“因禍得福”,滋養相關行業重重煥新生,那么人工智能到底發展到了何種地步?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的發展大眾還可以關注什么?

智能時代來臨,人工智能如何先行?

政府鼓勵、大眾選擇、市場爆發,一系列線上新經濟如雨后春筍野蠻生長,背后則是新基建的核心人工智能技術在保駕護航。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開辟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而且制約其發展的一系列問題也有望解決,人工智能似乎正在迎來一波發展新高潮。但是,人工智能市場的發展到達了爆發期嗎?

就智能安防市場來看,2018年中國安防行業市場規模在6600億左右,智能安防行業僅占300億左右,人工智能產業依然處于增量市場的狀態,大量的需求與應用亟待滿足。除此之外,市面上各種隨意添加“智慧+”、“互聯網+”、“智能+”的產品,也往往只是給自己蓋了一頂虛假的大帽子。在技術與市場同步推進的階段,如何樹立一個可持續的市場規范以及權威學術指導,重要性已然不言而喻。這不僅是整個產業發展的基礎,也是明確人工智能發展路徑的重要途徑。

談及人工智能走近人們生活,就不得不著重提及既有專業性,又有科普性的人工智能領域盛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為了拉近大眾與人工智能的距離,促進技術研究落地,推動核心科研發展,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于上海舉辦,參會嘉賓匯集圖靈獎、諾貝爾獎的學術界領軍人物50多人,產業界代表100多人,以及國際組織和國外政要,參加AI應用體驗和展覽展示的企業超過150家。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為了表彰為人工智能產業做出貢獻的企業,同時樹立領先于世界的人工智能標桿,SAIL獎應運而生。作為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最高榮譽,SAIL獎從全球范圍發掘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具有高度認可和美譽、并具有提升人類福祉意義的項目,以“高層次”、“應用性”、“創新性”、“引領性”,引領著人工智能產業與研究發展方向。在當前情勢下,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改以云上峰會的形式展出,恰恰是對在線新經濟以及新基建政策的直接回應。而作為標桿的SAIL獎,近期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評審工作,其中內在呼應更是不言而喻。

獨具慧眼,SAIL眺望AI前景

回溯往屆SAIL獎的獲獎項目,可以看到2018年獲獎的工商銀行“未來銀行”項目,一步步落實關于智慧銀行的布局,在去年進一步發布了全新的ECOS智慧銀行系統,將業務整合化,為人們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深耕落地應用的項目,無獨有偶,2019年獲獎的科大訊飛“新一代高水平語音翻譯關鍵技術及系統”項目,為如今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自動語音轉換與翻譯獨家供應商打下堅實基礎,甚至更進一步將延伸到AI通信與教育領域。這一切無疑都在告訴我們,人工智能走進生活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揚帆上海,SAIL開啟“全面人工智能化”時代

除了落地應用層面,SAIL獎同樣關注著人工智能上游層面的發展狀況。例如2018年卓越獎項目“亞馬遜AWS云上AI創新”,便屬于一種頂層的算法技術,最初是被用以亞馬遜的機器分揀,而后被開發造福更多都想要研究人工智能的開發人員與數據科學家。在被提名給SAIL獎之時,AWS推出的新服務、新技術便已有2017年開發1400多項、2018年第一季度退出400多項的赫然成績。在營收上更是不負眾望,2020年第一季度亞馬遜來自AWS云服務營收同比增長33%至102億美元(人民幣727億元)??梢娙斯ぶ悄芎诵募夹g的紅利之大,畢竟核心算法是眾多AI應用產品的基礎,也難怪亞馬遜AWS當年能一舉拿下SAIL第一屆的卓越獎。

核心算法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就拿2019年SAIL獎獲獎項目阿里巴巴的“基于超大規模圖神經網絡的認知智能計算平臺”來看,一個平臺便觸及人工智能在搜索推薦、廣告、金融風控、智能城市、智能交通和智能醫療等多個場景的應用,而阿里開發的項目,研制了存儲架構、計算框架、算法設計及應用系統,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AI 認知智能計算軟件,實現工業級大圖數據的自適應存儲管理,并支持主流計算框架下的神經網絡算法的自主設計、優化執行、智能管理和自動調優,實屬人工通用智能的一大突破。簡言之,一項人工通用智能技術突破,將會推動各行各業全面發展。所以除了阿里,微軟、亞馬遜、騰訊等知名公司也都在人工通用智能的賽道上時刻加速著。

人工通用智能(AGI)不局限于某個領域,而專注于研制像人一樣思考、像人一樣從事多種用途的機器。相比之下,當前主要的人工智能應用——人工窄智能(ANI)只專注于解決某一領域的問題,擅長處理單一任務或者特定范圍內工作的系統,并在這些特定領域中的表現優異,比如圖像識別、語音識別以及圍棋高手AlphaGo(第一代),可它們無法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從一個領域轉移到另一個領域,因此當遇到的問題超過了適用空間,其效果則急轉直下,甚至無效。雖然人工通用智能一直只存在于科幻電影當中,但是SAIL獎所關注的項目,無一不是讓想象降臨現實。如同SAIL“追求卓越、引領未來”的理念,它正在描繪未來的、可實現的“人工智能發展路徑”。

產學研加速融合,共啟人工智能未來

眾所周知,學界的研究與產業的落地一直存在著先研發、后落地的時間差。一項前沿技術的落地,中間可能要經歷幾十年的時間。在人工智能研究初期也存在這種現象,無論是早期的符號主義和聯結主義,還是認知科學、腦科學的興起。人工智能的研究學界往往都領先于產業屆,從當下的人工智能發展就可以窺見一斑。

在2010年后,產業界的優勢逐漸顯現,深度學習必須依賴海量的數據,而高校的實驗室數據無法達到這個量級。企業在開拓市場時會產生大量數據,恰恰反哺了深度學習的研究。從李飛飛等頂級人工智能學者到科技企業任職不難看出,這種現象已經是大勢所趨。各個巨頭也建立了頂尖研究院,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而學界和產業界的協同發展,也是SAIL獎設立的初心,從參與SAIL獎評選的評審專家及項目構成,便可窺得一二。參與SAIL獎評審的專家有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相關領域的院士,也有來自BAT等人工智能領域有影響力的企業高管,除此之外此,紅杉資本、IDG資本、經緯中國等AI領域主要投資機構的頂級投資人也將參與其中。

而縱觀角逐SAIL獎的項目,2019年近700個項目,覆蓋了來自全球的領先企業,有如阿里巴巴、百度、華為、IBM、科大訊飛、平安、SAP、騰訊的前沿人工智能項目,以及國內外學術科研機構的人工智能科研項目與論文,涵蓋金融、交通、醫療、教育等領域。同時全面聯動學術資源、企業資源,建立項目運營與生態計劃。產學研融合,在人工智能領域幾乎可以說是發揮到了極致。

學界研究不斷推進,產業賦能不斷深化,SAIL獎將進一步服務于上海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生態布局。隨著新基建、世界人工智能大會、SAIL獎層層推進,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到世界各地的日常生活中,也讓人類社會逐步走向全域融合的時代。

當然,未來遠不止于此——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