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增超15000人的背后:新冠肺炎診斷標準更改,R0感染值高達3.77,拐點尚未明朗

Lynn 6年前 (2020-02-13)

目前,聯合防控很重要。

今天疫情最新統計數據發生了巨變。

據悉,截止2月13日9點,全國確診病例59834例,累計死亡病例1366例,累計治愈出院5893例。其中確診人數較昨天增長了15111人,僅湖北省就增加了超14840例。

日新增近15000人的背后:新冠肺炎診斷標準更改,RO感染值高達3.77,拐點尚未明朗

納入臨床診斷病例,堵住傳播漏洞

對此劇增,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消息特別提到,針對湖北省疫情特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診斷分類中增加了臨床診斷,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確診病例接受規范治療,進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日新增近15000人的背后:新冠肺炎診斷標準更改,RO感染值高達3.77,拐點尚未明朗

根據該方案,近期湖北省對既往的疑似病例開展了排查并對診斷結果進行了訂正,對新就診患者按照新的診斷分類進行診斷,為與全國其他省份對外發布的病例診斷分類一致,從今天起,湖北省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布。因此,湖北省衛健委官網發布截止2月12日24時的數據時,特別強調了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中,含臨床診斷病例13332例。

簡單來說,對于數據暴增的原因,湖北省對外的解釋是,官方開始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布,統計方法發生了變化。其中,臨床診斷病例就是實驗室還沒確診,還沒有查到核酸檢測陽性,只是臨床癥狀看著像的患者。

為什么這么做?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表示,“這種‘遲遲不呈現陽性’的病人確實存在,又不能排除,因此很容易在社會上傳播,把這些人納入新增病例,就可以對他們采取隔離措施,入院治療,這對社會和病患本人都有好處。”他認為,把‘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布,是正確的步驟,堵塞了一個傳播的漏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專家楊功煥也指出,這樣的臨床確診病例數暴漲應該是存量的釋放,能夠更加有效隔離傳染源。“最近幾天,還會有新增臨床確診病例數,但會不會一直保持新增14000多,我覺得不一定。這不能意味現在疫情趨勢變得不好了,只是目前措施加強后的反映。”

最新新冠病毒流行病學論文發布,全方位認識COVID-19

隨著疫情的發展,醫學類預印本雜志medRxiv也在最近上傳了一篇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分析論文,就該病的患者分布、傳染性等特征給出了新的論證和觀點。

日新增近15000人的背后:新冠肺炎診斷標準更改,RO感染值高達3.77,拐點尚未明朗

其分析數據來自中國疾控中心,納入了截至2020年1月26日向其報告的所有COVID-19感染患者。他們來自30個省,共8866名,其中4021名(45.35%)經實驗室檢測確診,最早出現癥狀的可追溯至2019年12月7日。

十分關鍵的信息是,在全部8866個病例中(包括疑似患者)病死率為3.06%,其中確診患者中重癥肺炎病死率為5.88%。男性、大于60歲、確診時已出現肺炎、診斷延誤超過5天,這些危險因素與病死率上升呈現顯著正相關。老年男性確診時已出現重癥肺炎病死率為9.47%。研究認為相比SARS,COVID-19具有類似的傳染性,但病死率顯著低于SARS(9.2%)和MERS(34.4%)。

同時研究得出的R0大約為3.77,這比之前相關研究預估的都要高。

·關于患者分布

研究結果顯示,確診患者平均年齡(±標準差)為49±16歲,與疑似患者相當。有14名10歲以下的兒童被證實感染了新冠病毒。整體來看,確診患者中女性比例為45%,疑似患者為49%;一半患者的年齡在50歲或以上 (47.7%)。

通過分析發現,每10萬人的發病率(2020年1月26日的患者人數除以特定地區的人口規模)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男性為0.31,女性為0.27,男性患者占比較高。

此外,研究發現,確診患者從發病到診斷的中位時間為5天;總體病死率(CFR,觀察到的死亡人數除以患者人數)估計為3.06%。年齡≥60歲、嚴重肺炎的基線診斷和診斷延遲的男性患者與CFR顯著升高有關。

·關于傳染

研究顯示,基本再生數R0(指在無另外感染的人群中,一個病例在其傳染期間平均可傳染的病例的預期數量)約為3.77,靈敏度范圍為2.23-4.82,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傳染3.77個人。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數據比此前中國疾控中心發表在《NEJM》上、引發輿論質疑的論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在中國武漢的初期傳播動力學》所得出的2.2,要高不少。

論文分析多種病毒的不同潛伏期和傳染期的結論顯示,SARS病毒相比,新冠病毒具有相似的傳染性,但是病死率比SARS低。

分析指出,在傳播上,盡管始發城市武漢自2020年1月23日起就被封鎖,但由于正值中國傳統新年,大規模的人口流動還是加劇了這種疾病的傳播。

·關于疫苗與防控

迄今為止,還沒有針對這種病毒專門設計、在臨床上得到有效驗證的抗病毒治療藥物或疫苗。非藥物干預,例如關閉公共聚會場所、戴上口罩和遠離社會人士,可能減慢疾病的傳播;但是,如果不聯合使用這些措施,可能無法完全遏制新的高傳播病原體的爆發。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