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晶體管研制成功,未來我們電腦會更小的節奏!

巫盼 8年前 (2017-07-01)

科學家研制出首款納米晶體管,體積更小且運行速度更快。

在信息科技領域,有一項著名的定律,叫作摩爾定律。該定律是由Intel的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大意為當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件數,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摩爾定律揭示的是信息科技發展的速度,許多年來,伴隨著硅晶體管的縮小,計算速度也不斷地增加。但近幾年,作為計算機硬件的基本元器件,晶體管的尺寸已經達到了極限。不過科學家近日研究出一種新型的納米晶體管,體積更小且速度更快。

納米晶體管研制成功,我們電腦會更小的節奏!

關于納米晶體管,雖然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試驗,但是使用該種材料一直都有一個巨大的難題:為了獲得最佳性能,納米晶體管的尺寸不得不擴大到100納米,也就是比當前使用的大多數晶體管還要大。因此一直以來,在用此種材料制作芯片的研究上也沒有實質性突破。

為了研制出這種大小只有40納米的納米晶體管,科學家采了用一種新技術,這項技術可以構建讓電流直接流入流出的鉬觸點,且觸點也會與晶體管端部連接,從而使體積更小。制作過程中,他們在低溫下進行晶體管的粘合,以縮小接觸間隙。同時,研究人員設法在兩觸點間放置幾個平行的納米管,來代替原先傳輸電流的納米“電線”。

電子測試表明,該納米晶體管制作的芯片比硅芯片運行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相信很快,電子設備硬件的配置會再刷新一次。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