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WAIC“高光”時刻系列回顧:人工智能與法治結合,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發展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逐漸成為推動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因素和源動力。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逐漸成為推動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因素和源動力。然而,在人工智能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挑戰也應運而生。如今,圍繞人工智能在倫理、道德、法律、安全等關鍵領域的法規制定已是迫在眉睫,成為全球各國專家無法回避的新課題。
在去年9月舉辦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人工智能與法治”高端研討會上,多位重量級嘉賓圍繞人工智能與法治結合的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共同尋找解決之道。
圖 | 論壇現場
法律應對人工智能進行有效規范
令人欣慰的是,研究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范和引導人工智能行業良性發展,更好地造福人類,已經成為法學法律界及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正日益成為法學研究的一個新的重要方向。然而,面對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的日新月異,相關法律的制定仍然存在滯后性,如何通過法律對人工智能實施有效的監督和規范,一直是業界討論的焦點。
圖 | 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究員 趙志耘
對此,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究員趙志耘認為: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來看,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物聯網、云服務等是打造智能經濟、建設智能社會的關鍵基礎性技術支撐,需要在推動發展和有效規范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需要把發展放在第一位,同時做好相應的制度、法律、規范和標準等方面的準備。
關于人工智能的立法,其難點在于人工智能是否具備主體資格。目前,人工智能在法律上的地位并不明確,提高了司法工作的難度。例如,智能醫療技術造成的醫療事故該如何定性?無人駕駛汽車造成財務損失或意外傷人又該如何歸責?人工智能是否能夠具備自由意志等問題普遍存在,只是還未能形成一個能夠被廣泛接受的結論。
圖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彭誠信
為此,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彭誠信提出了人工智能享有有限法律人格的設想,并從明確其歸責原則、為其強制購買責任保險、在一定范圍內先制定具體的“人工智能發展法”三個方面,針對人工智能的法律主體地位作出回應。
據悉,彭誠信教授對人工智能與法制問題多有論著,他主編的“獨角獸法學精品•人工智能”叢書(《機器人是人嗎?》、《誰為機器人的行為負責?》及《人工智能與法律的對話》)在業內頗具影響力。
圖 |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會長、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劉憲權
此外,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會長、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劉憲權也表示:“應根據不同時代機器人的特征確定涉機器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承擔路徑。”他認為,我國目前的刑罰種類都無法適用于強智能機器人,應重構我國的刑罰體系,使得強智能機器人被納入刑罰處罰的范圍,并針對其自身的特點,設立特殊的刑罰處罰方式。
人工智能助力法制現代化建設
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不止有挑戰,也將推動法制的變革與創新,從而促進人類社會福祉。
圖 |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 張文顯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文顯在致辭中指出,法治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將成為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有力推動。
圖 | 上海市副市長、上海市公安局局長龔道安
上海市副市長、上海市公安局局長龔道安強調,上海作為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理應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范和引導人工智能行業良性發展等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人類科技發展的未來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礎。
實際上,目前已經有人工智能在司法領域的應用落地。目前,上海正著力打造國家人工智能發展高地,為司法現代化提供了機遇,已成功研發應用了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輔助辦案系統。
圖 | 上海市法學會黨組書記、二級大法官、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原院長崔亞東
上海市法學會黨組書記、二級大法官、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原院長崔亞東全面介紹了該系統的研發背景、總體定位、基本架構、技術原理、主要功能、研發過程、取得的知識產權,以及該系統的應用、所發揮的主要作用、評價與反響、全國部分省市推廣應用的情況,直觀展示了智能科技成果助力法治中國建設,推進司法公正、促進司法文明的鮮活案例。
崔亞東還指出,實現司法現代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人工智能國家戰略為司法現代化指明了方向,人工智能最新發展為司法現代化提供了科技支撐。刑事案件智能輔助辦案系統的成功研發,助力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落地,進一步開拓了思路。
另一方面,自本輪司法改革以來,法官和檢察院人數均大幅縮減,案件數量卻逐年上升。具有關機構統計,全國律師從業人數不足40萬,每年的法律服務需求則高達6億人次,說明法律服務人才面臨巨大缺口。這給人工智能與法治的結合帶來了廣闊的市場。在查閱卷宗、查詢文獻條律、庭審記錄、問答咨詢等簡單和重復性的法務工作領域,用人工智能替代人力可明顯提高司法效率,擴大服務范圍,從而助力法制現代化建設。
總之,人工智能與法治之間的關系可謂相輔相成,人工智能助力提升司法效率、推動法治現代化建設,而法治讓人工智能更規范、更人性化,有助于人工智能技術良性、健康發展。
2019年8月29日至31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在上海世博中心及上海世博展覽館再度拉開帷幕。屆時,來自學界、政界、商界及法律界的知名學者、專業人士將再次就人工智能發展應用及其相關話題展開深入討論,為行業帶來新銳觀點與分析,期待您的參與!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