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社招俊?。鹤鱿M級機器人,首先需要打動自己
他的一次基于興趣的創業,圓了多少大小孩子的“機甲夢”。
機動戰士高達、新世紀福音戰士、變形金剛……在看著這些影視作品的同時,不少人心中生出了一種“機器人情結”,在機器人與人產生互動時表現向往,在機器人之間發生格斗時熱血沸騰。
與此同時,“機器人情結”也成為許多人踏入機器人創業圈的那顆啟明星,比如國內工匠社的創始人兼CEO招俊健,出于對機器人的憧憬,他正在從事格斗競技機器人的創業,幫助不少人圓了“機甲夢”。
圖 | 工匠社創始人兼CEO招俊健
玩具市場正在退化,AI等技術為其注入新活力
如果再做細分的話,格斗競技機器人屬于娛樂性機器人,相比于工具類機器人,這類具備“玩具”屬性的機器人往往更為吸引消費者。
事實上,機器人玩具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只不過在招俊健看來,“傳統玩具市場增長乏力,而我們可以利用技術對其性能、玩法、應用、互動性進行升級,強化機器人的性能和互動性。”
因此,不同于以往印象中的機器人玩具,招俊健在產品中融入了AI的技術,帶領團隊打造了桌面級格斗競技機器人。
與此同時針對落地市場這一塊,他在經營過程中找打了兩大方向,分別是競技娛樂市場和機器人教育市場。以機器人教育市場為例,“在學校、培訓班等場景中,格斗競技機器人被運用的非常成熟,甚至還當選為2018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小學組的指定用具。”
產品迭代升級是一個反推的結果
目前,工匠社已經推出了一款格斗機器人產品和一款游戲機器人產品,分別是GANKER和GEIO。
相比于第一代產品,GEIO融入了AI、FPV等前沿技術,增加了低功耗視覺識別、姿態控制系統、AR等,讓它能夠自主識別敵人并發動攻擊,也可以根據消費者的手機移動而產生相應的移動效果,增添了許多更有趣的玩法。
針對產品的迭代升級,招俊健將靈感的誕生歸功于消費者,“這些功能之所以會出現,來源于消費者提供的需求反饋。”他將這個過程稱之為“反推”。
他以GEIO的“視覺鎖敵”功能為例,有買了GANKER的消費者給出反饋,表示它不能做到鎖定前方敵人,無法讓武器對焦并打中對方。收到反饋之后,工匠社的團隊就開始想辦法,考慮到這樣的小型機器并不具備很大的計算能力,經過多次研發之后,就有了現在GEIO所擁有的“低功耗視覺識別”能力,讓機器人在視覺等方面實現“自主”和“精準”。
“消費者需要這個功能,我們就自己想辦法,提高某些方面的研發實力,從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繼而推出新一代產品,這是一個反推的過程。”
招俊健說到,目前工匠社在海內外已經擁有了幾十萬個粉絲、上百萬的關注,另外還有線下的俱樂部等等,這些都是他們獲得反饋的第一來源,尤其是那些已經購買了工匠社產品的消費者,對產品的不足更為清楚。這之外,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他們也會進行市場調查等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打磨產品,工匠社在發展戰略中還存在另外兩條路線,分別是賽事和IP。
賽事方面,除了自己主辦全球GANKER機器人擂臺賽、GANKER機器人涂裝大賽等,工匠社也參與了一些世界級的機器人賽事。對于賽事,招俊健更愿意將之理解為“體驗”,“公司需要為產品打造服務和體驗,我們通過賽事首先服務已購買工匠社產品的消費者,再通過他們進行二次傳播,從而在不消耗太多資源的前提下擴大品牌和產品的覆蓋群體范圍。”
與此同時,出于同樣的目的,工匠社也正在加快推進產品的IP化。借助于騰訊、光控眾盈資本等投資方的優勢,工匠社持續在動畫、漫畫、小說等方面投入精力,以打造屬于工匠社的機器人文化。
接受質疑,但不接受全盤否認
看過機器人比賽的都知道,為了贏得比賽,對戰方需要讓自己的變強,于機器人而言,這涉及到編程和DIY。
就目前機器人市場來看,尤其是那些具備娛樂或教育功能的機器人,“編程”已經成為了一個戰略必備功能。不過,針對這一功能,市場上也存在一些質疑,在部分消費者看來,所謂的具備編程功能的機器人多只是披著鮮亮“編程”外衣的玩具,這一功能并不存在實際意義。
面對質疑,招俊健明確表示:“我們接受質疑者的建議,但是并不會回答他們的否定。”在他看來,“世界上所有的創業項目都是‘無中生有’的,然后創業者再將之做的更為合理,最終實現價值。”
目前的體現形式上,孩童等群體進行編程時,多是將幾個可視化指令框進行排布和拼接,在一些家長眼中,這種編程教育的意義似乎并不大。
針對這個問題,招俊健表示,編程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體驗過程是具備獨特性的。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需要通過拖拽式圖形編程塊重新構造一個“控制器”,而非使用官方預設的控制系統,使用者能夠更好的得到邏輯思維訓練,以及了解機器人運行的原理。
“編程是否能真正實現它本身的意義,這也是后面需要不斷進行完善的。”他表示,“因為有質疑,才會有不同的idea,這是我們所需要的,但是完全的否定就沒有意義了,因為每一家公司都需要一個開拓的過程。”
最后
目前,工匠社已經在去年完成了近億元的B輪融資,現有投資方中也不乏騰訊等實力雄厚的資本。
從一個消費級機器人創業者的角度出發,招俊健對于機器人融資有著自己的一套心得。不同于面向B端的功能性機器人等,他認為從事消費機機器人創業首先得過自己的那一關。
具體說來,“只有先打動自己,其次才能打動消費者,最后打動的才是投資者。這個時候,投資人的投資是一個錦上添花的過程,只是提供一個速推的力量。如果產品連自己都不能打動,融資再多、再快也是沒有用的。”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