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AI的方方面面,參加世界智能大會的李彥宏和馬云說了很多
智能世界長什么樣?當前人工智能的發展又如何?這些都是我們在思考的問題。
今天,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共同主辦的首屆世界智能大會于正式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大會以“邁向大智能時代”的主題,李彥宏、馬云等多位業內大咖都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圍繞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做了自己的解讀。在這里,鎂客君做一個小小的梳理總結,看看他們都在會上說了些啥?
李彥宏——人工智能已經從下一幕變為這一幕
李彥宏講到,去年他還稱之為下一幕的人工智能現在已經發展到了這一幕。他表示,人工智能時代不斷有新東西出現,并以谷歌的自動駕駛項目為例,說:“現在,全球范圍內,無論是互聯網公司還是汽車廠商,大家都意識到了自動駕駛代表汽車工業的未來。”
在李彥宏看來,中國在人工智能的發展上有著優勢,市場、人才無不兼備。“我們似乎天生適合干這個。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需要巨量數據,我們有這么大的市場,我們不領先就說不過去了。”李彥宏說。
李彥宏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成就,舉世矚目,人工智能在應用領域每天都有新的東西出現。他還列出了幾個例子,比如百度,正在嘗試著用AI技術、人臉識別技術幫助走失的孩子回家等等。
李彥宏表示,過去的創新來自大學、實驗室,未來的創新會來自數據、場景。
李彥宏在現場反駁了李開復的“未來AI時代很殘酷,全球只有七家公司才能從中獲益”的說法,表示“人工智能時代不是某一家公司或幾家公司的專利,而是很多公司在一起來做的事情”。“比如百度,我們在無人駕駛上做了好多年了,我們依然認為光靠百度是做不成的,我們需要把汽車制造商、出行共享運營商引進來。大家一起合作才能把智能技術推向一個高潮。”李彥宏稱。
此外,對于人工智能時代與互聯網時代的不同,李彥宏還提醒道,這兩個時代在思考方式上的不同。他表示:“手機會長期存在,但是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已經不多了,需要把思維方式從‘think mobile ’轉換到‘think AI’上。”
馬云——讓機器做人所不能做得事情
馬云說,現在人們對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理解是錯誤的。在其看來,機器應該是像人一樣具備學習能力,而“人工智能”這幾個詞的翻譯使得所有人都在希望,機器怎么樣像人一樣去干活。另外,對于“大數據”,馬云解讀為大計算+數據,而不是人們一般以為的大量的數據。
馬云認為,智能世界有三個最主要的要素,分別是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所有的數據基于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基于互聯網是一個生產關系,基于所有的數據連通,基于強大的計算能力,只有這種可能性,我們才能進入到一個所謂的大的智能世界。”馬云表示。
馬云表示,智能時代是為了解決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以及了解人不能了解的東西。他在現場說到:“我們應該讓機器去做人類做不到的東西,讓機器去發展自己的智能的力量。尊重機器,敬畏機器,一個巨大的系統的誕生,它會與眾不同的做出不一樣的東西。”
在馬云看來,未來人工智能對于人類的沖擊一定是非常大的,而且會非常疼痛,很多工作將會消失。不過,與此同時,它的出現還會誕生很多新的就業,但前提是要早做準備。
馬云稱,人工智能對于中國來說是一個毫無疑問的巨大機會。首先,中國的慣有“套路”是在不利的環境中找出機會,比如現在的互聯網、大數據,以及電子商務等等。其次,機器智能和人工智能發展的前提是海量數據,而這是中國的優勢所在。
馬云還表示,如何為即將到來的疼痛做準備?關鍵在于教育方式和創新機制的改革。比如教育,應該讓孩子以不同的方式學習,學習不同的東西,多花點精力在琴棋書畫上,以讓其朝著智慧、格局掌控、執著堅持和創新等方向發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繼貴陽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關于“人工智能什么最重要”話題的隔空論戰之后,在此次大會上,馬云再次與李彥宏對上了。
對于李彥宏所講的貴州的事情,什么擔心兩人同場演講觀眾都被馬云“勾搭去”,什么因為擔心兩個人觀點不一樣而杠上,所以馬化騰出來打了個圓場之類的,馬云表示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兩個在那兒。
同時,馬云現場還表示:“多花點時間在客戶和未來身上,比多花一些時間在競爭對手上要來的重要。”從這句話聽來,總感覺李彥宏被硬生生的給忽視了。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