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到來

巫盼 9年前 (2016-10-17)

給計算機以數據,夠它用以毫秒;授計算機以搜索,夠它用一輩子。

人工智能時代到來

【編者按】作者:大軍讀書匯

在如今,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謂是一日千里。誰還曾記得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那時僅僅用作計算還是那樣笨拙的“真正”只用于“計算”的機器。

人工智能時代大沖擊

計算機的加速發展推動了機器人、感知以及機器學習領域的進步,這些成果讓新一代系統可以匹敵甚至超越人類的能力。無論我們接不接受,這些發展都非常有可能會開辟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繁榮而安逸的新時代,但是轉換過程可能會很長,也會很粗暴。

警報隨處可見?,F代發達世界的兩大災難——持續性失業和不斷加劇的收入失衡,讓我們的社會承受著折磨,甚至在經濟持續發展時也不例外。如果對這些現象置若罔聞,我們可能會在越來越舒適和富有的背景下看到大范圍貧困的發生。

全面接管人類的工作與生活

●●智能正在解放你的雙手

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在兩個方向上有所突破。第一類,合成智能;第二類,人造勞動者。

第一類新系統已經進入應用階段,它們從經驗中學習。但是和人類不同,人類所能吸收的經驗被廣度和規模所限,而這些系統卻能夠以極高的速度檢查有意義的海量樣本。

在大多數情況下,機器學習程序的創造者可以通過窺視其復雜并不斷進化的構造來理解或解釋這些系統知道什么或它們如何解決問題。這些程序在解釋自己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上,雖不比人類專家強,但它們就是知道答案。對于機器學習系統最好的理解就是,它們發展出自己的直覺力,然后用直覺來行動,這和以前的謠言——它們“只能按照編好的程序工作”,可大不相同。

第二類新系統來自傳感器和執行器的結合。它們可以看、聽、感覺,還能和其所在的環境進行互動。也許這類系統越是強大,就越會讓人覺得簡單,因為它們完成的是人們習以為常的任務。它們會種田、粉刷房屋、清洗人行道、洗衣服和疊衣服等?;蛘咚鼈冞€可能會被分配到危險或人類不肯能接近的環境中去救火、在海底開礦或者在戰場上作戰。雖然這些系統缺少常識和一般性的智力,但是它們能毫不疲倦地在混亂而多變的環境中完成種類龐雜的工作。

●●社會趨勢巨變:未來更像過去

另一個無法避免的趨勢可能看起來有些奇怪:科技將傾向于聯合化和簡單化。當生物在不斷生根發芽的“生命之樹”上增殖和分化時,相對應的機械“生命”卻反其道而行之。

未來看起來會比你想象中的更像過去。我們的生活也許會更加復雜,但因為我們身邊出現了由無形的科技低調掌控的各種全能而多變的設備,生活會比今天看起來更簡單。人造勞動者來襲,它們會真真正正地席卷工作場所并幫你完成雜務。

經濟失調,財富集中化

在工業革命到來的時候,那些技術熟練的紡織工人還可以毀掉奪走他們工作的織布機,但是你要如何才能回擊一個手機應用呢?

加速的科技進步進一步導致了長期失業和經濟失調,信息科技的進步已經在瘋狂地割據實業公司、搶奪個人的工作,這種速度遠遠超出了勞動力市場的適應能力,而且情況還會越來越糟。資本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取代勞動力,并且新財富正在被不合比例地分配給已經富裕的人。

現在的工人可能既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來掌握這些新崗位所需的技能。如果財富增加會讓水漲船高,但也不過是抬高所有的游艇,湮沒所有的小船。

那些真正的有錢人,和你我都不一樣。福布斯估算杰夫·貝索斯的個人資產達到了320億美元(截至2011年3月)。他每天都有960萬美元入賬,這意味著什么?與之相比的是,美國大學畢業生的平均終身所得是230萬美元,而高中畢業生的平均終身所得是130萬美元。貝索斯周六一邊上高爾夫球課一邊賺的錢,就比4個大學畢業生的終身所得加起來還要多。

隨著計算能力的增強,到了一定的階段之后,量變就會成為質變。今天擁有幾千萬美元可支配資金并不會影響你的生活方式或者你在必要時幫助朋友和親戚的能力。但是錢會給你力量,讓你有能力左右選舉,影響政客和立法,改變公眾議程——但是最主要的是,你有了把社會資源向你的個人利益轉移的力量。

持續性失業

失業將會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一一但是令人驚奇的是,失業的原因并不是因為缺少工作機會。真正的問題在于,完成工作所需的技能會快速發展,如果勞動力的培訓方式沒有重大改變的話,那么技術改變的速度會遠遠超過勞動者的適應能力。

●●淘汰的不僅是工作,更是技能

科技變化帶給勞動市場的影響也是如此。只要改變是平緩的,市場就會自動作出調節。如果改變得過快,市場就會變得一片狼藉。

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進展對科技變化的促進作用可能會以兩種基本的方式攪亂我們的勞動市場。首先是一個簡單的事實,大部分自動化作業都會替代工人,從而減少工作機會。這就意味著需要人工作的地方變得更少了。這種威脅很容易看到,也很容易度量。雇主們會大量引人機器人,并把工人清走。

第二種威脅更加微妙,更難預測。很多科技進步會通過讓商家重組和重建運營方式來改變游戲規則。這樣的組織進化和流程改進不僅經常會淘汰工作崗位,也會淘汰技能。

看不見的威脅,更致命

我們的大腦只能注意到可以看得見的危險,但是不可見的事物可能同樣危險??萍荚诎l展的道路上有些自相矛盾,同時進行著增殖和合并,而且我們并不適合研究結果,更不用說預測未來了。靈活的機器人系統,有獨立行動能力,分布廣泛,能夠跨越物理和電子領域,并且在超乎尋常的距離內以超越人類的速度交流著。它雖然容易被忽視,但卻有著病毒一樣不容小覷的力量。

隱形的電子智能體正不斷涌現出來,它們代表著所有者的狹隘私利,并以此為原則采取行動,除此之外它們并不關心對其他人造成的任何影響。因為這些智能體隱秘而無形,我們無法感知它們的存在,也不能理解它們的能力。

任何時候,只要你買東西、訪問網站或者發表評論,都有一支由電子智能體組成的雇傭軍在暗處“觀察”著你。即使你身處荒原,也有人在監視你。

強大的自主智能體的出現引發了嚴肅的倫理問題。大多數我們分配資源的方式遵循了一種不必言說的社會規范。

究竟應該是你為你所購買的機器人犯的罪負責呢,還是應該讓它自己為自己負責呢?它有為自己負責的權利嗎?

重塑社會,擁抱智能大未來

在人工智能的沖擊下,未來的社會必將重塑,人類又該何去何從呢?

未來的法律

——機器人犯罪,誰才該負責?

在人工智能的未來,機器人可不可以成為道德行為體呢?他們會算作“人”嗎?如果你擁有的人造人犯了罪,你一定是希望它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是要如何懲罰一個合成智能呢?

●●強制“失憶”,最好的懲罰嗎?

不是所有犯罪者都要承受同樣的后果。懲罰不僅要符合罪行,還要符合罪犯。懲罰一個合成智能需要干涉它達到目標的能力。這種做法可能不會像在人身上一樣,造成情緒影響,但是對于我們法律系統如威懾和改造的目的來說卻很管用。為完成使命而設計的合成智能,在遇到障礙時會為了達到目的而改變自己的行為??赡軆H僅因為它自行看到了其他實例,就要為錯誤承擔責任。

所以強制“失憶”的懲罰,是最好的懲罰嗎?這可能聽起來無傷大雅,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對于銀行或者程序擁有者來說,這可能會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因為這個程序多年以來根據上億筆實時交易才調整好自己的性能。不難猜想,合成智能所有者為了避免這樣的后果也會據理力爭。

●●讓人造人擁有財產

強制性的失憶并不是干涉合成智能實現目標的唯一方法,我們還可以撤回其行動的權利。事實上,合成智能的使用許可與合成智能對自身行為的責任是相輔相成的。

合成智能可以被給予權利(比如以執照的形式),也會承擔責任(比如避免損害他人財產),就像所有其他能夠感覺、行動或作出選擇的實體那樣。處理此類問題的法律框架被稱為“人格”。

這些合成智能會不懈地追求我們為其設定的目標,并且在和人類的競爭中勝出,如果賦予合成智能權利,合成智能和人造勞動者會作為獨立的道德行為體而出現在各個地方,他們會從事工作并且賺錢,他們會擁有自己的銀行賬戶和存款,并逐漸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些合成智能的所有者再也不用擔心,哪一天自己的人造人做出了自己不知道的壞事而受到牽連。他們可以自己交罰金或者為犯罪行為埋單。

但是,和這些人造人比起來,我是不是顯得比較笨拙,低效?未來會不會有一天,這些人造人擁有越來越多的財富,最后我們卻要為他們打工呢?

未來的決策

——從人到機器,決策權的轉移

真正的價值在于數據,而掌握著所有數據的不是人類,而是那些合成智能。所以,亞馬遜當然會知道你喜歡什么圖書。這些合成智能甚至比你自己都了解自己,他們知道你的喜好、知道你在關注什么電視劇、他們知道你最近可能身體有點不舒服、他們甚至知道你下一步想要做什么。在這些合成智能面前,你是透明的,而我們自己卻并不知道。

我們仍然每天會擁有完整的決策權。畢竟我們在一個自由的國家,你能自己做決定,要不要隨你,你可以選擇去走任何一條不尋常的路。話說回來,雖然作為個人你有享受自由的權利,但是作為集體的我們并沒有。合成智能完全有能力在允許個人意愿的情況下(何況這些小愿望也沒什么出乎意料的)以一個相當高的統計精度來管理群體行為。

各種各樣的合成智能小心謹慎地和我們討價還價,采取我們的方法,記錄我們的興趣愛好。但是在此之中有兩種明顯不同的做法,一種僅僅是把相關的機會送到我們眼前,另一種則是激勵我們作出惠及他人的行動。而設計這些激勵,同時也管理著我們集體行為的相關機構,正在逐漸從人轉移到機器。

這是一個陌生的前沿,在人類歷史上從未發生過。正當你驚奇于現代世界不斷增加的方便度、個性化以及高效率時,新的社會制度會悄無聲息地潛入,如貓一樣前行。在幕后,雖然龐大的合成智能會向你提出一個你能接受的交易,但是利潤卻薄得不能再薄。那么,它會把最大的利潤留給誰呢?

未來的財富分配

——誰會成為最富有的1%

我們在前面講過,真正有錢的人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他們除了非常有錢意外,很多富人甚至會購買或支持運動隊,整個體育項目。據調查顯示,最富有的1%家庭累計擁有的財富超過了整個力量美國財富的1/3——差不多20萬億美元。最有錢的1%可以雇用美國2/3的工人。大概剩下的人的工作就是為那些有幸為富人工作的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

但是富人并不會傾其所有地消費。這些錢被用來再投資或留作他用,他們把回報累積起來用作個人“貧困時期”的信托資金或退休基金;另外,你看不到那些富人為新觀念而投入的人力,因為這些投入已經體現在商品和服務中了。這就是俗話說的“富人更富,窮人更窮”。

雖然看起來看,社會的不斷發展使人們的整體生活水平提升,整個社會也正在變富有。但是貧富差距也進一步擴大,我們的生活卻并沒有過的更好。拼命掙扎的窮人正在受到合成智能的威脅,將面臨工作被替代,無法再就業的殘酷問題。是不是將來政府進一步調整、制定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呢?

未來的工作

——無論你的領子是什么顏色,機器都會毫不留情。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使得人造勞動者會取代對大部分技術工人的需求;合成智能會大面積代替需要由受過教育的人來完成的工作。在應用的最初階段,很多新的科技會直接代替工人,用幾乎同樣的方式完成工作。但是其他創新不僅會讓工人閑置,還會淘汰他們所從事的工作種類。

●●經常失業的人與沒有人想雇用的人

考慮到自動化對勞動力造成的兩種不同的影響——代替工人以及讓技能變得無用,經濟學家為這兩種失業類型取了兩個不同的名字。第一種被稱為周期性失業,指的是人們在就業和失業之間循環。在經濟蕭條時,待業的窮人數量可能會增長,從而導致更高的失業率。但是從歷史上說,一旦經濟復蘇,閑散的工人就會找到新的工作。失業的人數減少,同時待業時間也會變短。

另外一種失業形式被稱為結構性失業,它意味著有一些失業的人完全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他們整天發送簡歷,但是沒人想要雇用他們,因為他們的技能找不到對應的工作。

在人工智能時代,不要只認為“藍領”的司機、機械工人、倉管員會被人造勞動者代替,知識工作者的律師、醫生也將被合成智能所取代。

如果自動駕駛的卡車更安全、準時,那時還會愿意請一個司機呢?如果合成智能倉管員能記住倉庫里任何一個商品的放置位置,并能把它安全的運送到目的地,那誰還需要搬卸工人和倉管員呢?

同樣,對于律師和醫生這樣的職業,作為人類的我們永遠不可能記住所有的法律和所有的醫學知識以及案例,那如果有一個全能的能記錄所有案例、數據、病例的合成智能,誰又會去找容易犯錯的人類律師和醫生呢?

雖然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的工作專業領域即使對于專家來說也過于龐雜和多變。尤其對于醫生來說,他們不愿意把對病人治療方案的控制權拱手讓給合成智能。但是最終,如果結果證明合成智能才是更好的選擇,患者們便會主動要求去看能力更強大的機器人醫生,而不是勞累過度的人類醫生,更何況所需費用只會是人類醫生的零頭,正如現在很多人更喜歡讓ATM機為自己數錢,而不是人類出納員。

人造勞動者將會取代體力勞動者,合成智能也將會席卷很多腦力工作。無論你的領子是什么顏色,自動化都會毫不留情。

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終將會達到一個人機共生的經濟生態。當我們從一個大部分工作都需要人的體力和精力來完成的世界,轉化到一個自動化的世界時,如何分配增加的財富至關重要,除了那些找到為數不多的好工作的人以及富有到可以積累個人資產的人,我們也要把財富分配給剩下的人。最終,我們會發現自己和機器是以共生關系或者寄生關系一起生存的。

未來已來,歡迎來到未來。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