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ECH”AI芯片商業化之路前瞻:芯片發展破局之道,AI局內人有話說
地平線、云知聲、云天勵飛、閱面等典型AI芯片企業將道出他們的芯片發展之路。
8月的北京,最熱的除了天氣之外,莫過于即將到來的“M-TECH”AI芯片商業化之路論壇活動。
在由鎂客網主辦的這場“M-TECH”主題活動上,我們邀請了AI芯片行業中最有發言權的局內人,去探討他們是如何解決行業痛點,思考破局之道?
地平線——深具魄力的AI初創公司
談及自動駕駛,雖然近幾年涌現出諸多的創業公司,但是很少能夠有地平線這樣的魄力:在早期推出專用的自動駕駛芯片。去年年底,地平線對外發布了兩款計算機視覺嵌入式AI芯片——旭日和征程,分別面向智能駕駛和智能攝像頭。
最近,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IDL)杰出科學家徐偉宣布加入地平線機器人,擔任通用人工智能(AI)首席科學家,重量級人物的加盟,更是讓地平線的技術實力如虎添翼。相信在自動駕駛以及智能安防這樣的垂直行業里,地平線的AI芯片應用將會帶給業界更多期待。
圖 | 地平線、智能解決方案與芯片事業部總經理張永謙
屆時地平線、智能解決方案與芯片事業部總經理、資深半導體行業專家張永謙,將揭開AI芯片發展歷程中那些露出冰山一角的謎團。
云知聲——AI語音芯片的領先者
AI語音芯片有多火?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內,已經有超過5家AI公司表明要做AI語音芯片。其中,最早對外發聲的便是創下語音技術領域單輪融資最高記錄的云知聲,C輪系列融資總金額已達13億元人民幣。
而云知聲發布的全球首款面向物聯網領域的自研AI芯片“雨燕”(Swift),也是AI語音領域內最早面世的芯片之一。就在最近,它們宣布了開源全棧語音交互方案,為細分市場提供定制化方案。
圖 | 云知聲研發總監鮑晴峰
作為AI語音芯片的先行者,它們是如何考量AI芯片在細分領域的發展,云知聲研發總監鮑晴峰將在“M-TECH”AI芯片商業化之路論壇上帶來他的解讀。
閱面科技——堅信計算機視覺的未來不在“云”而在于“端”
去年11月,這家AI初創公司和英特爾達成合作,共同推出了“繁星”AI芯片模塊系列產品,該芯片模塊擁有強大的前端處理能力,能夠把類似攝像機這樣的硬件變成一個超級數據傳感器。
它們相信計算機視覺的未來不在“云”而在于“端”,所以一直致力于賦能終端硬件,從端上解決一些數據傳輸問題。它們就是專注于嵌入式計算式視覺技術的閱面科技。
圖 | 閱面科技CEO趙京雷
閱面科技CEO趙京雷一直堅信攝像頭是未來AI的超級入口,它們也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前進著。這樣一個有著豐富芯片經驗的初創公司,又將如何解讀AI芯片產業的那些痛點,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曠視科技——擁有極強的融資能力和落地能力
作為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獨角獸企業,曠視科技最近剛剛獲得來自阿里巴巴領投的新一輪6億美元融資,去年它們4.6億美元的C輪融資刷新了當時人工智能領域的融資紀錄。
從早期的純計算機視覺技術公司,到如今將技術落地到有價值的商業場景中,曠視正在轉變為一家以AI技術為核心的產品公司。
它們搭建的“Face++”云平臺為開發者們提供免費的、開放的人臉識別云服務,在個人消費以及商業IOT場景下不斷發力,比如OPPO Find X搭載的就是曠視的3D結構光人臉識別方案,除此之外,金融、安防、無人新零售等等都是曠視已經深耕的垂直應用領域。
圖 | 曠視產品總監沈瑄
去年也有消息傳出曠視科技正在開發自有的FPGA芯片,從算法、芯片到硬件產品的這條變現之路上,曠視產品總監沈瑄或會在現場給出他的解讀。
異構智能——圍繞AI芯片打造全棧式 AI 解決方案
今年年初,它們向業界首次展示了其自主研發的第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AI芯片 NovuTensor,據稱這可能是除了TPU之外,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單芯片。在原百度研究院杰出科學家吳韌博士的帶領下,這家頗為神秘的AI芯片公司還有著抗衡英偉達、谷歌的野心,它就是AI初創公司異構智能。
在云智能還是端智能這個問題上,異構智能的目標很明確,它們要打造“ASIC 芯片+訓練模型”的全棧式 AI 解決方案,既要解決云端數據中心的問題,也要覆蓋終端的安防、自動駕駛。
圖 | 異構智能中國區副總裁謝強
創業公司在AI芯片中的機會有哪些?全棧式的AI 解決方案適合初創公司嗎?異構智能中國區副總裁、GPU計算和深度學習市場推廣專家、前NVIDIA市場推廣總監謝強將給出他的答案。
深蘭科技——無人新零售的佼佼者
2015年這家公司推出了第一家無人值守門店,2016年發布quiXmart快貓智能零售系統,2017年2月聯合螞蟻金服推出takego結算系統,2017年6月發布AI自販柜,2018年初推出辦公室貨架的升級產品小蘭系列,同時啟動了自動駕駛商用車計劃,這一系列的快節奏產品打法來自深蘭科技。它們在四年時間內容,逐步形成了以深度學習、機器視覺、生物識別等技術為中心的AI應用生態鏈。
圖 | 深蘭科技集團副總裁、戰略委員會首席戰略官王昕磊
從無人零售到機器人再到無人駕駛,它們深諳技術商業化的訣竅。深蘭科技集團副總裁、戰略委員會首席戰略官王昕磊,作為人工智能,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圖像處理專家,他會指點出AI芯片商業化的迷津嗎?
云天勵飛——在智能安防上有制勝之道
毫無疑問,云天勵飛是智能安防行業的領軍者,并于2015年在深圳龍崗建成了全球第一套城市級動態人像識別系統云天“深目”。在AI+安防方面,它們協助破案5000余起,擁有全球最大動態人像數據庫。由它們自研的面向嵌入式端的人工智能芯片IPU將在今年年中流片,計劃明年上半年商用。
圖 | 云天勵飛聯合創始人田第鴻
在云天勵飛的三人初創團隊中,有兩人榮膺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其中之一便是云天勵飛聯合創始人田第鴻。田第鴻博士在視頻圖像領域有十幾年研發經驗,也是圖像視頻壓縮中“混合變長編碼”技術的主要發明人,由他帶領的云天勵飛是如何成為動態圖像識別領域的翹楚?他們選擇做AI芯片的背后邏輯是什么?在智能安防這條賽道上,制勝之道又是什么?一切答案都能在“M-TECH”AI芯片商業化之路活動中揭曉。
宙心科技——打造了SOC人工智能系統平臺
他曾一手帶起了軟件系統平臺技術提供商“中科創達”的智能硬件業務,爾后創業,面向智能硬件行業,打造并推出基于SOC的人工智能系統平臺,這是宙心科技的聯合創始人陳更新。
圖 | 宙心科技的聯合創始人陳更新
在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前期投入,宙心科技的第一代平臺ZEUS+已于2018年年初開始了規?;逃?,其中基于海思AI芯片的ZEUSAI+,將在機器人的平臺市場與英偉達TX2進行爭奪。宙新科技既想為上游提供的芯片開發智能平臺,幫助芯片推動落地產品化,又賦予下游終端產品的智能化升級。
陳更新的AI芯片發展策略進展如何,“M-TECH”AI芯片商業化之路見分曉。
最后
上述提及的AI企業橫跨自動駕駛、新零售、智能安防、智能語音等多個商業化場景,在鎂客網主辦的“M-TECH”AI芯片商業化之路論壇上,它們將圍繞AI芯片研發、流片量產、平臺設計、解決方案定制、產品應用等多個環節各抒己見,8月9日,我們在北京共同聚焦當下的AI芯片產業,層層剖析,進行全方位的探討和解讀。
活動報名請戳鏈接(活動名額所剩有限):
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8449078963500?td=4053118626487
關于“M-TECH”
“M-TECH” 是鎂客網硬科技品牌活動矩陣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以行業主題分享為主,對硬科技的行業現狀及發展方向給出權威、公正、前瞻性、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最終實現“替科技創新說媒,為行業發展把脈”的雙贏局面。
每年,鎂客網“M-TECH” 活動都會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地舉辦,圍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虛擬現實等硬科技議題,集聚產學研專家共同探討產業落地破局之道。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