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部署水下數據中心,未來將世界范圍內推行
微軟部署水下數據中心,利用可再生能源向沿海提供互聯網服務提升上網速度。同時,或將拓展商用服務器規模更多可能。
據外媒報道,微軟目前在水下部署了一個數據中心。這一項目目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向沿海城市提供互聯網服務,增加提升上網速度的可能性,同時,還可拓展新的服務器部署規模,節省費用并且非常環保。
報道中稱,該項目是Project Natick項目中的一部分。目前,微軟數據中心部署在蘇格蘭的奧克尼群島附件的水域。數據中心由864個服務器組成,而這些服務器裝在一個約為40英尺長的防水容器之內。該數據中心位于海面以下36米左右的地方,通過海底電纜進行供電。
據悉,該項目邏輯明確,即讓距離數據中心更近的用戶受益,減少了用戶和服務器之間的往返距離,從而讓用戶的網絡狀況更加流暢。
微軟表示,全球有近半數的人生活在距離海洋不到150公里的地方,而海洋在一定的深度下保持著低溫,將數據中心放在海底,從預算上就能節省很大一部分冷卻的費用,非常節約環保。
此外,對微軟來說部署水下服務器工程也是非常具有意義的一項探索性試驗。該項目證明海面以下部署服務器成功后,可以從而拓展商用服務器規模的更多可行性。
目前,Project Natick項目希望在90天內在世界上多個地方大規模部數據中心。部署預計在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內能夠完成。不過,隨著互聯網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這一項目的進程或許會更快。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