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寒冬”真的來了嗎?智能硬件創業者又該如何“過冬”呢

周彤 10年前 (2015-09-24)

其實沒有真正的寒冬,資本寒冬的本質是上一輪資本過熱,泡沫肯定存在,通常的做法是通過危機將泡沫擠出。

從2013年開始,融資界各種驚爆新聞:

看起來并不起眼,創意也并不是很好,技術含量也沒有很高的極路由在2013年10月獲得GGV(紀源資本)和創新工場千萬美元A輪融資;僅一年不到的時間又拿到了聯發科、KPCB千萬美元A+輪融資。

ShareSDK千萬美元A+輪融資,10分鐘搞定,從與投資人首次見面到款到賬,只用了不到15天時間。

一時間,媒體、投資人都熱捧互聯網創業。錢多項目少,投資機構之間也形成了激烈的競爭。他們不再嚴謹判別項目與商業模式,用撒胡椒面的方式完成圈地。在這樣的形式下,真正靠譜的團隊一般都會成為投資機構爭相投資的目標,自然估值就水漲船高,必然會有一些搶不到好團隊的,為了不掉隊,一些機構為了保證自己能搶到好的賽道,投了一些不那么“靠譜“的團隊。

估值過高其實對于企業而言并不是絕對的好事,當B輪融資開始時,很多CEO開始意識到,估值沒辦法取得更大的提升,天使看賽道看團隊,A輪看產品,B輪看數據,他們沒辦法拿出可觀的數據來找到接盤俠,A輪的數據靠作假興許還能蒙混過關,B輪估值幾億甚至幾十億的話起碼要有上億的銷售額,這個數據恐怕任誰都“造”不出來了。

今年二季度互聯網行業VC/PE融資事件規模為37.89億美元,環比下降50.36%;融資案例數量222起,環比下降10.84%。再加上中國A股動蕩,越來越多的創投界的人士開始認為,資本降溫的時刻正在逼近。

那么真的是資本“寒冬”來了嗎?其實沒有真正的寒冬,資本寒冬的本質是上一輪資本過熱,所以,“寒冬”是需要加引號的。

泡沫肯定存在,通常的做法是通過危機將泡沫擠出。了解了資本“寒冬”的本質,我們便可以看到智能硬件創業團隊是在“機遇”與“挑戰”共存的市場環境下的。

那么在資本寒冬下,智能硬件創業者如何過冬呢?

資本“寒冬”真的來了嗎?智能硬件創業者又該如何“過冬”呢2

產品上:核心競爭力很重要,產品為王

1、技術門檻與產品創意

很多團隊在前期過分的強調技術門檻和創意。其實任何產品都有其自然的生命周期,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舊產品自然會被淘汰;創意固然是好,可是往往一個好的創意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市場接受和認可,同時太新潮的東西可能會因為產業鏈上的其他產品不夠成熟導致配件價格高,市場很小,需要大量資金去做新市場挖掘和引導。

比較好的方式是選技術相對成熟,生命周期長并且可以找到微創新點的短線產品,用它來養后期可能會流行但是技術含量高,研發周期長的產品。

依然舉之前極路由的例子,它能夠得到投資人的青睞也自然有它的道理。站在智能家居的風口上,路由器作為家庭娛樂、家庭智能終端的入口,不會隨著3G、4G甚至5G時代而消失,生命周期長;技術相對成熟,不需要花很多精力和財力在研發上,只需要有微創新,再加上“風口”的風吹一吹;有它天然的市場存在,只要產品質量OK,不愁賣不掉。

至于他們團隊有沒有長線產品的布局現在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要想要在公司不斷做大做強的同時一直處于不斷上升的趨勢,我們必須放長眼光,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2、產品穩定性

有時候,當我們想做一款產品時,可能市面上已經有相類似的產品出現,大部分的人會想增加一個別人沒有的功能也許能獲取更多的用戶,在我看來,其實產品的穩定性更重要。目前這種互聯網+智能硬件的創業大環境下,產品的推廣唯快不破。在時間緊張,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我認為我們寧愿犧牲產品的局部功能也要花更多的精力在產品穩定性上不斷測試。

如何測試?除了內測之外,最好獲取一部分種子用戶,讓他們高頻率使用,并提出改進建議和測試穩定性。特別是即將眾籌的團隊,千萬不要想著產品雛形才出來就去籌錢以為拿到錢就可以批量生產出產品了。軟件創業和硬件創業最大的區別就是軟件出BUG只要程序員熬幾個夜就可以解決,硬件有BUG你損失的將是白花花的銀子。眾籌的跳票,產品死機、無法啟動、黑屏等穩定性問題會直接影響你的品牌,也會讓投資人很失望。

3、多方尋求合作,只做擅長的事

每個團隊都有他擅長的部分,有些領域不是你拿到融資招個牛人就能介入的,正如今年曾經紅極一時的小牛電動車,游俠智能電動汽車,智能硬件創業應該做自己擅長的部分,其它的盡量去尋求合作。

管理上:現金流很重要,錢要省著花

資本“寒冬”真的來了嗎?智能硬件創業者又該如何“過冬”呢3

現金流對于任何一個公司在任何階段都非常重要,尤其是硬件公司。

資本“寒冬”下,你有足夠的現金流那你便可以成為能活下來的那一個,這個很重要;當你要去融資的時候,現金流充足,不管是議價還是姿態,都可以表現從容;

甚至,當你現金流充足的時候,你可以在資本寒冬里面用較低的價格去并購一個實力不錯但是極度缺錢的公司。

由此觀之,當你沒錢時你要開源節流,即使是你融到錢了,現金流充裕的時候也應該省著花。

不要輕易燒錢買客戶,獲客是必須的,燒錢也要看如何燒,燒完了客戶會不會產生購買力,這些都是要分析的。

雖然在所謂的資本“寒冬”下,但智能硬件的創業者們大可不用過于悲觀。拋棄了燒錢的項目后,很多投資機構表示看好2B的產品、智能硬件、人工智能、大健康領域、有內容ip的娛樂產品。實際上,這一次的投資界的冷靜和沉淀反而更利于智能硬件等一系列真正能為社會帶來價值的產業獲得融資。

最后,用真格基金王強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能融到1萬過一禮拜,就不要為融100萬等一年,在資本“寒冬”里,要找到自己的獨特性、冷靜、轉換思路、自我沉淀。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