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科技大咖眼中的未來趨勢
作為當前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再伴隨著一個個小目標的實現,人工智能的未來被人們所看好。
在人工智能,人們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就開始了對它的研究,至今為止,人工智能也歷經了多次的興起和低谷,而今年人工智能的大爆發則歸功于谷歌DeepMind團隊旗下的機器人AlphaGo與韓國九段棋手李世石的那一場人機大戰。在這場大戰中,谷歌向人們展示了人工智能的神奇之處,也向人們展示了目前的人工智能與此前的不同,以及它的完全可實現性。
雖然還有一些人恐懼人工智能所帶來的變化,但是,隨著人工智能帶來更多的良性變化,人們更多的是懷著敬畏的心情去研發它,而人工智能時代已然成了未來的趨勢和必然走向。
眾多大咖看好人工智能
對于人工智能,有不少業內人士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在這些言辭里,包含的不僅僅是他們的個人想法,更多的是對一種行業或技術的引導。
就在本次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多位大咖都紛紛發表了自己對于人工智能整體或是某一應用的看法:
百度CEO李彥宏: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結束,未來的機會在人工智能。在其看來,未來人工智能將在無人駕駛、自動翻譯、物聯網、智能物流等多個領域得到充分應用。
聯想CEO楊元慶:互聯網正由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進入智能互聯網的時代。他認為,智能互聯網將更加深刻地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從而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和經濟運行的效率。
科大訊飛市場部總經理任萍萍:未來3到5年內,人工智能將替代人類簡單的腦力勞動,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此外,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外,也有不少業內人士發表了自己關于人工智能未來的看法。
美國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與倫理學教授、《人工智能時代》作者Jerry Kaplan:人類的未來會因為人工智能而變得更加美好。人工智能的可取之處不僅在于智能,更在于其可以解放人類的雙手,讓人類變得更加富裕。未來,一些低技能、單一的、重復的工種很快會被人工智能取代。
IBM現任CEO羅睿蘭(Ginni Rometty):我堅信在未來5年人工智能將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人們無法阻止人工智能的前行,這個趨勢將會繼續向前移動。
Google Brain之父Jeff Dean:人工智能將幫助人們獲得更多信息,或幫人們完成各種任務。他認為,人們離通用人工智能的距離是15年。
人工智能的研發正如火如荼
參照上面大咖的觀點,我們知道,未來將是人工智能的時代。而在此情勢之下,各團隊關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從他們的技術和產品中,我們也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受關注之重,也看到了人工智能實現的希望。
在對人工智能的研究上,參與者主要分為兩撥,一撥是財大氣粗的科技巨頭,諸如谷歌、亞馬遜、蘋果等等,除了埋頭鉆研人工智能技術之外,他們還極其熱衷于買買買,最中意那些技術極佳或有想法、出售價格不貴的初創公司。以谷歌為例,從2011年創立AI部門以來,谷歌收購了不下30家人工智能公司,其中涉及了語音識別、神經網絡、手勢識別、圖像識別、機器人等多個領域。在這些收購之后,是谷歌對于人工智能的探索野心,比如其最神秘的GoogleBrain,其中包含了無人駕駛、無人機、谷歌眼鏡等多個人工智能項目,此外,根據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人工智能和云服務儼然成了其最為看中的項目,甚至從別的項目拉攏資金以加大投資??梢哉f,谷歌是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行業布局上的一個縮影。
除了科技巨頭,另外一撥參與者就是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了。根據據CB Insights統計,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在2011年只有70家,在2015年就已經超過了400家,增長近六倍。在這些初創公司,其創始人多是一些學院派,比如曾在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擔任博士后研究員的依圖科技創始人朱瓏,或是一些在大公司從業多年的“老油條”,比如曾擔任英特爾中國研究院的馭勢科技創始人之一的吳甘沙。初創公司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也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自己干自己的,一種是干出一番成績待價而沽。不過,不管是哪一種,他們在人工智能上面的努力卻是不可磨滅的,并且一些公司也在國際上做出了名聲,就像零零無限、大疆、科大訊飛等等。
更多的人工智能產品走向生活
被眾多大咖看好、入局者逐年增多,在如火如荼的開發環境之下,人工智能產品也漸漸地走入大眾生活,而根據用途,也衍生出了一些新型的行業,像智能家居、智能醫療等等。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以及消費群體的需求,這些人工智能產品的用途和市場也漸漸變得廣泛。
以智能家居為例,此前,在家居生活上,人們根本不會想到,在某一天,屬于自己的私密空間會被一些擁有“大腦”的人工智能產品所占據。如今,人們可以通過智能音箱或手機APP對家里的家用電器直接下命令,孤獨的時候可以與家居機器人聊天、逗趣,掃地做飯什么的都被機器人包攬了,照此情況,我們的私密空間正在被人工智能所侵蝕,不過,幸而它們帶來的都是一些好的方面,讓人們擺脫繁瑣的家庭生活。
根據知名市場調研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發布的報告稱,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在2022年達到1220億美元(約8384億人民幣),2016-2022年年均增長率預測為14%。根據中國市場調查網發布的《中國 智能家居行業市場調研及2015-2020年投資趨勢預測分析報告》顯示,至2017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500億元。不管是從全球還是國內的角度來看,都只表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智能家居市場的未來是極其光明的,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的智能家居產品走入千家萬戶,由此,也就代表著一個人工智能化家居時代的到來。
此外,除了智能家居,還有智能穿戴物品、智能醫療服務、智能出行等產品,伴隨著這些產品的出現,人們的生活將會發生一次顛覆式的變革。目前,由于一些性能或政策的因素,有些產品還沒到達爆發點或是還不能夠落地,但是它們前進的腳步可是不會停下的。對于人工智能產品的普及,奇虎360CEO周鴻祎表達了一個樂觀的態度,他表示:未來是基于大數據的時代,人工智能產品在大眾消費領域的普及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與以往的人工智能的爆發不同,此次人工智能的爆發更多的是讓人們看到了希望。目前,無人機、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相繼落地,無人駕駛、機器人的性能也在研究人員的努力下漸漸向人類靠攏。另外,更多的人工智能產品滲入大眾生活,也讓人們漸漸熟悉了它的存在。這些現象無一不在提醒我們是人工智能在把人類的生活漸漸改變,變得更為便捷、舒適,如此一來,在消費者需求以及開發者的前赴后繼之下,人工智能成為未來趨勢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