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圖書,看著很美其實有點坑

巫盼 9年前 (2016-08-25)

當AR技術和書籍文化碰撞,擦出的火花是什么樣的呢?

AR圖書,看著很美其實有點坑

我們昨天報道了一篇AR涂色書在Kickstarter上眾籌的消息,在這本涂色書中,創作者描繪的AR體驗非常令人向往。而碰巧的的是,在剛剛落幕的上海書展上,山東教育出版社也推出了AR圖書《恐龍世界》。當AR技術和文化碰撞,擦出的火花是什么樣的呢?

什么是AR圖書?

AR圖書,顧名思義,就是將AR技術應用在書籍上,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讓靜態的圖文“活”起來。通常情況下,通過手機、平板的攝像頭去掃描AT圖書指定頁碼上的圖片,透過手機屏幕可以看到書中平面的人物形象變身為3D立體模型,點擊屏幕還可以進行互動,將視覺的畫面擴展到視聽多方位的體驗。

其實早在2015年,迪士尼就展示過一個把AR技術同圖書上色結合起來的項目,當小朋友在特定的紙上給卡通人物涂色的時候,智能設備里的app掃描后會根據當前繪畫的進度創建出一個相應的3D模型,并把這個3D模型同現實的繪畫實時疊加顯示在一起,小朋友可以借助這個app隨時觀察自己所創作的2D畫對應的3D模型。

AR圖書,看著很美其實有點坑

AR圖書,想說愛你不容易

為了進一步了解AR圖書的現狀,小編去亞馬遜、當當和淘寶逛了一圈。類似于下面這種AR圖書,價格都在50元以上,明顯高于普通的兒童書籍。但是AR圖書的銷量和普通的兒童讀物相比的話,卻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目前,幾大電商網站上賣的最火的AR圖書是《科學跑出來》系列,從京東上的總體評價來看,很多人反映這種AR圖書的價格過高以及配套的app的體驗很差,掃描的AR內容也不夠豐富。

AR圖書,看著很美其實有點坑

雖然國內已經有多家出版社嘗試去做AR圖書,但是因為技術瓶頸和成本限制,大多是淺嘗輒止??v觀淘寶、當當上的AR圖書,質量參差不齊,真正能夠實現具有交互性AR體驗的少之又少。

AR圖書的痛點

成本高以及技術難題。普通書籍的出版流程一般就是創作、排版、印刷、出版,如果是AR圖書的話,就不是如此簡單了,AR圖書涉及到三維數字內容的制作和程序的編寫實現。在創作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書籍上的內容進行自然標記點的繪制,然后將書中的平面人物進行3D建模,再將建模后的數字信息加載到程序中,而這些這只是前期的一部分內容?,F階段AR效果的呈現需要借助手機、平板、智能眼鏡等設備才能實現,所以在后端出版商還需要聯系科技公司進行相對應的APP設計研發。一套流程下來,所花費的成本和時間都是普通圖書的好幾倍。

AR圖書,看著很美其實有點坑

而且現階段大部分的AR圖書都是以兒童益智科普類為主,它的受眾范圍以及應用前景都有很大局限性。對于兒童來說,在沒有后續內容更新補充的情況下,看似新奇的AR閱讀方式只能吸引他們一時的興趣。受限于AR技術的實現,現階段這種躍然紙上的閱讀或許還不如二維動畫的趣味性大。從家長的角度來看,讓孩子長時間盯著手機或者平板,也不利于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AR圖書,看著很美其實有點坑

既然AR和圖書的應用場景比較窄,那為什么不把這種技術應用在其他垂直專業類書籍當中?說到這里,又繞回了創作成本的問題。比如說,出版商想要發行一本和工業機械設計相關的AR書籍,他們首先需要對書籍上的專業知識進行分析解構和整體策劃,根據這些專業知識去做技術還原,這樣就對技術人員的能力素質要求很高。相比之下,兒童科普類的書籍的門檻比較低,只需要對書中的人物進行一個簡單的建模即可。所以一旦擴展了AR圖書的門類,花費的時間和成本將會成倍的增長,而且不一定會有對口的消費者愿意為這部分成本去買單。

AR圖書,前景有點黯淡

閱讀的樂趣是什么,就是那種心靈和文字的碰撞。技術可以豐富我們的閱讀方式,但是它改變不了閱讀的深度,無論是簡單的兒童科普讀物還是深奧的社科書籍,最核心的永遠都是內容?,F在出版商選擇去做AR圖書無非是跟風,很大程度上是把它作為一個營銷宣傳策略。從目前AR圖書發展的趨勢來看,AR技術發展的奇點未到,AR圖書的前景也是一片黯淡。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