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告稱“殺人機器人”將出現,人類安全或受紅色警告
隨著科技進步和人類有放棄武器控制權的可能性,“殺人機器人”數年內將出現,“阻止殺人機器人運動”相關組織發出禁止呼吁。
電影中不乏一些以機器人與人類斗爭或機器人攻占地球為背景的美國大片,也早已有人反對智能武器的發展,但大多人都對此保持樂觀態度。據每日郵報報道,聯合國組織的為期一周的智能武器會議在日內瓦召開時,哈佛法學院下屬國際人權診所與人權觀察組織聯合發布報告,稱數年內科技就能達到制造“殺人機器人”的水平,人類安全受到威脅,呼吁人們禁止相關科技發展。
所謂“殺人機器人”就是指機器人或坦克支持預先編程在沒有人為干預情況下,便具有開槍射殺目標的能力。聯合報告指出科技發展到讓機器自行開槍射殺目標的水平僅需數年,所以人類控制有關機器挽救生命、選擇目標、以及確保其遵守國際法等所有武器系統成為“殺人機器人”是否出現的關鍵。
對此,人權觀察組織研究員,資深武器專家伯尼·多徹蒂(Bonnie Docherty)表示機器充當戰爭工具已有很長的歷史,但在此期間,它們從未脫離人類的指示單獨行動。而現在,人類有放棄對武器的控制權的可能,試圖將生死大權交給機器,這會對人類安全造成威脅。
雖然有些人對使用智能機器人持樂觀態度,認為其能減少死亡,但反對智能武器研發的人們態度強硬。包括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以及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和科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內的1000多名科技和機器人專家在去年就已發出警告,稱“殺人機器人”可能不需數十年而是數年就會出現。
他們的擔心不止如此,在發布的公開信中指出,自主智能武器研發的推動,會造成不止是軍事大國甚至是全球各國之間的軍備競賽。自主武器最終的結局是成為“明日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槍”。
這種擔心不是沒有可能,據英國“阻止殺人機器人運動”組織的消息,美國、俄羅斯、英國、以色列以及韓國都在研發使機器具有更大戰斗自主權的系統。對此,希望研發智能武器的決策者在做每一步都決定時都要慎重。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