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推ProPilot自動駕駛技術:不會取代司機
自動駕駛一直倡導“解放司機的雙手”,但霓虹國的自動駕駛卻反其道而行。
近日,一直致力于車輛智能化和電動化研究的日產汽車宣布:首次搭載ProPilot自動駕駛技術的Serena車型將于下月投放日本市場,該技術可使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減輕司機的負擔。
據了解,日產ProPilot自動駕駛系統可以通過處理攝像頭獲取的信息實現對車輛的加速、剎車和轉向等操控。它所搭載的攝像頭配有先進的圖像處理軟件,能夠在三維空間內快速識別前方的車輛和車道標線,讓汽車可以根據道路和交通狀況進行精準的轉向操作。同時,駕駛者可以通過位于方向盤上的開關輕松啟動或關閉該系統。該系統的操作界面簡單易懂,便于操作,并配有個人顯示屏能夠顯示車輛的運行狀態。
此外,ProPilot自動駕駛系統還能識別車道,在前面一輛車變更車道的時候,它將跟隨同一車道的另一輛汽車繼續前進。
對于“自動駕駛”的意義,大多人都覺得是“解放司機的雙手”,但根據特斯拉車禍這一血的教訓,事實告訴我們“自動駕駛”只是在表面上解放了司機的雙手,要想保證自己的安全,司機還是必須隨時注意周遭環境,而為了能夠反應及時,“解放雙手”似乎就變得沒那么現實(至少以目前的技術是這樣的)。
再看看日產推出的ProPilot自動駕駛系統,與特斯拉等企業的技術相比,ProPilot就顯得較為溫和。在一開始設計初衷上,ProPilot就定位于幫助司機緩解壓力,而不是取代司機。
在設計上,ProPilot獨出心裁的在方向盤上安裝了一個傳感器,在未檢測到雙手時,它就會發出警報,提醒司機雙手握方向盤。從一定層面上講,這種設置“逼迫”司機將注意力集中,以免司機過于依賴自動駕駛系統,也是對ProPilot自動駕駛系統的一個限制。但是,在這個設計上還是存在一個bug。的確,這種設置通過限制雙手,從而避免了司機一部分注意力的分散,但是沒有了雙手,司機還可以用眼睛看視頻,或是放空大腦神游天際,甚至是呼呼大睡,因而還是存在大量的不穩定因素!
近期以來,特斯拉接二連三的車禍在汽車制造業是鬧得沸沸揚揚。雖然大眾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的疑慮與不信任一時半會兒還散不了,但根據國際著名調研機構IHS針對“自動駕駛汽車”做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使用智能駕駛系統的汽車數量將從2015年的700萬增加到2025年的12.2億。
雖然市場前景很可觀,但離全面推廣“自動駕駛汽車”的日子還有一段距離,起碼也得等相關法律出臺并完善后才能正式上路,比如計劃于2018年出臺的、由日歐聯合制定的全球統一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標準。
面對業內嚴峻與光明并存的形勢,如同大多數汽車生產商,日產對于“自動駕駛”的研發也依舊信心滿滿,并表示希望在2020年實現自動駕駛車上路,實現車輛在城市道路和十字路口的自動駕駛。此外,據悉,在投放日產全新Serena的同時,ProPilot技術也將隨后進入中國、美國,搭載此技術的游牧者也將登陸歐洲。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