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gaveev把3D打印技術用到極致——造出了火箭!
用3D打印技術造火箭,Bagaveev做到了。
還記得人類史上第一個起飛成功的3D打印火箭嗎?它是由Bagaveev公司在2015年4月18日發射的第一顆搭載3D打印引擎的火箭,即使它最終墜毀了,但它也意味著人類在3D打印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據了解,Bagaveev是一家坐落于加州的初創公司,現在正在從事如何使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可回收利用火箭引擎。從Bagaveev的企業網站上可以看到,目前他們已成功研發出第一顆可回收利用的3D打印火箭,它可以搭載重達10到12kg的近地軌道衛星。另外,該火箭的一、二級部分可多次利用。
據可靠消息,SpaceX此前發射的Falcon 9每次的發射費用高達5400萬美元,而燃料費卻只要20萬美元。當該火箭被成功回收后,更增加了人們對火箭再回收的興趣,因為這項舉措將會節省一大筆費用。
Bagaveev公司表示,3D打印火箭回收將大大降低發射成本。從該公司公布的數據來看,發射一顆超小型衛星到近地軌道的成本約為1百萬美元,但當回收利用后成本只要20萬美元,顯然回收利用給有發射需求的初創企業減少了不少的開支。
Bagaveev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Nadir Bagaveyev表示:“我們就像是太空中的UPS快遞公司??蛻舭褨|西交給我們,我們保證在一周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將它送上太空。”
在Nadir Bagaveyev看來,3D打印可以減少工程測試的周期,還可以提高效率,這一點對火箭制造這種大型工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Nadir Bagaveyev還說道:“通常情況下想要制造火箭需要8到10年的時間。而通過3D打印技術我們可以將其縮短到四年。雖然有幾次并沒有按照我們原計劃有序進行,但是我們已經很接近最終目標了。我們已經發射了一次火箭,這也證明我們是一個可以成功的團隊。”
據Bagaveev做宣傳視頻的Red Cube透露,Nadir Bagaveyev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名NASA宇航員,但他在大學畢業后卻選擇了開一家火箭公司。
在2015年4月18日的火箭發射測試中,原本打算將15英尺高的火箭從自制的發射臺上發送到對流層以外10英里的地方,之后再讓它自己返回地球。不過可惜的是,由于技術不足導致火箭墜毀了。
Bagaveev產品專家David Pintos表示:“目前我們的火箭還有兩個問題有待解決——沒有指向、沒有平衡。所以當我們把火箭豎起來的時候它會左右搖晃。只要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我們的火箭就能成功把衛星送上近地軌道。”
據悉,Bagaveev將開始對燃燒和制導系統進行設計,從而使得它在兩年內投入商用。
在火箭回收領域,SpaceX可以說是先行者,早在2015年12月21日成功發射并回收Falcon 9火箭。對Bagaveev說,要想超過SpaceX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Nadir Bagaveyev卻說道:“雖然現在這個領域的最強者是埃隆·馬斯克,但我希望終有一天能夠打敗他。”
最后,Nadir Bagaveyev還表示:“不只是美國,我想激勵全世界的人們:讓我們一起把眼光投向遙遠的太空。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樣,僅僅沉浸于眼前的世界。”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