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風險依然存在,Kickstarter約9%的項目跳票

周彤 10年前 (2015-12-08)

眾籌的境遇到底如何?或許美國的經歷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眾籌通常是指用團購+預購,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近來眾籌的浪潮已席卷至國內,關于某產品遠超眾籌目標的新聞頻頻刷屏,然而這就算眾籌成功了嗎?

美國眾籌平臺Kickstarter日前發布了一個研究報告,數據顯示Kickstarter平臺上的眾籌項目有9%未能履約,而且約有8%的資金流向了這些失敗的項目。作為全球知名的眾籌網站平臺,Kickstarter極力宣稱該報告的客觀性。 

Kickstarter數據有問題的是,只有13%的失敗項目向投資者退款,而在投資者看來,僅有15%至20%的項目方妥善處理了項目的失敗。

眾籌風險依然存在,Kickstarter約9%的項目跳票

上圖反映了不同金額項目失敗的比例,可見就算備受歡迎的眾籌項目也不一定真正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一旦項目失敗,大量的支持者面臨求助無門的窘境。比如眾籌“明星”迷你無人機Zano所屬的公司前不久宣布倒閉,主動申請清算,而被定義為“投資人”的支持者極大的幾率面臨顆粒無收的局面。

這在一定意義上說明,kickstarter眾籌方在責任方面并沒有太好的監管介入。目前,國內互聯網現在也興起了眾籌,為更多小本經營或創作的人提供無限的可能。相比kickstarter,或許國內眾籌方該尋找更好的方案來約束項目發起方的行為。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