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授吐槽無現金支付:這是歧視我們老年人,怎么看?
我現在錢包里的現金非常少,感覺裝了錢也很少用,手機掃一掃真的很方便,清華大學教授吐槽無現金支付:這是歧視我們老年人,主要是因為很多...
我現在錢包里的現金非常少,感覺裝了錢也很少用,手機掃一掃真的很方便,清華大學教授吐槽無現金支付:這是歧視我們老年人,主要是因為很多老年人確實不會使用手機支付。
但原話是這樣的,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朱寧指出,即使到以后移動支付非常發達了,這種取消現金的做法,其實還不是特別的科學和嚴謹。強制使用會出現社會服務的不平等對待,不利于那些相對傳統的人群,福利變化也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侵蝕。
主要是表達,在推廣無現金支付過程中,出現商家都不收現金的這種情況下,是對我老年人的歧視。我確實很贊同的。如果都不收人民幣了,那國家發行人民幣還有什么意義?人民幣是法定貨幣,它的流通使用價值是任何東西都不可以取代的。
但是老年人也要積極適應社會的變化,尤其是現在滴滴打車、美團外賣等這些新生事物確實方便了我們的生活,要與時俱進,才不被社會淘汰。但是不要盲目的說老年人就是落后的,有些老年人接受新事物快,愛學習,非常喜歡使用無現金支付。還記得前段時間阿里巴巴年薪40萬聘請60歲以上資深產品體驗師的新聞在網絡上引起熱議,62歲的黃大伯帶著PPT來介紹自己,“淘寶12年買家經驗”、“芝麻信用分785分”、“熟練操作photoshop設計軟件”……
所有的一刀切的強制,都是不人性的,現金支付與網絡支付并存才是王道。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