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下)

韓璐 9年前 (2016-09-26)

作為一個產業鏈的最終環節,在國家扶持之下,將帶來怎樣的變化?

政策解讀:《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下)

為了提升我國智能硬件共性技術和高端產品的供給能力,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制定了《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并于近日出臺。

當前,在國內的智能硬件領域,上游產業最大的困境是核心技術的掌握,中游則是創新因素的缺乏,至于下游,是什么呢?

政策解讀:《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下)

智能硬件下游產業狀況堪憂

智能硬件產業鏈的下游主要指應用服務和銷售渠道,而這恰恰是一個產品可以“落地”的關鍵環節。但是,我國的智能硬件下游產業卻面臨著一些難題:

政策解讀:《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下)

一個是用戶需求挖掘的不夠深。對于一個產品而言,它最大的使命不是讓用戶來迎合它的功效,而是能夠真正滿足用戶的需求。在這方面,無人機應該算智能硬件中做得最好的,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無人機行業研究報告》,撇除軍用無人機,工業級無人機的應用已涉及到了農業、林業、物流、電力等多個領域,幾乎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過,智能硬件產業分支很多,僅僅只是個例的無人機并不足以成為整個智能硬件產業的一個“縮影”。比如早些年曾市場火爆的智能手表,以及現在正受到熱捧的機器人,由于只能滿足一些像數據監測、教科案式語音交互等一些大眾化、浮于表面的功能,因而在多數人眼里,這些智能硬件也只是“如同雞肋”一般的存在。

政策解讀:《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下)

另一個難題就是商業模式的難以摸索。在銷售上,如果沒有正確規劃商業模式,只是開了一家店,然后進行銷售,那它的未來肯定是一條死胡同。而在當前,眾多智能硬件廠商只是在進行商業模式的摸索,并沒有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這方面,VR的線下體驗店還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

根據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有約3000家左右各種類型的VR線下體驗店。雖說去年VR體驗館的票房收入約1.5億-2億元之間,而樂客、超級隊長等VR體驗相關公司也獲得了融資,但是,這真的就是未來的商業模式嗎?在鎂客君看來,線下體驗店只是趕上了人們“嘗鮮”的好時候,畢竟不管是滿足用戶需求,還是內容制作,這些都不是體驗店所能提供的。因而,這種模式終將不是最佳選擇。

政策解讀:《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下)

國家對于下游產業的指引

對于智能硬件下游產業,《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也給出了一個任務:深入挖掘健康養老、教育、醫療、工業等領域智能硬件應用需求,加強重點領域智能化提升,推動智能硬件產品的集成應用和推廣。

當然,除了任務,指引也是比不可少的。比如讓相關政府部門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智能硬件產品及方案的測評與宣傳推廣,而說到細節的話,以智能教育為例,該專項行動支持智能硬件企業面向教育需求,在智能教室、虛擬課堂等領域應用智能硬件技術,提升教育智能化水平。結合智能硬件產品形態發展,建設相匹配的優質教學資源庫,對接線上線下教育資源,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教育公平。

在這其中,政府提及了宣傳推廣、教育需求、結合成品形態發展等多個關鍵點。對于智能硬件下游產業來說,這將是他們在未來需要著重關注的方向。

政策解讀:《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下)

下游產業未來走向

有了政府的幫扶,在未來兩年內,我國的智能硬件的一場變化是在所難免的,而作為智能硬件產業鏈的最終環節,下游產業的變化變化是哪些呢?

政策解讀:《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下)

頭一個就是商業模式的漸趨成熟。當前,由于智能硬件還是一個新興產業,還沒有足夠的時間以形成適合產業的商業模式,而這個摸索過程一般來講是極為漫長、曲折的。不過,在此次專項行動文件中,對于智能硬件與行業領域的相結合,政府的給出的框架已是相當清晰了,下游廠商幾乎只要往里填東西就可以了。

比如智能健康養老領域,國家鼓勵智能硬件企業與健康養老機構對接,對健康數據進行整合管理,實現與相關健康養老服務平臺的數據集成應用,發展運動與睡眠數據采集、體征數據實時監測、緊急救助、實時定位等智能硬件應用服務,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和效率。其中,養老機構是產品面向群體,數據監測、緊急救助等功能是對下游廠商對于產品選擇的依據。在兩個大框架已經有數的情況下,只要下游廠商做好銷售工作,健康養老領域的智能化程度也將隨之提升。

政策解讀:《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下)

緊接著的是產業應用將呈現百花齊放之勢。在智能硬件應用上,正如該專項行動文件中所說,下游產業體現出了產用互動不緊密等問題,這就涉及到了用戶需求的開發。因為下游產業不能挖出用戶的需求,從而影響了中游廠商的生產,然后一環扣一環的限制了了技術走出實驗室的步伐。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對于整個產業鏈來講,應用的廣泛是多么的重要。

比如說智能醫療,當前我國的智能醫療硬件多為實時監測身體數據的智能手表,但這僅僅只是智能醫療領域的一小部分。除了數據監測,像國外還將前沿技術用于診斷和手術,我國卻只能從國外引進,這就是國內用戶需求挖掘不深的一種體現。依據國家指令,下游產業或將用戶的需求進行更為全面、深層次的挖掘。屆時,由需求推動技術的提升和產品的開發,智能硬件的應用必將呈現百花齊放的姿態。

政策解讀:《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下)

最后則是加強智能硬件與其他行業間的聯系。對于智能硬件產業鏈下游的經銷商而言,產品性能、銷售渠道很重要,但其他一些因素也是相當重要的,比如產品的宣傳推廣?,F在已經不是以往那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只有打出名氣、讓用戶知曉你的存在,才有可能進行下一步的制定。

前文也講到了,為了更好地發展智能硬件,政府要求相關部門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智能硬件產品及方案的測評與宣傳推廣。而在宣傳推廣方面能力最強、路子最寬的不恰恰是媒體行業嗎?當前,國內的專業科技媒體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少的,而國家的這一指引是一個雙贏的舉措:讓媒體對經銷商的產品及逆行報道,除了為產品打出名聲,讓經銷商英里之外,媒體也可以借此增強自己的專業信譽,以吸引更多的合作廠商。

由此,結合前兩篇,我們可以了解到,不管是產業鏈的哪一層,國家都給出了相應的指引和扶持。在大環境里好的情況下,只要不會出現什么脫離軌道的事情,對于未來兩年之內智能硬件行業的發展,未必達不到該專項行動的目標。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