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直播打造“直播+文化禮堂”新模式 鄉村文化發展搭上互聯網快車
7月31日晚,杭州勝利劇院傳來戲曲聲聲,為期一個月的2018浙江省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折子戲精品展演活動在此落下帷幕。
“這才是酒入愁腸人已醉,平白誆架為何情……”7月31日晚,杭州勝利劇院傳來戲曲聲聲,為期一個月的2018浙江省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折子戲精品展演活動在此落下帷幕。此次展演與往年有所不同,除了演出場地由劇院轉移到各地文化禮堂,展演形式也由純線下演出變為”線下展演+線上直播“,由KK直播平臺對活動進行獨家直播,首次將“文化禮堂”搬到了網上。
那么,“直播+文化禮堂”的形式效果如何?老百姓接受度如何?通過直播的形式能否能更好助力鄉村文化發展?戲曲行業專家、民營劇團負責人、直播行業專家以及本次展演總導演等在一場線上沙龍上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
據KK直播市場營銷中心負責人祝凱宇介紹,7月12日,KK直播第一次將“文化禮堂”搬到線上,對衢州工人文化宮的折子戲精品展演活動進行全程直播。“沒想到首場直播效果還不錯,現場觀眾會把直播間的二維碼分享到戲迷群、朋友圈,很多不能到現場的戲迷通過KK直播平臺觀看了演出,直播間的互動也比較頻繁。”
此次展演的評委之一、原浙江省文化廳藝術處處長、戲曲評論家周冠均指出,現在的年輕人忙于工作和其他各種各樣的活動,很難有整塊的時間走進劇場、走進文化禮堂,借助網絡直播的力量,年輕觀眾能夠非常方便地了解民營劇團的演出,以及演出所傳達的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方法。
此次展演的參演者、永嘉紅樓越劇團團長周海芳對這次合作十分贊賞。“這次折子戲展演,每次直播時線上都有幾萬人觀看,說明‘直播+文化禮堂’的形式是非常受歡迎的,也是相當成功的,這對傳播傳統文化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周海芳認為,現在的越劇戲迷隊伍越來越年輕化,他們平時學習和工作繁忙,不能經常到現場看演出,這種直播方式正好滿足他們的需求。
杭州師范大學文創學院教授郭梅從事戲劇推廣已經二十余年,在她看來,幾百塊的戲票對學生而言比較貴,學校離演出場地又比較遠,而直播則沒有這些限制,非常適合年輕人。“直播讓古老的戲曲和網絡時代無距離接軌,效果豈止是幾何級的增長。”
在民營劇團發展的限制問題上,周海芳深有感觸。她指出,目前民營劇團生存狀況艱難,希望直播平臺上能多播出一些劇團的演出,幫助民營劇團打破限制,提高影響力,走出困境。
據本次展演活動的總導演黃智琦介紹,民營劇團作為地域民俗文化、特色文化的代表性組織,在豐富農村文藝舞臺、繁榮戲曲藝術、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浙江省已有民營劇團約1200余家,每年演出21萬多場,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希望通過與KK直播的合作,讓更多年輕人來關注民營劇團,來喜歡他們,鼓勵和支持他們。”黃智琦說道。
據了解,KK直播平臺擁有超過1.5億的注冊用戶,除了直播文化禮堂,其在傳統文化傳播方面還做過很多探索:如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直播《匠人與匠心》,推出以傳統文化為主要題目類型的特色答題節目《金榜題名》,推出《詩意江南》大型詩會,與光明聯合舉辦戲曲傳承系列直播《青春遇見戲》,以及近日推出的國學直播系列節目《國學贏天下》等。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