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專家為真正P2P發聲 融金所固本浚源 穩健行遠
互聯網金融“6.30”大限已過,在政府備案延期、經濟形勢收緊的壓力下,行業加速洗牌,“良幣驅逐劣幣”的正向效應愈加明顯
互聯網金融“6.30”大限已過,在政府備案延期、經濟形勢收緊的壓力下,行業加速洗牌,“良幣驅逐劣幣”的正向效應愈加明顯?;ソ鹦袠I從誕生伊始的“無監管、無規則、無門檻”到今天監管“3+1”體系的逐步完善,中間經歷了無數的波折。
互聯網金融的誕生,是為了推動普惠金融,希望通過科技賦能金融,為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雖然,伴隨著行業的發展,出現了一批,以互聯網金融之名,謀不義之財的偽互金平臺,對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造成了非常負面的影響。但是,包括融金所在內的,真正的互聯網金融踐行者,一直在努力,用心經營平臺,用實力在堅守,他們相信“大浪淘沙,沉者為金”。
針對近期互金行業形勢,新華社發表新聞,講道“平臺自融、發放假標劣標、缺乏自主造血能力……在已經‘觸雷’的平臺中,幾乎都能找到相似原因。”新華社文章還說道," 不能因為短時間內出現的問題就一味地否認P2P,P2P行業能夠覆蓋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提供資金支持的領域,也是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的縮影。"
第五屆金融科技外灘峰會上,多位監管人士及學者討論道,"網絡借貸不能一棒子打死,未來會涌現出真正優秀的網絡信貸企業 "。
資深金融專家黃生認為," 短時間內的集中‘爆雷’未必是壞事,這是行業進行自我凈化的一個正常階段。" P2P 行業為 " 小有閑錢 " 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投資渠道,同時也向有短期資金需求的小微企業提供了 " 彈藥 "。在行業不斷吐故納新之后,迎接投資者的也將是更加健康開放的投資環境。
融金所作為普惠金融的踐行者,誕生于互聯網金融元年,一路見證著行業的發展與變革。融金所創始人孫明達表示,當前行業在經歷艱難的“蛻變”之旅,面對監管合規要求,合規平臺將“化繭成蝶”,不合規平臺也將隨之淘汰出局,風雨飄搖的行業從此變為發展有序的行業。孫明達強調,融金所作為互聯網金融踐行者,也將一如既往的積極擁抱監管,積極完善風控體系,穩守金融本質,理性經營,穩步發展。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