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太空量子通信技術再迎突破,首次完成白天遠距離量子密匙分發

Joker 8年前 (2017-07-2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同事彭承志、張強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了白天遠距離(53km)自由空間量子密鑰分發。

最近,來自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教授,以及同事彭承志、張強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在青海湖相距53公里的兩點間,完成了白天陽光背景下的量子密鑰分發實驗。通過地基實驗,在信道損耗和噪聲水平方面,有效驗證了未來構建基于量子星座的星地、星間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

我國太空量子通信技術再迎突破,首次完成白天遠距離量子密匙分發

國際權威性學術期刊《自然·光子學》,在不久前也刊登了這一成果。

基于衛星平臺的量子通信是構建,全球量子通信網絡最為可行的方法。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目前已經成功實現了首次星地量子通信,為未來開展大尺度量子網絡和量子通信實驗研究奠定了技術基礎。但是,由于陽光噪聲的影響,“墨子號”衛星只能在夜晚工作,這樣一來至少需三天才能完成全球范圍內地面站點的覆蓋。

為抑制白天陽光背景噪聲,潘建偉團隊從三個方面發展關鍵技術:

1、陽光背景噪聲主要包括太陽光直射部分和經大氣分子散射部分,太陽光譜中1550納米波段光子成分較低,大氣散射對該波段散射也較小,利用這個特點采用1550納米波段光子開展實驗,優化光學系統,將噪聲降低超過一個數量級;

2、發展頻率上轉換單光子探測技術,在保持單光子高效探測的同時,實現了光譜維度的窄帶濾波,降低噪聲約兩個數量級;

3、發展自由空間光束單模光纖耦合技術,實現了高效耦合和空間維度的窄視場濾波,降低噪聲約兩個數量級。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