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A股上市點名?科技部發布2017年164家獨角獸名單
商湯、曠視、小鵬汽車等人工智能企業紛紛上榜。
2017年底,小米、螞蟻金服紛紛表示將在國內上市;
幾日前,甚至有消息傳出阿里巴巴正在研究回歸A股;
在兩會上,證監會也表示將會對特定企業回歸A股開通綠色通道......
一時間,熱議紛紛,到底哪些企業會成為幸運兒呢?
終于,今天上午,科技部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第五會議廳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算是敲定了2018年可以在國內上市的企業名單了。
都有哪些企業上榜了?
根據科技部發布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其中共164家企業,螞蟻金服以750億美元估值位列榜首,滴滴出行以560億美元估值列第二,小米以460億美元估值列第三,阿里云、美團點評、寧德時代分別以390億美元、300億美元、200億美元列第四至第六名。由此看出,其中企業的估值占據了很大的因素,也表明的政府在選擇上求“穩”的態度。
此次涉及的企業總估值6284億美元,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大健康、文化娛樂和物流五大領域盛產獨角獸。
從地域來看,84%的獨角獸企業聚集于北上杭深,其中北京以70家居首,上海、杭州、深圳分別為36家、17家和14家;
而從平臺看,阿里、騰訊、小米、百度、京東成為大贏家,分別投資投資了29家、26家、12家、8家和4家獨角獸。
其中,紅杉投資因投資了35家獨角獸企業成為“最佳投手”,IDG、經緯中國、啟明創投各16家,晨興資本和華平資本各14家,高瓴資本和真格基金也超過了10家。
除了上述熟知的企業,其中也包括眾多新興的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如商湯、曠視、小鵬汽車、奇點汽車等。顯然,它們也是未來可以為整個市場創造價值和活力的企業。
為什么說這是A股上市名單?
事實上,需要指出的是,這份發布的報告中并沒有明確指出這是A股上市公司白名單。
不過,此前的種種跡象和措施紛紛指出這是一份“點名榜”,下面就細細說來。
總理指示與企業態度
首先,在今年兩會期間,對于記者提出的關于如何看待“互聯網+”企業都去海外上市的現象的問題,李克強總理明確給出答復:“下一步要采取推動“互聯網+”的許多新舉措,比如過去一些“互聯網+”的企業總是到海外上市,現在已經要求有關部門完善境內上市的制度措施,歡迎他們回歸A股。”
隨后,各科技公司紛紛表態,如果有機會,非常愿意回歸A股。
如阿里巴巴就回應稱:“我們在去美國上市那一天就說過,只要條件允許,我們就回來。這個想法沒有變化過。”
劉強東在接受采訪時也指出:“這個事情非常簡單,只要制度允許,我們非常愿意回來A股?,F在主要是上市規則的問題,不是我們的問題。”
此外,馬化騰在騰訊業績發布會上接受采訪表示:“如果條件成熟,其他條件允許的話,會考慮發行中國存托憑證(CDR)。”
無論是總理的指示,還是企業的回應,綜合來看,大家都處于“兩情相悅”的狀態中,如劉強東和馬化騰所指出的,唯一成為“有情人成眷屬”的阻礙就是現實條件(如政策)的不利。
制度改革
為了落實總理的指示,證監會在政策改革的道路上是一路帶著“小跑”的。
其實在李克強總理發布指示的同時,就有消息披露,證監會將為生物科技、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四類獨角獸IPO開“綠色通道”,即報即審,放寬盈利要求。一時間引起熱議,行業內紛紛猜測這是一種“邀請制”規則。
后不久,證監會向各方代表們透露,目前國內獨角獸企業中,資產10億美金的100家左右,20億美金的不超過50家,接下來準備分批推進A股上市。其中包括云計算、硬件、醫療健康、人工智能等行業領域。
今天,眾人期盼之下科技部發布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很可能就是接下來推進A股上市的名單。
目前,證監會表示正在加快制定CDR(中國存托憑證)細則。其中,CDR是(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的英文縮寫,指境外上市公司將部分已發行上市的股票托管在當地保管銀行,由中國境內的存托銀行發行、在境內A股市場上市、以人民幣交易結算、供國內投資者買賣的投資憑證。
除此之外,為了積極配合改革,加速改善國內股市結構,上海證交所也表示,將推動“一帶一路”沿線資本市場合作,開拓與境外交易所股權投資,并支持D股(指注冊在大陸境內的企業在中歐所上市的股票,股票直接在中歐所發行,類似于香港H股)試點。
從A股早期引進QFII、RQFII,注冊制改革,到最近為新創獨角獸打開綠色通道、落實退市制度、鼓勵海外企業回歸、發行CDR(中國存托憑證),無疑展現出官方亟欲改革、解決痼疾的決心。
A股上市帶來的好處
不可否認,A股此前存在著痼疾,其中最為大家詬病的就是企業IPO(首次公開發行)申請費時、退市機制未落實,以及打擊違規違法力度不足。以申請費時為例,企業IPO等待過久,導致A股出現被稱為「堰塞湖」的排隊隊伍,有些企業不堪久候寧愿撤回IPO申請,或干脆轉進海外上市。
其實上市A股會為“獨角獸”企業的合作企業和相關產業鏈上的上市公司都帶來一定的機遇,以小米為例,其眾多資源都在國內,此次上市,其產業鏈整體將充分受益。其中,小米生態鏈終端產品生產商最為受益,業務占比大的小米代工公司其次受益,最后是供應鏈零部件公司。具體到上市公司,包括攝像頭模組供應商、ODM供應商、陶瓷機身供應商等優質公司。
當然,A股上市對于國家的發展也是存在諸多益處。對此,財富證券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趙歡表示“互聯網+”企業A股上市,有助于提高A股上市公司整體質量,有利于形成融資和投資良性共贏的態勢,引領未來投資者對價值成長的投資熱潮。”
為什么是這些企業?
在科技部的報告中,同時也公布了中國獨角獸企業評判的標準:
1、在中國境內注冊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
2、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2007年及之后成立);
3、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
4、符合條件1、2、3,且企業估值超過(含)10億美元的稱為獨角獸;
5、符合條件1、2、3.且估值超過(含)100億美元的稱為超級獨角獸。估值以2017年12月31日前最新一輪融資為依據。
由上述標準,這164家企業入選了名單之中。值得指出的是,其中第二條對企業成立時間有所限制,這也意味著,國家想要為股市市場注入新鮮血液。
結語
對于企業名單,國信證券發展研究總部研究員楊高宇也表示:“從市場穩定發展的角度來看,監管層不會大開閘門,而是有節奏地穩妥推進。”
而對于名單公布到落實這一過程,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朱振鑫也指出其中仍然存在諸多困難:“讓獨角獸在A股上市沒有錯,關鍵是用什么方式,應該建立一個市場化的標準,讓市場機構來選擇、來定價,監管者需要做的不是過多的表示對企業的看法,而是一方面管好中介機構,讓中介機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另一方面對投資者提示風險。”
附企業名單: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