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齊聚首,共探AI+如何助力傳統行業實現“智能化”
面對智能化時代的漸趨漸近,傳統行業該如何利用AI成功轉型?
自去年3月份AlphaGo打敗李世石那一刻起,人工智能熱再一次興起,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人工智能更是被寫進了政府的工作報告中,在業界內引起了極大的波動。與此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愈加提升和優化,相關傳統行業也面臨著“智能化”的轉型。
2017年3月31日,由建鄴區政府、鎂客網、創客家孵化器發起的“智享沙龍”第五期活動在南京國家廣告產業園舉行,來自人工智能行業的創新者和傳統行業企業家共同探討了“AI+如何助力傳統行業實現智能化” 。
建鄴區常務副區長 李方毅
本次活動特地邀請到了建鄴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李方毅作為開場嘉賓,李區長介紹了建鄴區和新城科技園區位、政策、載體以及產業等優勢。建鄴區作為江蘇省和南京市重點打造的現代化國際性城市中心,始終堅持高端引領,以硬科技創新和文化產業為代表的產業集群;南京新城科技園,作為建鄴產業發展的創新高地,已經發展成為主城區規模最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引領創新驅動的先行園區。同時,李區長表示歡迎更多的人才能夠來到南京建鄴區,共同推動硬科技的創新發展。
鎂客網 CEO 張培青
之后,作為活動主辦方之一的鎂客網 CEO、創客家合伙人張培青分享了主旨為“打造最具產業價值科技媒體,搭建硬科技創新生態”的演講,張培青從媒體、孵化空間、基金等三個角度強調了鎂客網對于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視以及在這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地平線機器人 CTO 李育國
其中,在嘉賓分享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數據”這一因素屢次被提及。在《每個人身邊的人工智能》的主題分享中,地平線機器人 CTO 李育國表示,人工智能進入人們生活已是萬事俱備,其中就包括“數據”這一重要因素。在數據足夠的情況下,人工智能技術的準確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另外,因為數據,人工智能才能夠在傳統行業中不斷得到優化,比如智能家居產品,通過對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從而才能為用戶提供一個個性化的服務,體現“智能”的價值所在。
1001號云制造平臺聯合創始人 楊根
另外,在《人工智能在制造業的應用》這一主題分享中,1001號云制造平臺聯合創始人楊根除了給我們展示人工智能在工業轉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帶來的影響之外,同時還闡述了在工業轉型中,人工智能仍需要具備持續進化、終生學習的能力。在機器學習方面,楊根表示機器學習是由數據、特征及模型構成,而其中的“數據”更是關鍵。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智能醫療、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多個新興行業開始出現,而在此之外,很多行業已經被人們用人工智能技術“敲開了大門”,讓“自動化”再升華,向著“智能化”前進。
科大訊飛云開放平臺事業部市場運營總監 鄭啟航
在《人工智能+ 共創新世界》的主題分享中,基于語音識別這一人工智能技術,科大訊飛云開放平臺事業部市場運營總監鄭啟航跟我們分享了語音識別技術在眾多行業中的應用及成果,包括司法、傳媒、教育等多個傳統行業,她表示“人工智能是人類智能的延展,而人類智能的奇點是語言”,并且,人工智能已經不僅僅是通過傳感器來干預世界,更多的是要在感知世界的基礎上,能夠對其進行理解和思考,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
華捷艾米 CTO 周曉軍
Thing+ CTO 仇錦鋒
此外,在華捷艾米 CTO 周曉軍和Thing+ CTO 仇錦鋒兩位嘉賓的主題分享中,他們分別給我們展示了3D體感交互和計算機視覺的“驚奇”之處以及在生活中的各種應用,讓我們看到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更多可能性。
在嘉賓分享環節的中途,主題為“AI+的發展趨勢及投資價值討論”的圓桌對話在創客家、洪荒投資投資總監戴濤的主持下正式上演,這次圓桌會議邀請到了酷創投合伙人謝天、桃李創投創始人常亮、中興合創投資副總裁張奇以及魔豆創投南京地區總經理王前飛,各大投資機構負責人共同來探討AI在傳統企業轉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每個投資人都分享了他們對于AI的理解,以及現在AI發展的大勢,并且提到了他們會關注投資哪些類型的AI團隊。關于細節內容,鎂客網后期會做整理發布。
與此同時,除了與各行業人士進行交流之外,活動現場還特設了產品體驗區。在這里,參會人員可以體驗到華捷艾米的體感游戲、MINIEY E 的 ADAS 防碰撞預警產品 MINIEYE-M1、正和傳媒的打令小寶機器人以及美益添精彩的VR視頻等多個AI/VR項目,場面十分火爆。
另外,本次“AI+如何助力傳統行業實現智能化”主題活動為建鄴區政府、鎂客網、創客家孵化器主辦,協辦方包括新城科技園管委會、共青團南京市建鄴區委員會、江蘇華友會、太庫南京、騰訊眾創、酷立方、河西CBD 建鄴區青年全媒體創業創新中心、魔豆工坊、創業邦、天使社區、氪空間、創業黑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IC咖啡,同時還有東南大學、南京航天航空大學提供支持。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