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量產遙遙無期,石墨烯仍是實驗室產物
華為證實其手機并未使用石墨烯電池,不少學者額認為真正的石墨烯還是一種實驗室的產物。
之前消息稱,華為的一款手機使用了石墨烯電池,隨后華為證實手機并未使用石墨烯電池。但是資本主義的市場現在仍然對石墨烯電池抱有巨大的想象空間。有不少的學者認為,目前多方面的技術難以去突破,而真正的石墨烯還是處于實驗室中,其實現量產仍然遙遙無期。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清華大學博士劉冠偉表示,如何定義石墨烯電池就存在著分歧:“電極材料中添加了石墨烯材料就定義為石墨烯電池其實是存在誤導的。關于石墨烯電池的新聞的一些報道上,連電池的結構和反應機理示意圖都沒有,也缺乏具體的能量密度、電壓、循環壽命等具體技術參數的表達。對于電池工業來說,沒有這些信息,報道出來的新聞缺乏可信度,虛假夸大宣傳的可能性極大。”
劉冠偉認為,石墨烯可以做導電劑,促進鋰電池快充放,理論上能提高倍率性能。但是若分散工藝不到位,混料不均,那也是沒有使用價值的。而且,石墨烯的成本過高、在鋰電池中工藝特性不兼容等問題,也使得“石墨烯電池”這個技術接近于不存在。
盡管目前很多的學者認為對石墨烯電池的報道只是炒作,但是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朱宏偉認為,技術完全不存在是一種太過于絕對的說法,隨著技術和工藝的日漸成熟,通過石墨烯來提升電池的性能未來是可以實現的。
目前石墨烯應用比較成熟的領域多集中在中低端添加石墨烯類物質的產品,而真正能夠顯示石墨烯特殊性能的高端應用仍然在實驗室之中,短期內實現批量生產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